首页 > 国家地理 > 第四季 > 正文

孟屯游记未完成版 【中国头号刁民】2004-12-25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29日 10:03)

  孟屯河在身旁低吟了一晚,当我们醒来时,是早晨6点。

  尼玛家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早餐,主食是馒头和稀饭,配菜是自家腌制的萝卜丝和折耳根叶,珞珈昨晚一直把它当成树叶子,让我笑话了个够。

  吃完东西,我们按昨晚分好的队伍前往各自的目的地,这时天空阴沉沉的,还不时的落下几滴小雨。

  由于前几天的降雨,整个孟屯河谷地带都显得湿漉漉的,森林中的情况尤为突出,上山的小路十分陡,再加上降雨造成的泥泞,使得上山过程格外麻烦,队员们不得不手脚并用的向上爬,弄得双手都是泥,有些队员的望远镜碰到泥里,被糊得脏兮兮的,所幸鸟人们的望远镜多少都有些防水功能才没被泥水损坏。

  不过这种狼狈的情况对于紫竹芒城,格桑梅朵以及刁民同志等人来说是例外。这些鸟友本身便是在大山里生长起来的,各类型的山路都走过不少。这次的泥泞对他们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因此他们身上都干干净净的,并且在行进过程中也能集中精力观察周围的环境。

  在半山腰一片阴暗的原生林中,我们发现了普通鳾的活动。刚进入这片林地时,紫竹芒城便提醒大家说他以前在这里发现过鳾的身影,有一会儿队员们便发现在长满青苔的树干上一些结群的鸟儿在攀树而上。举起望远镜一看,果然是鳾。但林中光线太暗,无法看清具体种类,观察许久后才认出是普通鸦。经过仔细观察,在鸦群里还发现了旋木雀、黄腹山雀、红胁绣眼的身影。

  山顶的牛场实际是一片平坦的高山草甸,各色的野花开满其间。人走在花丛中只能露出头部,可见花丛之深。

  画眉与说不出名的噪鹛在牛场边的灌木丛中跳跃鸣叫,雉鸡和方尾鶲则从更远些的林间发出响亮的歌声。紫竹芒城和林子大了等几个人扔下背包,只带着双筒和相机向树林轻装前进,希望能找到鸡形目鸟类。其他人则留在牛场,架起单筒寻找在灌木顶鸣叫的小型雀类。

  权林里刚有野猪来过,许多树下都有被拱开的新鲜土。紫竹芒城领着众人在林间的荆棘中费劲的穿梭,搜寻每一处可能有雉鸡出现的地方,但除了每人都被扎了个够外一点雉鸡的影子都没见到。不过却在林间空地的天上看到了小白腰雨燕。

  所有队员重新集合后在草地埋伏蹲点。这种方法很管用,大家刚坐下,南面的山梁上便飞起了两只大嘴乌鸦。过了几分钟,东面的灌丛上冒出了煤山雀,褐冠山雀褐头山雀、大山雀、绿背山雀、红头长尾小誉银喉长尾山雀、黑眉长尾山雀……简直就是山雀开会。

  北面的河谷再过去些是另一道山脉,大群的小白腰雨燕在空中飞翔。几位队员发现在它们的队伍里有些异类的燕子。众人用望远镜搜索后找到了岩燕和白腰雨燕。

  蹲点一个多小时后,队员们开始讨论先前见到的鸟种时,两只中等体形的猛禽从山谷下乘着上升气流飞到了与我们平行的空中,原来是两只白尾鹞。

  两分钟后白尾鹞拐过一道小梁淌失在我们的视野中,队员们立刻又被活蹦乱跳的橙翅噪鹛吸引了过去。

  下山的路有些难走,几乎是直上直下。不大懂等很少走山路的人摔了好几跤,所幸没有从山上滑下去。半山的玛尼堆边,两位藏族老阿妈正坐着休息,身边放着装满新鲜菌子的背篓,原煤来她们是来山上采菌子的。我们对老阿妈大发一番敬佩之言,人家一大把年纪了还翻山越岭采菌子,而我们这些年轻人的腿脚却还远远赶不上她们,想来真是汗颜。

  不太懂头上的毛巾吸引了两位老阿妈,她们低声问我,那个是不是日本人啊?听了她们的话,我看看不太懂的打扮,确实很像日本翻译官,后来从其他藏民口中得知,这里的人对日本人印象一直不好。

  第二天凌晨下了些雨,天空阴沉沉的,我们估计上山的路会比昨天更难走,因此改变了原定的露营计划,重新选择了路线。

  吃完早餐后我们向河拨寨方向出发了。出村口后再分两路。我与格西尔甲、土司太太等人走路况较好的大路,土司领着其他人走部分塌方的小路。分手后不久我们这一队便发现了一只普通鵟,它蹲在经幡的顶上观察周围的环境。

  20分钟后林子到了在河边看到一只蓝翡翠,我们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却见看到白花花的河水。人员们失望的继续向前走,我则稍微多停了一会儿,这不到一分钟的停留使我看到了那只蓝翡翠。它从我面前快速掠过,身上的蓝色说明了它的身份。

  两支队伍在一条石桥上重新汇合,大家边打招呼边搜索河面,发现了白顶溪鸲,红尾水鸲,北红尾鸲等常见鸟。河边的悬崖上一群烟腹毛脚燕在滑翔捕食。

  我们沿路搜索着前进,看到很多混群活动的银喉长尾小雀和黑脸长尾山雀。这些小东西对我们毫不在意,只顾在离我们不到两米的矮树丛中蹿来蹿去,在离它们一百多米高的山崖上,我们还看到二十余只短嘴山椒鸟,雌雄都有。它们在山间飞动时那鲜艳的色彩赢得了队员们的阵阵赞赏。几名眼细的队员发现在这群红黄色的鸟群中混着一只灰色的小鸟,众人纷纷举起镜子过滤鸟群,一番讨论后认为是小灰山椒鸟。

  天气寒冷时不同的鸟儿混群是十分常见的。

  昨晚的降雨使得林间小道泥泞不堪,部分路枝甚至被积水淹没,我们的队伍只有拉长距离以通过那些仅容得下一只脚宽度的“小道”,我走在最后面,土司夫妇、林子大了,轹文走在我前方20米处,更前面的两个小集团之间也相隔了数十米的距离。我们被森林分成了四个部分。

  我在最后面慢慢搜索着前进,发现了一群橙翅噪鹛,土司他们找到了长尾山椒鸡,前面的不太懂高山兀鹫等人看到了红腹山雀。

  我与土司等汇合后发现身旁的山梁上飞过几只浑身黑色的猛禽,几个讨论了很久没有结果,土司太太受不了几个男人的唠叨,独自去追赶前面的队伍。而我们则留在原地继续观察那几只猛禽,但直到它们消失在山顶的浓雾中,我们也没得出个结论。

  那几只猛禽离开后我们发现身边有条通往河边的岔道,便由那里进到河边,用清澈冰凉的河水洗洗脸。就在这时,山顶的云雾中穿然滑出一只灰黄色的大型猛禽,我们顾不得手上的水,抓起镜子锁定那只鸟。它的翼展很大,翅尖略为上跷,尾羽很长。

  这是一只胡兀鹫!确定了它的身份后我们着实激动了一阵,但很快又为它在此地出现疑惑起来。胡兀鹫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并且喜好在视野开阔的平地上空寻找大型动物的残骸和小型动物。它为何会出现在这不到2500米的林区呢?还是土司对这一带的情况熟悉,很快解开了疑问。

  原来孟屯河屯离海拔5000米的高原草甸距离不到百里,对于胡兀鹫这样善于借助风力飞行的大鸟来说,这样的距离实在算不了什么。这只胡兀鹫可能是国庆节来这边旅游的。

  后来我们在河滩边生火做饭时又看到多只胡兀鹫在我们头顶盘旋,一群大嘴乌鸦跟着它们卖力的飞着,大概是想等胡兀鹫找到食物后占点小便宜。这些黑乎乎的家伙边飞边唱,也许是我们心情不错的原因,总觉得今天的乌鸦叫得格外动听。

  网络原创,严禁转载,如有需求,请联络作者本人或CCTV.com(ng@mail.cctv.com)。

责编:陈玥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