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郎山钻水帘洞

  二郎山从海拔3200多米的空中直插下来, 在康藏高原(当时有西康省建制,故 此称谓) 东部边缘竖起一道绿色屏障,划出了鲜明的地貌分界线:二郎山东面,丘 陵起伏, 由西向东倾斜,逐渐铺展成沃野千里的川西平原;二郎山西面,地势陡然 隆起,越往西越高峻,广阔苍穹下,无数雪岭冰峰直刺蓝天,与白云争比高低。

        二呀那二郎山,高呀那高万丈,
        古树荒草遍山野,巨石满山岗;
        羊肠小道难行走,康藏交通被它挡来被它挡。
        二呀那二郎山,那怕你高万丈,
        解放军铁打汉,下决心坚如钢,
        誓把那公路修到西藏。

  在这《歌唱二郎山》 的豪迈歌声中,1950年夏天,一条高山公路奇迹般地越过 二郎山, 迅速向西伸延到了康北重镇甘孜。接着,从川西出发的十八军进藏先头部 队就开始了参加昌都战役, 为和平解放西藏而战的历史壮举。第二年,和平解放西 藏办法的协议签订后, 我们军直单位又踏上了进军西藏把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的漫 漫征途。 当时我18岁,参军刚一年多,在军宣传部通讯报道科刻写蜡版,油印《建 军报》、《新华电讯》、《参考消息》和部队宣传教育材料。

  西去的公路上, 搭起了一座座高大的彩门,我们的进军车队经过时,早已等候 在公路两旁的人群就敲锣打鼓, 燃放鞭炮,挥舞彩旗花束,热烈欢呼:向进藏人民 解放军致敬!你们走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人们将红红绿绿的标语贴在车头上、 车厢上, 把一沓沓慰问信和毛巾、肥皂、糖果等慰问品送到指战员手里,有的还把 一朵朵带露的鲜花和芳香的栀子花扔到汽车上。 我这个“学生兵”还是头一次遇上 这样感人的场面, 只觉得浑身发热,脸涨得跟红布似的,只顾跟车上的同志们一起 使劲高呼: 进军西藏,保卫国防!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坚决把红旗插上 喜马拉雅山!竟把嗓子都喊哑了。

  进军的车队驶过城镇乡村, 驶过田野丘陵,驶上了二郎山螺旋形的盘山公路。 公路仅仅粗通, 路面坑坑洼洼的,上山不久,汽车就一摇一晃地扭开了秧歌。我们 30多人乘坐一辆解放战争中缴获的美制十轮大卡车, 加上被服、文件箱等东西,把 个车厢挤得满满荡荡的。 我们坐在车上摇来晃去,一不留心,往往就跟身边的人碰 个响头。

  车队在二郎山上盘旋上升, 时而穿过古木参天的林荫道,时而越过深不见底的 沟壑边, 时而又滑过蓝荧荧的冰板路;有的地方,公路挂在峭壁间,爆炸后残留的 岩石像尖刀锯齿般地立在公路边, 外侧又尽是些悬崖陡坎。由于地形限制,路面狭 窄, 弯道急骤,很多转弯处,乍一看,公路已到尽头,汽车似乎是朝着悬空驶去。 及至抵拢岩嘴跟前, 才看见岩嘴那边的半圆形弯道,好险!公路旁边接二连三地竖 立着路标, 上面用黑色和红色油漆写着:狭路、急弯、连续急弯等字样,有的竟连 画三个!!!

  二郎山翠峰如簇, 景色壮丽。但它位于高原与盆地交界处,冷热气流在这里汇 聚, 天空老是阴沉沉的,经常云雾漫漫,雨雪霏霏,很少晴天,东边山脚下的小镇 因此而得名“滥池子” 。今天我们的运气真好,大卡车刚穿出一条阴山峡谷,行进 在向阳坡地上, 嗬!太阳出来了!云雾化着轻纱四散飘去,和煦的阳光给二郎山染 上了绚丽色彩。 沟壑间流泉鸣响,山花烂漫,古柏苍松分外葱笼,一群淡青色的山 雀在车顶上空盘旋飞鸣。 同志们大都是北方人,头一回看见这样的山川景色,无不 新奇地贪婪地眺望着,连眼皮都舍不得眨一下。

  “快看哟!那是什么?”忽听车上有人在喊。我赶忙循声望去,左 前方远处的山岩上, 露出一道白花花的什么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条瀑布从悬 崖上奔泻下来。 高山流水,清澈透明,化作瀑布更是银光闪耀,雪练千尺,远远就 映入眼帘,稍近则闻吼声轰响。

  瀑布挡道, 汽车怎么开得过去?我心里正在嘀咕,谁知大卡车竟加大油门,吼 叫着迳直朝瀑布的腰眼上闯去。“哎呀!”我连忙抱着头,紧闭双眼,等着当落汤 鸡吧。 这时,只听得水声如雷,震得耳朵嗡嗡响,冷风嗖嗖,寒气逼人。可是,不 一会儿, 吼声就小了,寒气也消了,睁眼一看,瀑布已被甩在车后了。咦!怪事! 车厢里还是原来的样子,干干的, 一点没淋湿,自己身上也没有水印。哦!原来是 工兵部队以“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在瀑布飞泻的悬崖上, 开凿了一条半边隧道,留下了人和大自然搏斗的奇迹。

  “哈哈!真好玩!”通讯员小刘惊喜地不住回头张望,“水帘洞!水帘洞!” 水帘洞, 可不是么,远看是水,穿过是洞,路基坚固,行车安全。车上的人无 不称赞工兵老大哥智勇双全,干得漂亮,小刘给取的名儿也正对劲。

  车过半山, 前方不时传来隐隐的爆炸声和劳动的号子声,山溪旁出现一排排帐 篷。 工兵主力部队已经带着公路伸延到甘孜以西去了,但仍留下一些人在二郎山上 加宽路面,抢修塌方、流砂,维护公路畅通。

  进入塌方地段, 车队时走时停。突然,山顶传来一声巨响,车队又停下来了, 这回停的时间特别长, 等了一个多钟头,汽车还没有开动,我们都下车来在路边自 由活动。

  这时, 有个背砖茶的山民也在路边歇脚。山民年近半百,穿件褪色发白的蓝布 汗褂, 背架上捆着十几包砖茶,看样子有一二百斤重,背带深深勒进肩甲里。歇脚 的时候, 山民用一根丁字木拐撑在背后,托住背架,一条腿蹬地,保持身体平衡, 轮换着伸伸另一条腿, 放松放松。我们宣传部的尹指导员走过去,想帮他把背架放 下来。

  “多谢啦! ”山民连忙拱手称谢,“我们这些背砖茶的背夫,从来就是这个样 子歇气的哟。”接着,山民又喜笑颜开地对尹指导员说:“二郎山上难得见到太阳, 今天解放军过山, 老天爷都高兴,你看太阳红彤彤,遍山喜洋洋,我老汉背砖茶过 山也沾光喽!”

  塌方修通了, 车队继续出发,几经盘旋回绕,终于到达山顶。一座松木牌坊矗 立在山顶正中, 上书“贯通康藏”四个苍劲大字,筑路工兵部队打通二郎山后留下 的这一纪念物,令人肃然起敬!

  时近黄昏,山色四合,车队披着晚霞急速下山。山下,沉沉暮霭笼罩着大渡河边 的泸定城。

返回首页>>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