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地理 > 国家地理报道 > 正文

新闻背景:什么是大遗址

央视国际 (2006年03月02日 11:16)

  什么是大遗址?我国共有几处大遗址?

  据介绍,目前,国内对大遗址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人们通常把占地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范围较大、有居民生活、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不可移动的地下文物遗迹称为大遗址。国家有关部门又根据大遗址的密集程度、重要程度、专家认知程度和文化的关联性等,确定了我国大遗址相对集中的四大文化片区。这四大文化片区分别是:洛阳文化片区、新疆吐鲁番片区、西安周原片区、吉林集安沿渤海湾片区。

  大遗址是我们的祖先以大量人力营造、并长期从事各种活动的遗存,它体现着我国古代先民杰出的创造力,综合并直接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是构成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史迹的主体。

  据介绍,国家历来重视大遗址保护,一直将其放在文物保护重中之中的地位,但大遗址面积大、保护难度非常大。如今,大遗址主要受着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破坏。相对于风、雨侵蚀等自然因素,人为破坏是大遗址保护面临的最大威胁。这些人为因素包括:遗址所在地群众生产、生活活动对遗址造成的破坏,如平整土地、修建道路、宅基地改建、扩建、用土取土等;基本建设工程尤其是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如高速公路、铁路等对遗址的占用和影响;遗址所在地及其周边乱搭乱建、违章建筑等对大遗址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等。 (李丽静)

责编:红立  来源:新华社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
关于CCTV | CCTV.com介绍 | 央视人力资源储备库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岳成律师事务所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中国中央电视台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35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4
网页设计:中视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