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频道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 > 正文

文明:沧海桑田绘新图

央视国际 (2005年09月21日 09:24)

  1951年冬季的一天,时任新疆学院(新疆大学前身)党组书记的老红军张东月接到通知去见王震将军。在王震办公室坐定后,将军开门见山的第一句话是“毛主席号召我们,‘要为新疆人民多做好事’,办一所大学,也算一件好事吧。”

  将军带领张东月等人,来到乌鲁木齐市郊的三屯碑一带踏勘校址。新疆大学的创建在新疆当代文明史上写下了举足轻重的一页。

  春风化雨,沧海桑田。自治区成立50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关心、支持下,新疆的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与时俱进,古丝绸之路呈现出一幅浓墨重彩的文明新画图。

  一

  1995年,在一次中日联合科考中,一幅出土于新疆尼雅遗址的汉代彩绘织锦,抖落满身黄沙,显现出令世界震惊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字样。作为丝路文明的结晶,这幅织锦与坎儿井、十二木卡姆、《福乐智慧》等一起,见证了我们脚下这块土地曾拥有过的文明。

  历史自明朝之后改写。当西方的蔚蓝色文明方兴未艾之时,丝路文明开始式微,西域与外界的交流日渐稀少。特别是近百年来,随着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新疆成为贫穷落后、荒凉闭塞的象征,疏离于世界文明潮流之外。

  旧中国给中国共产党留下了这样一幅暮气沉沉的景象:全疆仅有新疆学院一所高等学校,学生不足400人。中学也仅有9所,学生加起来不超过3000人,天山南北鲜闻弦诵之声,十个新疆人中有九个目不识丁。同样,由于没有科研仪器设备,没有科技人员,没有多少图书资料,新疆的科技事业也是一穷二白的家底。而新疆人的文化生活更是一片死寂,能够见到的报纸、期刊寥若晨星,绝大多数人不知广播、电影、电视为何物。

  茫茫新疆大地,文明的曙光在哪里?

  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旧新疆留给新时代的难题,激发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新疆各族人民“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情与勇气。

  二

  文明的大厦离不开教育的奠基。

  现任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的张贵亭在新疆的教育战线上耕耘了近四十个春秋,对新疆教育的发展变化了然于胸。在他看来,基础教育一直是新疆教育的重中之重。

  1988年,自治区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义务教育实施办法》,全区义务教育走上了有法可依、依法治教的轨道。

  从2003年起,国家和自治区每年投入1.9亿元,启动了边远贫困地区的免费义务教育工作,新疆56个县205万贫困学生因此受益。今年秋天,随着这一投入的加大,全疆228万贫困学生全部享受了这项福利。新疆的教育史上,写下了史无前例的新篇章。

  到2004年底,新疆已有中小学在校生400多万,99%的小学适龄儿童坐进了洒满阳光的课堂。每天清晨,当喀什农村的维吾尔族小巴郎和阿勒泰牧区的哈萨克族小姑娘同样背着书包安安心心走在上学路上的时候,他们的人生之路与父辈祖辈相比,已经有了明显的不同。

  基础教育的振兴带来的是高等教育的繁荣。今日的新疆已拥有普通高等学校28所,其中新疆大学还进入了国家“211工程”。有近两成的新疆孩子高中毕业后能够进高等学府深造,新疆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与速度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尤其值得铭记的是党和政府对新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注与关怀。1984年,自治区提出了加快培养“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人才的目标,决定少数民族学校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汉语课,提倡双语授课,鼓励民汉合校。这是着眼于提高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素质,加快少数民族文明进程的明智选择。目前,全疆接受“双语”授课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已有近4万人。从2000年至今,为了提高新疆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内地20多个经济发达城市还开办了新疆高中班,使数千名少数民族孩子走出大漠深山,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2004年的盛夏,在北京潞河中学繁花似锦的校园里,一群头戴小花帽,身穿艾得莱斯绸的新疆孩子毕业了。他们操着流利的普通话,争说着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理想与抱负。

  教育为新疆的发展造就了万千栋梁,更点燃了新疆重振丝路文明的希望。

  三

  科技是点亮文明的熊熊火炬。

  大自然赐予新疆的水、土、光、热及诸多矿产资源,期待着科技点石成金的神奇力量去唤醒。在建国之初的短短几年间,国家组织大批科技人员来疆,开展综合科考。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也带出了一批本地人才。新疆的科技事业在党中央“向科学进军”号召下,进入了快速成长期。

  1959年,自治区成立了科委,时任自治区主席的赛福鼎·艾则孜兼任科委主任,体现了新生的人民政府对科技的重视与渴求。

  自治区成立后的50年间,通过“科技兴新”、“科教兴新”等战略的实施和“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的推进,科技的星星之火在新疆大地渐成燎原之势,科学技术处处显示着它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因为有了科技,新疆的农民不再靠天吃饭,广种薄收。

  “地膜种植”、“测土配方”带来了农业的连年丰收,新疆的棉花生产连续多年保持了七项全国第一。

  因为有了科技,新疆的牧民不再逐水草而居。太阳能暖棚、暖圈育肥了成群的牛羊,也温暖了曾经颠沛流离的心。

  因为有了科技,新疆生产的变压器远渡重洋,挤进了美利坚市场;新疆研制的热敏电阻随着卫星上天,骄傲地俯视地球。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像一次次弃旧图新的革命,带来的是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生产力的飞跃,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新疆人的生活。

  2002年春节刚过,杏花还没开,杨柳也未绿。在南疆泽普一座维吾尔族农民的蔬菜大棚中,草莓先熟了,那一片红色娇艳欲滴。眼前的景象,让正在这里考察的自治区科技厅厅长顾家难掩内心的激动。他即兴赋诗一首:“草莓红在柳绿前,普见大棚巧种田。不信迷信信科技,南疆四季瓜菜鲜。”

  顾家从科学技术的普及看到了原本不会种菜、也很少吃菜的维吾尔族农民生活方式乃至思想观念的改变。文明的演进就反映在这一点一滴的变化中。

  四

  文明的火种要由文化事业来传播。

  千百年间,生活在新疆大地上的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丝路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对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传扬。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新疆集中了一大批专家、学者和老艺人从事《十二木卡姆》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到目前,已整理出300多个曲样、1000多首曲子,并成立了木卡姆艺术团。《十二木卡姆》被译成汉语、英语、阿拉伯语等多种文字出版。维吾尔族人民的文化瑰宝,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地被世界瞩目。

  而近几年来引起轰动的大型歌舞《我们新疆好地方》以及红色经典音乐剧《冰山上的来客》,则在传统的新疆歌舞中融入了现代化的表现手法,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体现着独具魅力的新疆艺术与时俱进的追求。

  艺术的繁荣与广播电影电视和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相伴相生。1952年,新疆仅有报纸4种,期刊8种。到2004年,出版报纸数量已达到88种,期刊185种。近几年国家还倾情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西新工程”,使得新疆广电人口覆盖率达到了92%。新时代的文明通过媒体的传播,覆盖天山南北,进入千家万户。

  在离于田县城250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有个达里雅布依乡。这个长期封闭的“世外桃源”不久前也通了电视。设备是用沙漠特种车辆运进去的,单程吨运输成本超过了5000元。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让祖祖辈辈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听到党和政府的声音,认识外面的世界,沐浴到现代文明的春风。

  当七彩的荧屏向达里雅布依乡的农民展开斑斓的画卷,人们有理由确信,新疆与世界的距离已不再遥远。(记者沈雅屏)

责编:郭翠潇  来源:新疆日报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