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频道 > 石头的史诗——走近汉画像石 > 正文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汉画像石概说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03日 11:19)

  汉画像石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汉代大多没有留下名字的民间艺人雕刻在墓室、棺椁、墓祠、墓阙上的以石为地、以刀代笔的石刻艺术品。

  目前,我国发现汉画像石的地域很广,分布区域主要有4个中心:一是河南南阳、鄂北区,二是山东、苏北、皖北区,三是四川地区,四是陕北、晋西北区。此外河南新密、永城,北京丰台,浙江杭州,陕西邠县,也有零星发现。前3个区域都是当时经济、文化发达的中心;陕北、晋西北区在东汉顺帝以前是北方边防重地,其中心绥德又位于通往西方的贸易通道上。据资料称,现已发现汉画像石一万块左右,数量之多令人惊叹。

  汉画像石发展时代和地区分布都有轨迹可循。画像石产生在西汉中叶,即国家财力势力最为雄厚发达的时期;西汉末至东汉初是画像石的发展期,地点分布以河南、山东、湖北为主;东汉中晚期是画像石的全盛期,山东、南阳画像石在此时臻于繁荣,其它各地也开始流行画像石,并较快形成地方风貌;东汉末年,战乱局势使社会生产遭受重大破坏,画像石失去了存在的社会基础,全面而迅速地走向衰微。

  汉画像石作为汉代厚葬习俗的产物,它的出现,有其思想和物质方面的基础。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汉初统治者热衷于神仙传说,追求长生不老,永享极乐。当神仙不可见,长生不可得时,他们又迷上了“死即再生”的观念,希望生时极尽人世欢娱,死后还能继续。于是,墓室成了墓主生前环境的缩影。另一方面,汉代提倡“以孝治天下”,而行孝的大端,又无过于养生,生极其欲,死更厚葬。《后汉书·荀淑传》:“汉制使天下诵孝经,选吏举孝廉”,“以视天下莫遗其亲”。花钱千万为死者建造墓、阙、祠堂是孝的表现,《盐铁论·散不足》:“今,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可见在当时,生养的情况无关重要,只要死葬能竭其全力,并将费值数目刻于石上,以告生、死者,就被看成是至孝的行为。这是汉画像石得以产生的思想基础。汉初休养生息70年,终于迎来汉武帝刘彻统治的全盛时期,雄厚的财富积累使得厚葬蔚成风气。铁的时代的到来,也使汉代雕造画像获以得心应手的工具。这是汉画像石得以产生的物质基础。

  汉画像石的内容丰富多彩,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如迎来送往、车骑出行、迎宾拜谒、庖厨宴饮、乐舞杂技、钟鸣鼎食、六博对弈、驰逐狩猎、射御比武、飞剑跳丸、驯象弄蛇、鱼龙漫衍、吞刀吐火、捕鱼田猎、亭台楼阁、门卒侍卫等。它广泛地反映出墓主生前拥有的各种财富资产情况,从山林田池到宅第高楼等,将这些内容都总汇起来便可构成一幅完整的庄园经济图,也是墓主所想过的前述那种生活方式的物质基础。同样,作为一种崇尚财富的观念这也被移植到人们想象的仙境之中。

  汉代社会崇尚富贵,“崇高莫大乎富贵“。因此墓主在画像中也大肆渲染他们生前的富贵生活。汉代人桓宽在《盐铁论》中曾对当时贵人之家的生活和社会的奢侈颓靡之风有过具体的描述。其贵人之家是“临渊钓鱼,放犬走兔,隆豺鼎力,蹋鞠斗鸡,中山素女,抚流徵于堂上,鸣鼓巴俞,作于堂下。妇女被罗纨,婢妾曳纟希 纟宁 。子孙连车列骑,田猪出入,毕弋捷健。”

  当然,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有很多汉画像石墓葬里,画面所表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生活场景,并不能完全看作墓主生前生活写真。

  二是垂教后世的历史故事。汉代先民善于思想和崇拜,虽然皇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在社会上新儒学占主导地位的同时,道家思想和民间宗教也十分活跃。人们在接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忠君孝亲的伦理道德束缚的同时,在对贤君明臣、武功爵勋、贞节烈女、殉国刺客顶礼膜拜的同时,对成神为仙也充满激情,对天地山川等自然之神也是尊崇有加。他们认为万物有灵,对从天上到地下的一切神灵都是非常敬重。在汉画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是无所不包的,无怪乎重迅先生要赞叹汉画艺术之“深沉博大”。

  反映历史人物故事的内容有周公辅成王、齐桓公释卫、荆轲刺秦王、聂政刺侠累、晋灵公欲杀赵盾、苍颉造字、泗水捞鼎、孔子见老子、二桃杀三士等。这些内容往往刻在祠堂里,作为对家族后人道德教育的教科书。

  三是雄奇瑰丽的神仙世界。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相交)四神,有传说的抟士造人,炼石补天,创造天、地、人的始祖女娲,有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相交,有玉兔捣药、神兽守鼎、西王母与东王公、有随车出行的九头人面兽--开明兽,也有三足乌、九尾狐、灵芝、麒麟、天神羽人、奇禽异兽等。为了死后能够得道升仙,充满想象力的先民把龙、虎、鹿等神奇动物作为升仙的骑乘工具。这些内容的画像,表达了墓主希望死后能升仙和享受仙境生活的强烈愿望,而这种仙境生活实际上就是墓主生前现实生活的延伸和继续。

  总之,汉画像石内容丰富,取材广泛,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状况、风土民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等,不仅是精美的古代石刻艺术品,也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资料。

  汉画像石多为经济上富有的墓主及其家属,与画工、石匠集体创作的艺术作品。墓主和家属总是要提出自己的追求目标和理想,画工和石匠则围绕这个目标和理想进行创作。画像石的基本制作工艺流程是:先由画师在打制好的石板平面上绘出线勾的图画底稿,然后由石工按画稿加以雕镂刻划,最后还要由画工再加彩绘。但最能表现汉画像石艺术特征的,却是古代匠师们那复杂多变的雕刻技法。

  这种雕刻技法综合地看,主要有线刻、凹面线刻、凸面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其中最常见的有三种:第一种是阴线刻,即在打制好的石板平面上以单线刀刻画出人物、动物及其他图像,其拓片效果基本是白线条。第二种为平底浅浮雕,也称减地浅浮雕,刻法是在磨制好的石面上先将画像凸出,然后将画像轮廓外减地,即将画像外的空白部分全部剔掉磨平,使图像呈平面凸起状。第三种是有横斜纹衬底的凿纹减地浅浮雕,其技法基本同于第二种,只是在图像外减地时留下一些平行或斜向凿纹,更增加了画像的装饰效果。

  汉画在构图上,常是不分远近的,它所用的透视,是散点的;后世的用的俯瞰透视法,在汉画里业已完成,一直到今天,在中国画中还有很大的势力。在布局上不留白,常以小的物件堵塞其间,使画面不留空隙余裕。这一点和唐宋文人画所提倡的“留白天地宽”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的,因而被后来的文人画弃之不用,只在民间艺术里有所保留。

  在形象塑造上,汉画以曲线为主的轮廓线强调了形象的形体与动态特征,几乎所有的形象都处在行进、跳跃、流贯、顾盼、飞腾的运动瞬间,因此画面上常可看出线条的弹力和感情的紧张。汉画的这种线条的弹力,在后世渐渐消失,柔和逐步取代了雄健,在期的封建压制下,那种泼辣的野性盛旺的画风逐步丧失贻尽。

  由于汉代文化融合了许多不同的因素,使得各地的汉画像石艺术呈现出了不同的题材和风格。

  如南阳画像石在楚文化的强劲影响下,主要描绘的是神话人物、祥瑞禽兽及星宿图像等,如伏羲、女娲、东王公、西王母、仙人,以及金乌负日、白虎星座等。画面在表现一个故事时,以横向分布为主,造型的运动感极强,具有蓬勃的野性和生机,风格豪放古拙,奔放有力,构图疏朗,体现出恢宏而博大的艺术风格。

  山东是汉代古代文化发达的地区,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与老庄阴阳五行、历史神话等交织在一起,成为画像石表现的主要内容。画像石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反映庄园、车行、聚会、宴饮、战争、乐舞、杂戏、作坊、狩猎、手工劳作等现实生活场面,还有描绘禽、兽、鱼、虫、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等自然景物以及各种建筑的图形与装饰图案。风格质朴厚重,劲健秀美。画像石尤以表达儒家道德理想的历史人物故事题材居多,形成敦厚浑朴、布局密集的艺术风格。

  徐州汉画像石的题材内容非常丰富,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真实、形象地多角度地再现了汉代生活的各个方面,富有浓厚的人情味、世俗味。同时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汉代人心目中的神仙世界。徐州是东汉佛、道思想的传播中心之一,还有的题材来自宗教轮回转世长生不死羽化登仙的幻想。在构图上一般把“写真”、“虚拟”两种不同性质的图像以分格的形式将其分开。如有的将画面分为上、中、下三格:上格刻仙鸟神兽,描绘的是虚幻的仙境;中格刻狩猎的情景,下格刻车马出行,展示了活生生的人间世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作者往往以形写神,着力刻画物象的神情或神意。如著名的“力士图”,画面上五个力士均双目圆睁,动作各异,形象极其生动传神。为了表现力士用力过大,作者别出心裁,故意将几位力士的脚刻到画框的下界外。

  陕北汉画像石以现实生活为主题,有较多的农耕、狩猎等题材,形成质朴简洁、装饰性强的艺术风格,后世的剪纸和它一脉相传,因为地处边塞,可以看出秦文化和胡文化的明显影响。

  四川特有的汉画像石棺,既是巴蜀地方文化的特殊表现,又是中原汉画像石墓的浓缩。

  汉代画像石对于研究汉代的建筑、雕刻、绘画具有很大价值,作为雕刻艺术形式,在中国美术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所谓“禀三代钟鼎玉器雕刻之工,开两晋唐宋绘画之先河”,留给后人的是古拙素朴、活泼热情的艺术风采。 由于汉画像石在雕凿前是先在石块平面上绘出画面,而后雕刻出物像,是绘画和雕刻两种艺术的结合,因此,我国的绘画艺术的诸多早期因素都可以从这里窥见端倪。汉画石拓片--这些拓自画像石的古趣横生的宣纸,不知滋润了当今多少中外艺术家枯竭的灵感,有相当高的收藏价值。

  本书所录,绝大多数出自作者自己的藏品,而且很多来自民间。

  走近汉画像石,徜徉千年忘川,透过这些无名艺术家们留下的杰作,我们听到的是一曲动人的绝响。

责编:郭翠潇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