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频道 > 解读乡土 > 正文

盘古探源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22日 16:41)

  

曾祥委

  提 要:通过大量田野作业的证据,揭示汉代“巨人怀抱伏羲女娲”神像在现代南方瑶、苗、畲、壮和有瑶畲文化背景的汉族客家地区仍有嬗流,与上述地区“盘古、伏羲、女娲”合体神像吻合,“巨人”即盘古。盘古公元一世纪已在河南、山东地区有广泛分布,其中一例的确凿年代为公元86年,一些神像可能早至新莽年代。从而推倒了“盘古来源于印度”的说法。指出盘古崇拜的核心群在南方,在瑶畲之中,盘古神话之根在瑶族,而古老的源头在东夷。

  关键词:盘古、伏羲、女娲、瑶族、东夷

  

  长期以来,人们都以为盘古首见于公元三世纪豫章人徐整的《三五历纪》和《五运历年纪》。1986年饶宗颐先生发表《盘古图考》,指出汉末兴平元年,即公元194年,四川益州讲堂石室已有盘古像。饶先生的这一成果,不仅将盘古出现的时间上推到公元二世纪末,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提供了启迪:神话与宗教是一个事物的两面体,语言与神像联系在一起,两方面的研究可以互证。

  进而,笔者认为:文化现象不是孤立的,它们有起源、发展、流变的过程。一定时空框架下的某一事象,是流变过程的横截面和坐标,把握这种坐标非常重要,但认识演变过程也同样重要,它往往能帮助我们去认证、发现更多的文化事象。

  本文,尝试用这种方法来对盘古问题进行新的探索。

本篇文章共有 12 页,当前为第 1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
关于CCTV | CCTV.com介绍 | 央视人力资源储备库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岳成律师事务所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中国中央电视台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35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4
网页设计:中视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