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斌,生活在别处

  赵斌,生于蛇年,一望便知是个书斋中人,本应在象牙塔内潜心经营,但鬼使神差被推到了聚光灯下,用彼国方言先后和多国人士在一个叫什么Dialogue的节目里喋喋不休。导演、官僚、老板、学者、记者都乐于面对这个看似温婉的女人。不过,也有不好受的时辰--赵斌典雅的微笑让你在思想上松了绑--这样的谈话节目,多半不会舌战。冷不丁她会揪住某一点突发奇兵,打你一个措手不及,这下觉着这微笑倒似冷笑,暗藏机锋,又带点揶揄,难免让你心里起了丝寒意。

  有人盯住赵斌的帖子--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博士。什么博士?社会学博士--还是那简洁的一笑。负笈英伦十年,赵斌已惯用批判社会学的眼光打量泰晤士河畔的林林总总。至今,欧游岁月的熏染还是无法淡褪。当年长发披肩,有好书在手,有乐声入耳,还有挚友相约--从前种种,不禁恍惚。几乎每年有一两月的重游旧地,是怀旧,抑或逃遁?

  赵斌的正当营生是透视社会、文化和传媒,眼下却身在曹营,倒是难得地在兼职之余搜罗了不少供深入研究的素材。看过她的文章,读者慨叹此公文笔老辣,怕已届望九之年;看罢节目,恍然而悟:此乃一端庄淡雅之知识女性。一个摄影记者听说要去拍中央电视台某赵姓女主持,心里只道不定有多矫情,一见面:哦,原来还有这样的主持。只有赵斌心里窃笑,回了家把当年淘来的老唱片一放,请老公拿点好酒共饮,再让小儿子唱点拿手的京剧段子。朋友在时,赵斌会听音起舞,大呼小叫,浑然回到了青葱的校园时光。

  赵斌自叹生来感性,却吃上了理论饭;研究传媒,现在倒成了半个共谋;做了母亲,离家远行的某一刻却忘了已为人母,以为还是当年背起行囊就上路的了无挂碍。故其自画像曰:非男非女,不中不西,没老没少--横批:不伦不类。其实,赵斌这人总是生活在别处。
林谷 文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