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频道 > 徐州画像石 > 正文

《汉画像石》特种邮票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07日 15:57)

  1999年3月16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文物题材的邮票——《汉画像石》特种邮票,在海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此套邮票共6枚,其(6-2)“纺织图”、(6-3)“舞乐图”取材于江苏徐州地区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为纪念这套邮票的发行,江苏省邮资票品局和徐州邮政局特以此两图设计制作了纪念磁卡一套2枚(与邮票同图)。

  邮票发行纪念卡是磁卡家族中一个新的品种,由邮政部门专为发行新邮而制作发行。此套《汉画像石》邮票发行纪念卡的推出,不仅为集藏爱好者丰富了收藏与研究内容,还可以作为开放类集邮的素材之一。


  在《〈汉画像石〉特种邮票发行纪念卡》中,(2-1)为纺织图。原石1953年出土于铜山县单集乡洪楼村,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此画像石高99厘米,宽216厘米,画面分两个层次:上层为人物故事;下层是一座富豪庄园,右边有娱乐表演,一间大厅坐满了观赏者,其中“纺织图”位于下层左边的织布操作间。邮票取材的纺织图画面,清晰地展现了汉代纺织工艺中的三个环节:1.用络车调丝,2.用纬车摇纬,3.用织机织绢帛;而在其内容上则刻画了几名织女在紧张地劳作,全然不顾室外戏耍舞乐的喧嚣,足见“忙于生计”的压力,可谓是汉代古诗“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的生动写照。学术界认为,纺织图的画面不仅从一个侧面表现出汉代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古代先民的智慧与创造力,也是研究纺织技术发展史的重要资料之一。尤其是脚踏提综式斜织机技术,织女坐在木质机床上踏动脚板,通过杠杆原理将底部经线拉上和落下,然后投梭加纬线而织成布料。这不仅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织技术,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2-2)为舞乐图。原石在上世纪30年代出土于沛县古泗水,现藏徐州汉画像石陈列馆。此画像石高1.6米,宽0.6米,画面分上、中、下三格,主图分别为舞乐图、博奕图、车马图,邮票图案取舞乐图。其画面所表现的内容,实际上是舞蹈娱乐场景。图案中,一窕窈女子扭腰舒袖,表演着汉代流行的长袖舞。此长袖舞中舞袖动作,是我国古代舞蹈艺术最基本的特征之一。舞者翘袖折腰,长袖缭绕,这轻盈柔曼、婀娜多姿的舞蹈,表现出很强的流动起伏的艺术效果。长袖舞由先秦时期小舞“人舞”发展演变而来,凭借长袖交错飞舞的千姿百态来表达思想情感的变化,舞姿如同弱柳临风,飘拂不定,十分妩媚动人,曾有“一见倾城”之誉。在舞者旁边,一女子在作叠案倒立造型。此项杂技通过表演者矫健优美且伴有旋律的各种动作,来表达喜庆气氛和对美的追求。从图上看,抚琴伴奏的“乐队”悠然温谦,忠于职守。该图整体布局主次分明,有声有色。

  徐建委采

责编:徐建委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