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频道 > 笔墨历史 > 正文

刘察精品《荷花图》 

央视国际 (2005年05月08日 14:14)


  说到表现荷花题材的作品,笔者曾看到过不少,但多有程式或技法上的雷同,而缺少新鲜感。近读清代画家刘察用没骨法描绘的《荷花图》(见右图)却令我眼前一亮。图中是一处盛夏荷塘小景,塘水清澈,水草飘曳,荷叶若舞,叶绿清新,叶筋脉络分明,荷花清秀洁净,生动地写出那“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一种湿润与空蒙的韵味布满整幅画面,若在炎炎的夏日观看,会有一缕清爽之气袭来。那或纵或斜的花茎,相互交搭,错落有致,似少女的腰肢在微风中悠然起舞;与那些如盘的荷叶相比,这些茎干又显得如此的柔弱与纤细。苍翠墨绿的荷叶姿态各异,偃仰有致,像一把把巨伞庇护着娇嫩的花朵,叠叠错错,占满了画面的大部分空间。

  隐约其间的荷花小心而羞涩地躲在荷叶的下面,好像一滴露水也会伤害到它们似的。花儿或前或后巧妙地填补着叶与茎之间的空间,有的芳香绽放,倾吐花蕊,有的含苞欲放,令人想到“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诗意;那白里透红的花瓣在碧绿荷叶的衬托下尤显红润。再往上看,一棵茎干顶着小花苞从荷叶后探出,那含苞待放的感觉真像清纯的少女一般娇滴可爱;下面的那只小花苞略小些,处理得欲藏又露,虽未摆脱荷叶的遮挡,但那笔直的花茎似乎在告诉人们它会很快的成长起来。纵观全画,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孕育着如此强烈的生机和活力。是画语与花语的自然融合,心境与物境达到完美统一,构成此作寄情生情、情景交融的美学意义。

  此画为竖构图,布局和谐自然,层次分明,尤其注重画面的形式美感。茎干呈现出的细长的线条与庞大葱郁的荷叶正形成线与面的巧妙结合,再加之叶茎间巧妙点缀的荷花,使点、线、面三者完美的结合起来。墨晕上组成的黑、白、灰三种色阶的块面,使层次更加丰富,节奏与韵律感自然凸现,充分表现出满池拂动的意境。在技法上,笔墨工整轻松,尤其是茎干和叶劲的勾勒,线条精细,一气贯之,笔力挺劲。晕染工致,赋色雅艳鲜丽而不浓腻,花瓣由红到白,过渡自然和谐,与墨绿荷叶形成鲜明的对比,生动地勾画出艳影出清漪的艺术之美,传写出富有生机物趣的自然形象和明洁清润的墨彩效果。

  此作为绢本,设色,纵159.8厘米,横94.6厘米,现藏扬州市博物馆。画中自识“癸未长夏客吴门沧浪亭对生写稿,辛卯春仲在墨滩研庐脱稿,似生似翁台台博政。淮东刘察。”钤有二印,一白文“刘察之印”,一为朱文印已不可辨。

  刘察(生卒年月不详),号睡猿,江苏阜宁人。善山水、花鸟,作品运笔设色工致巧妙。史载不多,传世作品甚少。

  来源:中国书画报

责编:海燕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