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博客 论坛 播客 社区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手机MP4
主持人频道首页
潘军首页
个人简历
相关文章
照片集
互动区
主持栏目
  流金岁月
网友评论

相关文章

致读者:我们没有忘记……  

  《流金岁月》是电影频道(CCTV—6)的一个节目,我是这个节目的主持人,而您看到的这本书《流金岁月》则是由我来写成的关下一些老电影人的支离破碎的往事。我不是电影史学家或研究者,我不是在为他们每一个人做传,我写下的只是我眼中的他们,我脑海中的他们,以我的视角来看待上一辈或上几辈那些为中国电影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令我尊敬的人们,它是感性的、具有主观色彩的,这是我需要强调的。

  千万不要把我的这一举动理解为是“主持人出书”或“名人出书”之类的,不要,我不是。我仅仅觉得在与这么多老艺术家频频接触的六年中我有很多感悟,我还有一些发现,我并且有一些心得——想与人分享;而且我知道在全国还有许多喜爱老电影和老电影人的观众,他们想有一本他们感兴趣的书、令他们拿得起放不下的书:能勾起他们关于过去的回忆、能穿越过去和现在大声告诉每一个人:没有,我们没有忘记。

  我们没有忘记童年时看露天电影时的情景,我们没有忘记为了搞到一张电影票而急得上窜下跳的样子,我们没有忘记银幕上那些英俊的、美丽的面孔和一个又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故事……在文化生活非常贫乏的年代,是电影,唯有电影带给了我们生动的、鲜活的、与单调的现实生活迥然不同的生活!电影教给了我们爱,教给了我们恨,电影让我们充满幻想!那时侯我们想:还有什么比电影更令我们激动?

  我们没有忘记创造这一切的电影人,多年之后,当我以一个采访者的形象出现在他们面前时,我不想装作非常镇静:是的,岁月无情,他们老了,但我还是一眼就能认出他们:林道静、李向阳、洪长清、吴琼花、白毛女……多好啊!他们都还健在,他们熬过了那场十年浩劫,还能跟我们谈笑风生地说着过去,而那些在那场劫难中告别人世的电影人,只能透过依然留下来的电影,向我们诉说他们的悲愤和辛酸……

  我在主持节目的时候经常会不自觉地说“当年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如何如何”,结果总有人问我:“当年你真看过这部电影吗?那时候你多小啊!”在这儿,我要郑重地告诉人家:凡是我在节目中这样说的,我一定看过,别看我电视里看着年轻,其实我已经30多岁了,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我居然几乎把复映的旧片,刚刚上映的新片一网打尽,而且印象奇深——尽管那时侯无法预料后来我会从事与电影相关的工作。

  我,和我们一批这样的人,曾深受中国老电影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并不会轻易抹去。我们可以同时追逐最新潮、最时尚的东西,但在内心深处,童年时与电影的那份渊源会永远安静地存在内心深处一隅,而一旦轻轻触碰,总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滋味涌到嗓子眼……

  所以,我们没有忘记,我们不会忘记。我不认为我们的节目只有中老年朋友在看,我不认为我的这本书只有中老年读者在读,不要以年龄来划分,重要的是究竟哪些人,在他们成长的路上,交了一个叫“电影”的朋友。

  与那时相比,今天的电影太寂寞了。原因很多,改变很难,那么就让我们怀一下旧吧,至少了解一下创造了那时的电影的人们,他们的过去和现在,他们的电影和人生。

  这些姑且算作这本书产生的动因。它不是很孤立、很割裂地在谈一些陈年旧事:那年、那人、那电影……一定与今天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联系,也与你和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为了写好这本书,我对所写的一些老影人重新做了文字采访,有时跟他们一聊就是一整天。他们信任我,愿意告诉我他们以前没有披露过的一些往事,而我在聆听的过程中,也像是跟他们一起重又回到那难忘的岁月……

  由于种种原因,还有一些同样德高望重的电影艺术家我没有写进去,比如谢添、孙道临、王丹凤、曲云、张勇手、刘尚娴等等,原本都在我的计划当中……但谁让这本书是我写的呢?那就按照我的风格、我的特点、我的笔触去感受那些老一辈的电影明星吧。如果您能从中看到一个更真实、更具体的、活生生的人,那我就很满足了。

  最后,我想说——

  请老电影人们快乐起来:历史不会忘记每一位曾经为中国电影发展做出过贡献的人。历史也会对每一个人做出公正的评价。

  我还想——

  向你们——

  我尊敬的上一辈或上几辈电影工作者

  致敬!

  潘 军

  2002年7月

  (注:本文是我写的《流金岁月》一书后记的节选,该书将于2003年初出版,在这本书里,记录了许多我采访过的老影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