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告频道 > 央视热点栏目 > 正文

2005,《东方时空》的变局与强势 
——全力锻造收视价值和广告价值的更大“含金量”
央视国际 (2005年01月28日 14:44)

  12年前的一个早晨,《东方时空》如一声清脆的晨钟唤醒了沉睡的国人。一个深度改变人们生活习惯的电视新闻杂志类栏目诞生了,对于当时贫瘠的中国电视来说,《东方时空》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2004年9月1号的18点14分,《东方时空》首播移至CCTV-1晚间黄金时段,在《新闻联播》前播出。对当日新闻的深度报道和评论就此成为《东方时空》的新气质。

  2005年,《东方时空》在中央电视台及至国内媒体中首度实行编委会制,强化栏目整体感和现场感,一系列创新和改革重新开启了《东方时空》引领中国电视新闻栏目的新强势时代。

  2004年9月1日,在CCTV-1有史以来最具“革命性”意义的改版中,《东方时空》成为其中最为抢眼的大举措,它一改创办十余年来早上播出的历史,调整到CCTV-1傍晚18:14播出,与每晚《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共同打造晚间黄金时段的新闻板块,这一刻开启了《东方时空》新十年的里程碑式的起点。

  2005年,如央视新闻评论部主任梁建增和《东方时空》编委白岩松所说,在移师晚间黄金段位播出实现收视大幅增长的收获下,将再度强势出击,加强体制和节目创新,引领中国电视新闻栏目改革。2005年变局之下,《东方时空》将全力锻造收视价值和广告价值的更大“含金量”。

  新闻专家认为:新的编委会制,打开了《东方时空》的创新与活力之源

  自2004年9月1日《东方时空》由早间调整到傍晚黄金时段播出,为了保证《东方时空》的整体品牌效应,打造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多种形态的电视新闻杂志,经《东方时空》各栏目组制片人商量决定:成立了由《时空连线》制片人刘爱民、《东方之子》制片人张恒、《百姓故事》制片人陈真及总主持人白岩松组成的编委会。此举一如当年《东方时空》首创制片人机制,开创了中国电视媒体栏目实行编委会制的创新,意义重大。

  编委会的运行机制确保了节目内容的重大性与准确性,确保选题为受众和市场所高度认可。编委会每天上午九点半都要定时召开一次会议,会议内容主要包括:对已有的新闻线索进行梳理、筛选;对各自栏目围绕当天的新闻主看点进行整体编排;对每周各栏目的选题、节目制作提出具体要求;议论其他栏目当天播出的节目,把已播出的新闻素材再利用,以独特的角度组合和分析。与此同时,引入市场因素,根据每天央视-索福瑞提供的观众收视报告,有针对性地对各栏目的定位进行分析、修改和调整。

  新闻界众多专业人士认为,这一举措打破了原来各个子栏目各自为战、条块分割的局面,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节目整体化、人员一体化、资源最大化”的新闻理念。使观众看到了鲜活、敏捷、明快有力、整体感强,同时又不失以往人文传统和价值取向的《东方时空》。因此,《东方时空》终于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新闻专题栏目,活力之源在于它每天都在把各种复杂的因素:新闻、采编、语言、观点、编排、包装进行极优化的组合,每天都在引领着观众关注着有主题新闻的、编排风格一致的、具有“今天”气质的电视新闻杂志。

  央视新闻评论部主任梁建增的意志:锻造《东方时空》的新闻“含金量”

  在央视新闻评论部主任梁建增眼里,《东方时空》移师晚间,就是栏目第二次创业的大好机遇。借助一套晚间黄金时段的高开机率,栏目的拓展空间更大了。分析新的时段、观众特点,《东方时空》在节目上进行了比较大的变化,《时空连线》子栏目更加追求新闻性、《百姓故事》子栏目也增加了可视性、《东方之子》也进一步朝当前观众关注的重要新闻人物转变。新创办的子栏目《时空看点》,则是明显为增加对新闻事件的快速追踪和点评而设计的。

  如果说原来的《东方时空》更强调一种文化,那2005年的它则更追求新闻性。锻造《东方时空》报道和评论新闻的含金量,这在梁建增看来,是确保栏目作为中国电视新闻杂志栏目第一高度的着力之处。这种新闻性要求节目编排不再像过去那样太过主观,而是根据受众心理和具体节目内容来进行灵活编排;推出总主持人,有白岩松、张泉灵和张羽等,他们的职能有了进一步发挥,从节目的介绍,到现场的采访,到对事件的评论完全一体化。

  梁建增透露,2005年,《东方时空》在新闻报道上会做到更为快速和深入。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最权威的报道,实现时间差最短化。同时,作为电视新闻杂志栏目,要进一步做到“深入”,一是篇幅的深入,可以用一期20-30分钟报道和连续关注的方式大篇幅报道一个事件;二是主持人认识的深入,能给观众一语中的的观点,在分析新闻事件的深度上超越其他媒体;三是提高信息的“浓度”,尽可能提供给观众有价值的新闻资讯和观点评论。

  《东方时空》制片人兼总主持白岩松的信心:《东方时空》将再度强势

  从《东方时空》第一天开播就坐在演播室时行主持的白岩松,现在同时出任《东方时空》的制片人、总主持人兼编委,白岩松对《东方时空》有着外人难以品味的深厚感情。对《东方时空》的新机遇,白岩松信心十足。在他看来,2005年,《东方时空》凭自己强大的创新能力,以及人才资源,将会变得再度强势起来。强调“关注今天的新闻”,做足深度评论,影响中国社会的意见领袖。2005,《东方时空》仍将秉承多方互动的形式,但栏目更加强调话题,做足深度,引领舆论话语权。在收视上肯定会保持持续上升态势,并实现栏目期期稳定的高收视。

  2005年,在白岩松看来,将是栏目的创新之年。一是栏目可能实现直播。基于栏目开播以来始终对尖锐和原则之间的平衡把握得很好,相信实现直播后的《东方时空》将更加精彩;二是栏目时间可能将有所延长;三是2005年是中国电影100周年,栏目《电影传奇》有更多精彩策划;四是《高端访问》栏目也将进入绝对强势的发展阶段;五是计划举办《东方时空》“全国文化之旅”,在全国主要的省与当地强势媒体合作,每周两场大报告;六是春节将推出特别节目“人物秀”;另外,还有50集大型专题“中国爱情100年”也在筹划当中。

  《东方时空》另一位总主持人张泉灵,也对栏目新闻定位的回归非常激动。她强调,2005年,《东方时空》将是一个大的时段和板块的概念,回归新闻杂志的本质。让观众在了解资讯之外,更多的是要了解资讯背后的东西,把新闻做得“立体”和“厚实”。以刚刚过去的对“印度洋大海啸”和“灾区捐款”新闻的系列报道为例,《东方时空》反应最快最早,12月27日晚间就播出了相关节目,并持续关注,播出了5期相关报道。这些丰富信息和指导性,都是观众在目前的其他新闻栏目里所看不到的。

本篇文章共有 2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