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伟:感触胜利日阅兵直播的脉搏和温度

来源:央视网 | 2015年09月21日 13:59
央视网 | 2015年09月21日 13:59
原标题:
正在加载

8

  "9.3"纪念大会公共信号制作总导演何绍伟在中央电视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宣传报道总结表彰会上发言

  央视网消息:"9.3纪念大会直播公共信号制作团队,前后期一千多人,一百多个日日夜夜,期间,历经了多少艰辛,很多人难得掉了泪,很多人累得掉了肉,很多人晒得掉了皮,但从来没有一个掉链子。"这段话,是中央电视台"9.3"纪念大会公共信号制作总导演何绍伟总结发言的开场白。

  9月17日,在中央电视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宣传报道总结表彰会上,何绍伟回顾了他与直播团队走向胜利日的点点滴滴。

  一场受全世界瞩目的阅兵直播,离不开对细节的精雕细琢。

  何绍伟说,为了充分表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一主题,直播团队在镜头语言上下足了工夫。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天安门广场的地标建筑,也是这次纪念大会最好的建筑符号。为了紧扣主题,渲染氛围,直播团队设计了多种拍摄纪念碑的镜头,有正面特写的,有带环境的,有以城楼为后景并且强调国旗和国徽同处一个画面的,有以纪念碑为前景拍摄空中70字样的,还有装备方队在天安门城楼和纪念碑之间通过的。当这个中国人熟悉的符号,也是全世界都看得懂的符号,与当天的活动和环境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庄严而宏大的胜利日阅兵,就此烙印在每个观众的心里。

  一场表现民族精神的阅兵直播,离不开参与者充满敬畏的情怀。

  这次阅兵直播,有一个令人震撼的亮点:安装在坦克车上、炮车上、飞机上的机位。何绍伟认为,这些独特视角带来了新的艺术冲击力,更好地触摸到胜利日阅兵的脉搏,感受到胜利日阅兵的温度。据悉,在地面受阅装备上,最终架了8个直播机位,而节目和技术人员尝试过的机位,超过60多个。为了实现更好的艺术效果,直播团队在设备创新上也绞尽脑汁。比如,在长安街的中心线,架一个骑轴机位,利用长焦镜头特有的压缩感去正面表现受阅主体。团队想尽了一切办法,在长安街搭一个超大的龙门塔架,或者架一条跨街索道,甚至找到承担过载人航天工程任务的厂家按照团队自己研发出来的图纸做特种摇臂,等等,但这些方案要么太难要么太贵,最后,节目系统、技术系统、制片系统组成联合攻关小组,将一种水泥泵车进行改造,这个机位终于取得成功。

  一场纪念胜利日的胜利直播,离不开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

  何绍伟回忆,在8月23日演练后,最能体现内涵的一个拍摄纪念碑的机位,被有关部门否决,摄影平台都被拆了。短短5天之后,在聂部长和孙台的多方争取下,终于保住了这个机位。他表示,这次直播,协调台外的部门多达68个,如此复杂的工作,没有央视部门的齐心合力,是无法获得成功的。

 

编辑:杨翰宁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正在阅读:何绍伟:感触胜利日阅兵直播的脉搏和温度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