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西部频道 > 西部人物 > 正文

张维迎:成功源于西部对我的磨炼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19日 16:45)


  简介:

  张维迎,1959年生于陕西省吴堡县,1982年获西北大学经济系学士学位,1984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从事改革理论和政策研究,1990年9月进入牛津大学读书,1992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4年获博士学位, 1994年8月回国到北京大学工作,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长,同时兼任牛津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

  主持人:张教授您好,欢迎来到我们节目做客。我在看您的简历的时候,发现您童年的生活情况是非常困苦的,当时家里面贫困到一种什么样的程度?

  张维迎:应该像我们在上小学的时候、上初中的时候,经常到夏天的时候,我们饿的经常眼睛都是发晕,是经常吃不饱的,特别到春天。上高中的时候经常晚上是饿的睡不着觉,在那个地方是比较贫困的。

  解说:贫寒的家境让张维迎从小就吃苦耐劳。尽管生活是那样清苦,但他坚持不懈的学习和努力,一直让不识字的父母感到欣慰。

  主持人:我了解到,虽然家庭生活非常的困苦,但是您在学习方面,一直在当地都是非常有名的?

  张维迎:是这样,其实这个重要的原因,恰恰就是从我父亲,特别从我父亲来讲,他有一个深刻的感觉,就是如果他自己有文化的话,他就可以离开这个地方,他就可以当干部,所以从小父母对我寄托的希望特别大,就是你一定要读书,不论家里多么贫困,只要你有能力,你往上走,家里一定供你到最后。

  解说:懂事的张维迎看着父母日渐苍老,但为了供他上学还要四处奔波,到处借钱。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发奋努力,早日走出这贫困的黄土地,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张维迎:我觉得可能有一点儿道理,就是因为家庭的贫困使你更应该发奋,尤其你看到父母为你,其实我父母好多事都不让我做,就是你读书,好比秋收那么忙的时候,他们都让我读书,不让我去干地里的活。那么这个时候你就觉得你一定要非常努力,不能辜负父母对你的希望,期望。

  主持人:那时候您最想,那时候比如说在您的心态里面,最想将来做成什么样的目标来报答父母呢?有这样的想法吗?

  张维迎:其实那时候从报答父母就是,总觉得自己只要,好比说能够挣点钱,有工作就可以报答他们。其实我在大学的时候,我那时候大学每个假期回家的时候,我都扛一袋子白面,然后提一箱子挂面。

  主持人:这些东西是?

  张维迎:都是我用我的奖学金,助学金省下来的,我在大学的时候我吃饭就是,基本自己买的话从来不吃带肉的菜,基本都是只吃一毛钱的菜,肉菜都得两毛以上,这个我一般都不吃的,除非过节的时候,统一的犒劳一下,那么这个吃。然后我老觉得就是说,父母把我供出来非常不容易,所以我应该使他们也过得更好一点。当时我们那时候农村还没有面,非常的贵那时候,所以我就从西安坐火车提一袋子面,一箱子挂面,每次回去以后也算给父母敬点心。

  主持人:这些东西可能现在看来不算什么了,也花不了很多的钱,但当时那个时候我想你拎着这些东西进家门的时候,那种欣喜我觉得是,可能是很多年都难以忘怀的?

  张维迎:是是是,因为父母当然也很高兴,他就可以告诉邻居,告诉亲戚,人家来了以后吃面,这面是我们孩子从西安带来的面,他们觉得非常的那种满足。

  解说:日后,许多人也许没有想到,这个从黄土高原走出来的穷孩子,居然走出了国门去深造。并且成为了当今中国经济学界知名的专家。但这些荣耀并没有掩饰这位西北汉子的朴实,陕北的黄土地以及曾给与自己帮助的人,张维迎时刻铭记心间。

  张维迎:说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全村的人都来了,全村人每家派一个人,有八十几户人家都来了,每家都送,给你送几个鸡蛋,或者给你送五毛钱,或者几家人凑起来给你买一块床单,然后吃饭的时候全村人都到,其实我觉得是有好多人的期望,包括我上大学的时候,我在高中的一些同学他们在接济我,他们在县城里面生活比较好一点,所以他们给我钱。但是我现在感到比较遗憾,就是说他们对我的这种关爱,这种支持,现在自己很难直接的去报答他们。

  主持人:今天您再想到家乡的时候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张维迎:我觉得我欠家乡的太多,我在那个地方长到19岁,无论家乡的父母还是亲人,或者乡亲们给了我很多的帮助,但我现在能给他们回报的非常非常的有限。去年我到老家之后,我说我能做点什么呢?我看到我们那些学校还那么破烂,我小学的学校和我当年是一样的。当然后来我就说服我们的市委书记给了一笔钱,把这个学校重新修缮一下。那我到县城之后,发现我们县城建了一个柳青图书馆,柳青是我们家乡人很著名的作家,但是这个图书馆书也很少,那我回来就自己花钱买了一些书,然后又动员我在出版社的朋友,包括三联书店,华夏出版社,还有上海人民出版社,我就让大家给我的家乡能够捐点儿书。因为那个地方其实(很穷),否则的话生活太单调,好多的年轻人他们也没有机会往外走,我想能够给他们一些书,他们在空闲的时候去读读。

  解说:走到任何场合,张维迎都坦言自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陕北人。陕北那片广袤的黄土地,造就了张维迎朴实厚道、坚韧不屈的性格。尽管他也经历过挫折,但这种逆流而上的性格也许就是张维迎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主持人:您最喜欢西北人性格中的什么?

  张维迎:我觉得主要还是厚道,西北人。对人抱一种诚实的态度。在我们那儿的人,其实说实话,人与人之间信任都还是非常高的。

  主持人:您是搞经济方面的专家,有没有想过想让家乡的经济也发生一些变化,想让西部的经济也发生一些变化?

  张维迎:我是这样,我在上个月我专门到一趟西安,因为我现在在光华管理学院,我就希望帮助西北能够培养更多的优秀的管理人才。我现在,包括我跟我们榆林市的领导都还是,我说我会尽自己的努力,但是能量非常的有限,我也是我们榆林市的市长顾问,如果有机会还给他们出点主意,去年我还回去给我们整个榆林市的中层以上干部,有几百人,做了一场报告,其实我93年也回去过,其实我每次回去都会给他们做一次报告。

  主持人:也就是尽自己的一点能量?

  张维迎:对,他们听了以后觉得有收获,思路可以开阔,但是这个作用很小很小的。那么我现在也希望,其实我们那个地方的资源还挺好的,我认识的一些企业家,我也劝说他们有机会去那个地方投资。

  主持人:我在跟您聊天的过程当中觉得有一点特别让我感动的就是,您的话语里面依然带着很浓的乡音,我们常说少小离家,老大回来,乡音未改,鬓毛催,其实今天这个这句诗体现在您身上非常的合适,我特别希望能在这样一个地方,您再回忆家乡的时候,能听到您演唱的家乡的《信天游》?

  张维迎:谢谢,如果我现在回到老家的话,我说的话不带任何洋腔,就是我们那儿说的洋腔,就是我说的和当地人的话完全一样。

  主持人:那您跟我们说一句吗?就是家乡的话?

  张维迎:北京光华管理学院欢迎您。

  主持人:很纯朴,很好听。那能给我们唱一段家乡的《信天游》吗?用地道的乡音来唱?

  张维迎:提起我家来家有名 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 四妹子爱上了三哥哥 他是我的心上人。

责编:西寻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