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9日19:30,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叶凤英、硕士生导师赵淑萍教授及两位网友嘉宾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广院电视系博士生杜友君和硕士生谭笑共同来到了《电视批判》演播室,继续与网友们探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视新闻”,并对央视即将推出的24小时新闻频道的产生背景、传播理念、具体栏目设置和央视对美伊战争的报道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另外两位教授还详尽介绍了国外及港台媒体的报道经验以及可供借鉴的运作方式,他们还对新闻人才的培养与造就、网友们关注的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在谈到现代电视新闻的传播理念时,叶凤英教授认为,首先要确立时效第一的概念,力求把新闻报道和事件的发生同步。国际新闻界说:电视改变了新闻的时效,把新闻的时效从今天的新闻今天报道转变为现在新闻现在报道。电视对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现场报道,正是体现了这种现在新闻现在报道的优势。其次,还要求把观众的参与、观众的需求、观众的满意度放在第一位,所以研究和了解受众是现在电视新闻在选题内容取向上的基础。
对于被许多网友关注的央视美伊战争的新闻报道,赵淑萍教授这样评价的:对这次美伊战争中,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报道确实有很多的突破。首先,采用了同步报道全方位直播的方式,在第一时间报道了两伊战争的爆发。对于硬性新闻事件来说,时效是第一位的,中央电视台做到了,这一点观众是比较满意的,此外,在形式上调动了各种报道方式,例如演播室专访、讨论、卫星电话连线、记者现场口头报道、多画面双视窗、流动的字幕、片头特写等等,使得这次报道做到了全方位立体化。
今晚的两位网友嘉宾也非常活跃,他们在与网友进行交流的同时,使得当晚的论坛气氛非常活跃。

开 场 白
【网络主持人:邢立双】各位网友大家晚上好,欢迎你们准时登录我们的《电视批判》论坛,我是网络主持人邢立双。今天来到网络演播室的两位专家是: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叶凤英老师和硕士生导师赵淑萍老师。与他们一块来的还有网友嘉宾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广播学院电视系博士生杜友君和广播学院电视系硕士生谭笑。我们欢迎他们的到来。今天他们就"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视新闻?"这个主题将和我们网友进行一次交流,希望大家多提问题。首先让他们来个开场白吧!
【特邀嘉宾:叶凤英】开场白: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够在网上和大家交流。
【特邀嘉宾:赵淑萍】开场白:各位网友,大家晚上好!非常高兴今天在CCTV.com和大家进行交流,我们可以围绕中国电视新闻节目改革进行网上的讨论,这个讨论可以围绕着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内容、报道方式、节目主持方式以及记者采访等等各个方面进行探讨。中国电视新闻发展的速度是惊人的,变化也是惊人的,各位网友通过电视新闻传播来了解世界,了解我们周围发生的新闻事件,可以说,电视新闻能够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为最重要的获得新闻的途径。这一点从最近的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中的报道得到非常有利的证实,在这次报道中,电视新闻传播的潜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开掘,电视的功能还有待于我们进行全方位的理解和研究。希望我们今天的交流能够成为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一次难得的机会,谢谢大家的参与!
【网友嘉宾:谭笑】开场白:大家好,我是谭笑。很高兴在这里跟大家聊聊。
【网友嘉宾:杜友君】大家好,我是杜友君,很高兴来到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