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旅游频道 > 中华旅游目的地精选-青城山 > 青城山首页 > 正文

四川青城山景区景点介绍

央视国际 2004年08月13日 17:51


  四川青城山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边缘都江堰风景区内,东距成都68公里,距都江堰仅10多公里。主峰老霄顶海拔1600米,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素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青城山分前、后山,前山是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部分,约15平方公里,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

  青城之幽素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1940年前后,当代国画大师张大千举家寓居青城山上清宫,他寻幽探胜,泼墨弄清彩,作品逾千幅,还篆刻图章一方,自号"青城客",六十年代,张大千在远隔重洋的巴西圣保罗画出巨幅《青城山全图》,供自己及家人卧游。晚年自云:"看山还故乡青","而今能画不能归",终身对故乡青城仙山充满着眷恋之情。

  青城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道教发源地之一。传说道教天师张道陵晚年显道于青城山,并在此羽化,此后,青城山成为天师道的祖山,全国各地历代天师均来青城山朝拜祖庭。

  青城山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山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其地质地貌独特,植被茂密,气候适宜,林木葱翠,层峦叠嶂, 曲径逶迤,古观藏趣。主要景点有:

  千年银杏

  天师洞殿前银杏阁侧,有一株千年古银杏树,传为东汉张天师亲手所植。李善济《银杏歌》赞颂它:

  古银杏歌 ——清·李善济

  天师洞前有银杏 罗列青城百八景

  玲珑高出白云溪 苍翠横铺孤鹤顶

  我来树下久盘桓 四面荫浓夏亦寒

  石碣仙踪今已渺 班荆聊当古人看

  故国从来艳乔木 况甘隐沦绝尘俗

  状如虬怒远飞扬 势如蠖屈时起伏

  姿如凤舞干云霄 气如龙蟠栖岩谷

  盘根错节几经秋 欲考年轮空踯躅

  黄帝问时已萌芽 明皇西幸满著花

  洞天窥款应八节 七十二候不用赊

  其下别有日月分精照 龙光万丈灿如霞

  我闻草木均有向日性 胡为钟乳倒悬相掩映

  又闻大块元气供吸收 胡为滋养千年尚未竟

  老干迄今独超群 山色犹封汉代云

  天仓三十六峰绵亘数百里

  千岩万壑尽儿孙 延年惟有林泉乐

  堪笑丈人观里牡丹号将军

  君不见 未央宫阙长生殿 栋梁都随沧海变

  建福宫

  建福宫修建于1888年,山门有著名书法家董寿平先生手书楹联及194年 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所题"建福宫"三个大字。建福宫有三重大殿:第一殿供奉着护法尊神王灵官及财神;第二殿供奉五岳丈人,内侧供奉慈航真人;后殿内有三尊神像:道教教主太上老君、东华帝君及全真派创立者王重阳祖师,东侧有观世音,西侧有傅圆天大师灵堂。

  金鞭岩

  岩石呈黄色赭色,一凹处有三石校排列,相传为赵公明藏金鞭处。这一路奇峰峭壁,千岩竞秀,万睿争艳,十分壮观。

  老君阁

  老君阁位于青城第一峰绝顶(即彭祖峰顶,或称高台山、老霄顶),海拔高一千六百多米。老君阁阁基宽四百平方米,共六层。下方上圆,寓意天圆地方;层有八角,以示八卦;外观呈塔形,顶接三圆宝,以昭天地人三才之意。老君阁造像,以徐悲鸿当年在青城的遗作《紫气东来》(老子跨青牛出关图)为蓝本,经许多学者、艺术家和鉴赏家精研,并由青城山道友绘制、塑造而成。老君像高十三米六,连牛身通高十六米。悉按古典建筑规范,用钢筋水泥浇铸,精铜包里,金光炫目,栩栩如生。自古及今,绝无仅有,乃融老子为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及古老朴素唯物辩证相对论者之道教祖师光辉造像。

  龙隐峡栈道

  金娃娃沱上行便到龙隐峡,两山对峙,相距咫尺,下面涧深水急。深涧上是龙隐峡栈道,斗折蛇行。栈道以沟底巨石为立柱。横梁以滚木相连,上铺木板。栈道有的地方也以水泥塑成原木模样,已长满青苔,真假不辨了。青城山的景致最讲究的是一个自然,随意参差散列无需雕饰,即便有一点人工,也尽量淡化了斧凿的痕迹。人的小机巧实在不能与自然的大智慧相论。

  掷笔槽

  亦称“涮笔槽”,裂槽从岩顶直到山足,深约70米,宽约18米,两岩断裂,下临深谷,古代以木飞架其间,令人心颤目眩,后依岩凿壁成通道,旁置石栏。到此,头顶丹岩,俯瞰深谷,景色奇险,名为偏桥。《蜀中名胜记》引《五岳真形图》云:"龙桥处,二山相去百余步,峰峦急竦相对……两边悬岩,俯临不测。山旁有誓石,天师张道陵与鬼兵为誓"。喝令魔王不得再为害百姓,朱笔画山,笔迹成槽,留下奇观。

  月城湖

  月城湖坐落在丈人峰和青龙岗之间,丈人峰下的鬼城山,又名月城山,湖因山得名。早先源出高台山的清溪,在这里进入开阔的山间谷地,时有漫溢。1985年新筑拦水坝,宽20余米,高10余米,形成水面约24000平方米的山间小湖。

  园明宫

  道教宫观。因供奉圆明道母天尊而得名。始建不详,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重建,称清虚观。明末毁于兵火。清咸丰九年(1859年)重建。后有增饰。1987年—1992年新建灵祖亭和客房。主要殿宇有灵祖殿、斗姆殿等。内有清碑2通,记叙沿革历史。

  朝阳洞

  在混元顶北岩间,传为宁封真君栖真之所。《舆地纪胜》:"宁先生洞 在龙宫山后石室中。昔先生居此洞,黄帝诣而师之。"又云:"龙宫在上清 宫西南,崖穴可容千人。"王文才《青城山志》:"唯大朝阳洞方足当之。" 朝阳洞为大小二洞,相距五米,大者洞深24.2米,宽32.13米。高4.36米。民国年间洞内建有单檐殿宇,徐悲鸿为之撰联,现存。小者洞深5.3米,宽11米,高3.2米,内有黄云鸽等名人题记。这里,苍岩壁立,乌道盘迂,老藤古树,奇峰怪石,常没于山岚雾障之中,唯洞口豁然开朗,每逢晴霁,旭日东升时,岩壁金光灿烂,象撒了一层碎金;俯视平原,田园村舍历历在目。

  曲径通幽

  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

  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

  ——杜甫

  上清宫

  道教宫观,青城山位置最高的道观。晋代始建,后废,唐玄宗时重建,五代王衍时再建,明末毁。现存观宇为清同治八年(1869年)至民国年间陆续重建。大殿祭祀三清。同有传为麻姑浴丹处的麻姑池、八卦鸳鸯井、楠木刻板《道德经》全文等。宫左玉皇坪是前蜀王衍行宫所在地。

  天然图画

  位于建福宫与天师洞之间,海拔893米,两峰夹峙。游人至此,可见亭阁矗立于苍崖立壁、绿阴浓翠之间,如置身画中。亭阁后是常有丹鹤成群,唳于山间的驻鹤庄;右有横石卧于两山之间的悬崖上,被称为"天仙桥",传为仙人聚会游戏处。

  天师洞

  四川省著名宫观,全国道教重点宫观,青城山道教协会所在地,又称古常道观。在青城山腰第三混元顶崖间。初名延庆观,隋大业年间(605年—618年)始建,唐改称常道观。宋改名昭庆观,或称黄帝祠。观后天师洞传为张道陵修炼处。唐孙思邈,杜光庭相继来修道。现存建筑清康熙年间由住持陈清觉主持重建,1920年—1939年经彭椿仙改建而成。主要建筑有山门、青龙殿、白虎殿、三清大殿、古贡帝祠、三皇殿、天师洞府等,是青城山最大宫观。三清殿为主殿,一楼一底,楼上为无极殿,楼下殿内有须弥座彩塑三清造像,殿正中悬挂康熙皇帝手书“丹台碧洞”匾额。三皇殿内有伏羲、神农、轩辕三皇石刻造像各一尊,通高90厘米,唐朝开元十一年(723年)刻。神座前立有“大唐开元神武皇帝揽书”碑,碑本四面刻文,正面刻“唐开元十二年(724年)玄宗手诏”,碑阴刻益州长史张敬忠的上表,该碑记载了唐代佛、道之争:开元初飞赴寺僧夺常道观为寺,唐开元十二年(724年)玄宗下诏观还道家,内有一棵千年银杏,传为东汉张道陵植。天师洞同有石刻张天师像及清代续塑的30代天师张继先像,观周围有降魔石、掷笔槽等遗迹。大殿和唐碑1980年公布为第一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五洞天

  五洞天位于朝阳洞到常道观之间的路上,是青城山又一幽静去处。

  机构名称:四川成都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电 话:028-87288159

  网 址:http://www.qcs.cn

  电子邮件: glj@qcs.cn

(编辑:青朴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