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旅游频道 > 滇西藏南行记 > 首页 > 正文

滇西藏南行记·丽江记事

央视国际 2004年12月14日 15:51

  旅途是这样开始的。

  8月18日,报社为我做了一个简短的欢送仪式,然后送我去车站。我将从车站离开烟台,前往青岛。离开的时候是上午,阳光很好。在这样的上午,报社的副总编辑在我将要上车的时候,一次又一次地嘱咐,一定要小心、一定要小心;一旦有困难、有危险,一定要回来;稿子宁愿不做,也不能冒险……

  我知道他的担心。毕竟这不是条安全的路。

  离开的时候心情是很复杂的。我也不知道,将要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离开的时候,电话告诉父母。妈妈接的电话,电话那边的她很平静,只是告诉我,小心点,既然是工作,那就去吧。

  对于父母的理解与支持,我不知道怎么表达。我想,平安回来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父母的理解,给了我很大的力量、勇气和信心。

  到达青岛后,奥索卡户外用品专卖店的老板李先生开车去接我,并把我剩下的装备都备好,等我过去取。说起装备,我觉得还是应该罗嗦一下。我装备的准备是很不充分的。由于行程一直没有确定,我一直没有大批量地购买硬装备。近半年的时间,我一直在准备沿途的资料。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朋友孙女士,和在网络上相识的吴女士,她们在我走这条线路之前曾经到过这里。孙女士曾经到过福贡,而吴女士则是走完了茶马古道的全程。她们在我准备资料期间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感谢她们。

  从我知道我能走的那一刻起,到我离开,只有3天的时间。只有3天,而我要准备所有的装备、干粮和药品。我开始在烟台疯狂地采购,大多数的装备还是电话告诉了奥索卡的李先生,让他帮我准备。

  18日中午到的青岛。装备都带好,他们为我送行。我的装备基本上全是奥索卡的,价格很高,但是我觉得还是很值得。装备是用来保命的,在关键时刻,这些装备还是经受住了考验。

  19日清晨,阳光洒到飞机上的时候,我登机,终点是昆明。

  昆明,传说中的城市。很多朋友在这座四季如春的城市里生活。

  短暂的停留。没到昆明市区我就踏上了前往丽江的车。上了所谓的豪华大巴以后我开始后悔。车很脏,速度很慢。司机说10个小时就可以到达,结果走了12个小时。车票的价格也有些高,150元。加上下午下了点雨,这使本来就不好的路程开始更加糟糕。一路上遇到多起车祸。我开始有些害怕起来。夜晚,汽车开的很慢,车里本来就不多的人开始熟睡。在我身边坐的一对母女开始抱怨,抱怨选择了汽车,或许她们真的应该坐飞机进来。

  到丽江的时候是凌晨1点。小雨依旧在下,丝毫没有要停的意思。小雨中的古城格外地安静,走在干净的石板路上,能听见清脆的流水声。声音非常悦耳,可以触动心灵。

  先住在阳光客栈,后来搬到高客客栈。

  高客的老板杨伯人很好,性情也很温和。在我在丽江的日子,他给了我很多的帮助。每天早晨9点左右,杨伯总会轻轻敲开我的房门,告诉我,应该吃饭了。杨伯家的客人大多都是回头客,我在的时候这里有一个住了1个多月了的大姐,一个湖北日报的记者,还有一对法国的情侣。互相不熟悉的我们,在这个小小的院子里相处的格外融洽。3天以后,我由于工作的关系,必须离开。在我离开之前的一天,客栈里的这些相处仅仅几天的朋友设宴相送,感觉很温暖。

  住进高客后,我的采访也有了些眉目。我决定改变来这里之前做好的采访计划,放弃原来准备的东西,决定写丽江的百岁老人和写过《茶马古道》一书的宣绍武先生。丽江老人很多,但是要真的去找百岁老人确实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我忙碌了半天,一直没有找到采访对象。我开始向杨伯求救。杨伯很热情地带我去找他的姨妈。

  杨伯的姨妈和木生老人今年90多岁了,这么多年以来,一直没有离开丽江。她生活的庭院保存得极为完好,整个院子有150年以上的历史。老人耳朵有点聋,但是说起话来,思路非常清晰。

  她一直生活在丽江,见证了丽江近几十年的变化。说起丽江的变化,老人说现在生活是比以前好多了,但是她却一直高兴不起来,有时候会很伤心。1976年大地震之前,这里一切都很平静,人们按照纳西族几百年来的生活方式宁静地生活。在纳西,男人生活得轻松些,相比较而言,女人却一直在忙农活和家务。以前农忙时节外,她靠织布赚钱补贴家用。一天天,人们就这样地过着,并没有太多的波澜。没事的时候就坐在大树底下聊天,或者靠在屋子一角晒太阳。

  大地震以后,丽江这一地方开始被世人所熟知,21年后,也就是1996年,丽江被联合国世界遗产保护组织评为世界人类共同遗产,这里的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外来人口急剧增多,商店开满了整个古城。“现在的丽江已经不是以前了,再过几年我都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老人轻声地叹息着说,“现在丽江古城里的人,基本上都是外地人,本地人都已经搬到新城了。”

  说到这里,老人起身要去参加每天中午在丽江古城中心进行的“打跳(跳舞)”。我跟随老人来到古城中心,老人年龄大了,已经跳不起来。就坐在广场边的椅子上,在温暖的阳光下,看着欢快地跳舞的人们,安详地笑了。

下一页>>
第1页
(编辑:青朴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