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孙道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葬礼可能在明年1月3日

 

CCTV.com  2007年12月29日 16:23  来源:东方早报  

孙道临


    孙道临,1921年生于北京。1938年考入燕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40年代正式开始演员生涯。新中国成立后,他加入上影厂继续从事表演创作,并加入导演行列。他也痴迷越剧,并得张瑞芳的从中撮合,在1960年代和越剧演员王文娟喜结良缘。1980年代,夫妻两人携手合作,把越剧《孟丽君》搬到荧屏上且好评如潮。

  还差几天就将告别2007年,但昨天,一位中国电影史上重要的表演艺术家却提前与我们告别了。昨天上午8时59分,曾塑造了《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李侠等一系列经典形象的老电影人孙道临,在上海华东医院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86岁。

   突发心脏病去世

  “永别了,同志们,我想念你们!”这句孙老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所说的经典台词仿佛还回荡在一代中国影迷的心中,但孙道临却突然永远和我们再见了!据华东医院相关人士介绍,孙道临在昨天上午去世时身边没有亲属。在去世前的几个月,他刚刚做过一次胆结石手术。孙道临的女儿孙庆元说,这些日子,孙老的身体恢复得还是可以的。也因此,家人并没有日夜陪伴在旁。然而昨天一早,因为突发的“室颤”(心脏病的一种),孙道临等不及家人赶到医院就撒手人寰了。与孙老相濡以沫40多年的妻子王文娟在孙老去世的时候,还在外地进行一场慈善演出,接到电话时,她说自己都不敢相信。据说,孙道临在最后日子里唯一清楚认识的人就是他的太太王文娟。昨日去孙道临家中悼念的秦怡不无感伤地说:“他不应该这个时候走,他刚刚做完胆结石手术,一定不是死在这个病上的……”

  在大批记者赶到医院的时候,孙老的遗体正在家人的护送下运往太平间。98岁的上海籍老导演汤晓丹,从华东医院的病房“走”了出来,这位《渡江侦察记》的导演要来送一送自己当年钦点的男主角。让人无限唏嘘的是,一年多前,《渡江侦察记》的“情报处长”陈述(陈述吧)逝世时,孙道临还曾坐着轮椅前往追悼会现场。似乎,那也是孙道临最后一次在公众场合亮相。

  曾想拍摄《三国演义》

  孙道临这个名字对于中国电影界而言,绝对有着泰山北斗的地位。在1995年,世界电影百年、中国电影90周年的纪念活动上,孙道临被授予中国世纪男演员的称号。

  1921年,孙道临生于北京。在上大学遇到黄宗江之前,他的兴趣爱好都是在创作诗歌上。如果说1939年在学校里与黄宗江一起表演话剧《雷雨》还只是玩票,那1948年从北京来到上海加盟金山导演开办的清华影业公司,才真正是孙道临电影事业的开始。

  拍摄于1949年的《乌鸦与麻雀》,是孙道临演艺生涯中成功的第一步。他在片中传神演绎的华先生,为他赢得了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一等奖。之后,孙道临又在《永不消逝的电波》中饰演李侠,在《早春二月》中出演萧涧秋,在《家》中饰演觉新,在《渡江侦察记》中饰演李连长……一系列传神的人物形象,让孙道临成为中国最优秀的男演员之一。进入上世纪80年代,孙道临不再甘心只是一个“演员”。他先后自编自导自演了《非常大总统》和《雷雨》。1992年,孙道临又根据肖复兴的小说改编导演了影片《继母》(继母吧)。

  如果不是因为三叉神经患病导致记忆衰退,在中国电影百年诞辰的2005年,年逾84岁的孙道临还不愿意离开电影这个舞台。2001年,80岁高龄的孙道临导演了他的最后一部电影《詹天佑》,该片当年赢得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奖。当时,孙道临还坚持《詹天佑》不会是自己的最后一部电影,因为他还想拍《三国演义》,“中国人不能把《三国》搬上银幕是电影人的耻辱。”为此,孙道临成立了上海华夏影业公司,担任艺术总监,花费十年时间筹备拍摄。他还曾计划到四川成都取景拍摄,为找投资费劲周折。

  一生为电影而活

  因为生病,近两年孙道临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医院度过。虽然曾被外界传过一次病危,但实际上他的身体状况一直还算稳定。去年,他还曾跑到90岁的张瑞芳家中,像个孩子似的吵着要再演戏。

  昨日在华东医院,记者们看到的是一幕幕的伤感。98岁的老导演汤晓丹流着泪说:“道临,你是不会走的啊!”在送孙道临的遗体前往太平间的路上,女儿孙庆元已经哭得无力,瘫倒在亲人的肩膀上。而孙道临的夫人王文娟因为伤心过度,还不得不靠吸氧保持清醒。

  在下午时分回到家中后,王文娟也一直躺卧在自己的房间中不愿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只有稍稍平复情绪的女儿孙庆元代表家属对记者说了几句:“我父亲一生都勤勤恳恳,最后几天都一直想着拍戏,他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他一生为电影而活,是个非常执著的人,对人很善良,父亲的心愿就是为大家拍好的电影。他一辈子都没有好好睡过觉,这段住院的时间里他终于可以好好睡了,以后他也可以安眠了。”

  截至记者发稿时,孙道临的治丧委员会还没有正式发布任何纪念信息。而据早报记者了解,孙道临的葬礼可能会安排在明年1月3日。

  缅怀:他是一代人的观影记忆

  张瑞芳(著名表演艺术家):我很难过,也很沉痛……(叹了一口气)这样的状况下,我没办法接受采访。

  谢铁骊(《早春二月》导演):我记得最后一次见他是2005年电影百年的颁奖活动上,当时孙道临已经要靠轮椅行动了,但领奖时还是坚持自己走上台去。他还能认得我,但记忆力已经大幅衰退了,所以我们没怎么交谈。如果说起当年我们一起合作《早春二月》,那有意思的事情就多了。那时候,孙道临已经是大明星,而我还是一个年轻导演,但他毫无明星架子,对人很随和,甚至还开玩笑说,“我太熟悉片中萧涧秋生活的年代,一部电影拍下来我也成了一个萧涧秋。”

  贾樟柯(第六代导演):我是今天中午收到的短信,得知这个消息,当时我非常震惊。从小看着孙道临主演的影片长大,如《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对他在银幕上塑造的一个个英雄形象印象非常深刻,对此事我感到非常悲痛,他的辞世是电影界的一大损失。

  向梅(著名表演艺术家):我和孙老师没有合作过,但1962年孙道临出任上影演员剧团副团长的时候,曾给我们上过很多专业课,那时我才25岁。印象中的孙道临是个非常受青年演员喜爱的老前辈,很有学问,对工作特别认真负责。他主演的作品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渡江侦察记》、《永不消逝的电波》和《早春二月》。我觉得孙道临塑造的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形象特别有魅力。李亦中(上海交通大学电影系主任,电影评论家):孙道临构成一代人的观影记忆,难得高学历的演员,上镜有书卷气。和他常见面但谈不上深入交往,我父亲桑弧导演文献纪录片《蔡元培》时,邀他出镜主持很到位。他给我的印象是严谨深沉的,他很关心高校影视教育,我两次上门邀请他讲学,他都乐意支持。

  最后一次电视采访:“你们认识的孙道临已经没了”

  2006年,曹可凡在孙道临的家中对他进行了一次专访,那或许也是孙道临的最后一次电视采访。据曹可凡介绍,当时孙道临很坦白地跟他说,自己的记忆就剩下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那点儿了,“你们认识的孙道临已经没了。”本档节目将会在明年1月6日播出。

  关于做演员

  曹可凡(以下简称曹):黄宗江先生写了一本《大团圆》让你演了,正是这个戏促使你正式下海成为一个职业的演员。

  孙道临(以下简称孙):对,导演金山那个时候开了一个清华影业公司,把我招进去了,对我很欣赏。

  曹:大家对你真正产生浓厚兴趣,留下深刻印象,还是《乌鸦与麻雀》里面你演的华先生。

  孙:好像是这样。当时导演———郑君里———对他蛮崇拜的,到现在我虽然记性不好了,可能这个东西我还不忘,拍戏的时候他是非常小心的,比如说,准备开始,开始演了以后看,看完以后,沉默之后想半天,pass,他非常认真的。

  曹:通常来说孙道临总是演一些文弱书生,其实你在这一生的演艺生涯中演了不少军人,可能最突出的一个角色就是《渡江侦察记》里面的李连长……孙:是的。当时我也非常着急,我说怎么办呢,我说不行啊,军队的生活也不多……我说我这个人到底能像一个军人吗?我都没多大的自信。陈述不是我好朋友吗,我就说,你给我画一画,你到我家里,把我这个人画成一个军人,让我看一看像不像。他也真的跑到我这儿来了,看着我就画,画了以后我说,哎,还可以,做一个连长还可以。

  关于王文娟

  曹:我今年春节前到你家,跟王文娟老师在谈《红楼梦》的时候,你说了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你跟王老师说,你有今天的成就,不是靠你自己,是靠了很多人帮助你才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孙:这是真话……不一定因为我给她什么,我实际上没给她什么,她自己也做了很大的努力。

  曹:您还记得当时跟文娟老师结婚,文娟老师说他们当时正在拍这个《红楼梦》,岑范说最后一场这个黛玉焚稿没有拍完,说不能让她去,因为跟您新婚燕尔太幸福了,这个最后焚稿那场戏那种悲苦演不出来。当时你去他们棚里看他们拍这个《红楼梦》吗?孙:我去,去得很少。一般她工作的时候我不喜欢多去打搅她。

  曹:你觉得您跟文娟老师你们走到一块儿,这种共同点是什么,您当时喜欢她哪点?

  孙:我主要就是觉得她非常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非常认真,而且确实也是在困难里头走出来,从困难里头出来,在她那个周围里头也不容易。


 

责编:周静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