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平步青云的少帅

 

CCTV.com  2007年12月10日 17:10  来源:北方网  

    张学良出身特殊,少年得志,平步青云:19岁就授上校、20岁荣升陆军少将、25岁晋升中将、28岁就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30岁出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34岁授陆军一级上将,是名副其实的少帅。他与世纪同龄,经历了中国近代社会最动乱时期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与他直接有关的就有九·一八事变、东北易帜、武装调停中原大战和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他是百年沧桑的见证人,其功过是非一直为世人关注、学者研究。有关他的论文、专著、影视作品之多,在近代爱国将领中可称之最。由于受家庭出身、地域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其经历曲折、坎坷而又极富传奇。他一贯主“和平统一,息争御侮”,“为了救国救民的目的,放弃了一切,牺牲了自己”,身陷囹圄,无怨无悔,淡泊荣利,为国筹思,即便信奉耶稣,仍不改爱国初衷,深得人民景仰。他的《谒延平祠旧作》:“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人版图。”以歌颂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丰功伟绩,抒发其主张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反对把台湾从祖国分离出去的爱国主义情怀。1990年为纪念张学良将军九十华诞,赵一获撰写了《张学良是怎样的一个人》,文称:“张学良是一个非常爱他的国家和他的同胞的人。他诚实而认真,从不欺骗人,而是对自己作的事情负责,绝不推诿。他原来是希望学医救人,但事与愿违,……他之参加内战,不是为名,不是为利,也不是为争地盘。他开始时是遵行父亲的意愿,后来是服从中央的命令,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不断的压迫和无限的要求,暴露了它侵略中国的野心,亦更激起他的抗日情绪。他不想看到自己的国家灭亡,人民被奴役,但是单靠东北自己的力量,是不能抵抗日本的侵略,所以在皇姑屯,他的父亲被日本谋杀后,他就放弃他的地位与权力,毅然易帜与中央合作,使国家能统一,希望全国能团结起来,一致抗日。”“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占领了东北,他就不忍再看到自己的同胞互相残杀,削减国家的抗日力量,所以他就主张停止内战,团结抗日。”早在1934年他就提出:“实在的,共也好,不共也好,红也好,白也好,最要紧的是先把国家弄好,使自己的国家能在世界上与各国共存。”“凡属中国人,无论其共产党、国民党、第三党(即农工民主党),或其他任何党派,果自命为爱国者,均应在拯救中国之唯一动机中摈弃一切歧见,联合一致,共救危亡。此乃救国之唯一途经,若仍萎靡不振,由命听天;内战频仍,政争不息,则中国前途必无希望矣。”“他并不爱那一党,亦不爱那一派,他所爱的就是他的国家和他的同胞,因此,任何对国家有益的事,他就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去作”1936年12月12日,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张学良与杨虎城不顾集团利益和自己的身家性命,力挽狂澜,发动“兵谏”,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实现全国抗战,为我国获取近百年来第一次反侵略战争(即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功在国家、功在民族,被周恩来誉为千古功臣、民族英雄。

 

精彩热点:
 
 
 
 
 
 

责编:谈铮

1/1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