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剧频道 > 《施琅大将军》 > 正文

台湾历史故事 施琅篇

  台湾弃留引发争议 施琅力主保留台湾

  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位威震海疆的独眼将军,他就是率军讨平台湾郑氏集团,实现中国大一统的施琅。今天请听由毕福臣编写、———播讲的《台湾历史故事》施琅篇第八集:台湾弃留引发争议,施琅力主保留台湾。

  上一集讲到,清康熙二十二年,就是1683年,阴历八月十三日,施琅率领大军从澎湖前往台湾,接受郑氏集团的正式归降,实现了他讨平台湾的夙愿,并使中国形成了大一统的局面。施琅在台湾善待郑氏集团的官兵,并且亲祭郑成功亡灵。施琅在处理完善后工作以后,于十一月二十七日,班师回到厦门。因为,他最关心的有关台湾的去留问题,急待他和姚启圣等三人讨论。

  话说清康熙二十二年阴历十一月二十七日,施琅回到厦门那一天,岸边挤满了清军官兵和百姓,人们都要争睹这位威震海疆的大将军。当施琅缓步走下战舰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吴启爵和常在手捧着康熙皇帝亲赏给施琅的龙袍跪在岸边,此时,施琅这位六十三岁的老人面对此景,已是热泪盈眶,他的心里感到无限的慰籍。随着施琅面对龙袍叩头谢恩,岸上响起山呼海啸般的“吾皇万岁!万万岁!”,的欢呼声。

  施琅在厦门仅停留三天,于十二月初一日,便急急忙忙赶往福州,他要与姚启圣等三人讨论有关台湾的弃留问题。当时,施琅还不知道康熙皇帝之所以把这个问题,交给他们四个人讨论是有原因的,那就是从康熙到朝里的大臣们多数对台湾地位的重要性认识都还不足。康熙皇帝就曾说过:“海贼疥癣之疾,台湾仅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在康熙看来最重要的是能讨平郑氏集团,使东南沿海不再受其骚扰。京城里不少人也都这么看这个问题,“台湾削平之后,持议者莫不曰,此一荒壤无用之地耳,去之可也”。连当年极力向康熙皇上保奏施琅出征挂帅,收复台湾的内阁大学士李光地,在康熙皇上征询他的意见时,起初也主张放弃台湾。他说:“台湾隔在大洋以外,声息也不通,小有事则不相救。使人冒不测之险,为其地之官,亦殊不情”,主张“应弃”。这种情况正是施琅原来最担心的,他已经意识到自己过去历次上疏,关于台湾地位重要性的说明,并没能引起朝廷足够的重视。好在这一问题还没有定案,康熙皇帝即然传下“台湾应弃应守,侔郑克塽等率众登岸,令侍郎苏拜与该督、抚、提督会同酌议具奏”。就是说这一问题还有转机,现在郑克塽等人不但已经登岸,而且陆续被解往京城,所以施琅要急于赶往福州,以便与侍郎苏拜、总督姚启圣、巡抚金鋐三人,共同讨论台湾的弃留问题,以便再报康熙皇帝裁决。

  康熙指定讨论台湾弃留问题的这四个人中,无疑施琅是最有发言权的,他不但率军讨平了台湾,而且在台湾停留了一百多天,实地考察了台湾南北各地。施琅到福州后立即分别拜访其他三个人。

  令他想不到的是总督府里挂起黑纱,挽幛高悬,总督姚启圣已于昨天刚刚作古。本来姚启圣作为清廷在福建的最高长官,对施琅征台的策略两人虽然有不一样的看法,但在施琅出兵以后,他在后勤保障方面,以及后来安排郑氏官员的善后工作中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对施琅成功收取台湾也是倍加赞扬,在给朝廷的奏疏中他写到:施琅“六月渡海,深入不毛,提臣施实为人所不敢为;而身亲行阵督战带伤,提臣施实又为人之所不肯为┄┄六十年巨寇一旦平定,外域悉附版图,海国克奏肤功,提臣之勋,真莫大焉”。可见,姚启圣算得上是一位不计前嫌的正人君子,对施琅一举讨平台湾,也是佩服得很。而且他对台湾地位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和施琅一样是坚决主张留台的。他在清康熙二十二年八月十七日,就上疏说:“今幸克取台湾矣,若弃而不守,势必仍作贼巢,旷日持久之后,万一蔓延再如郑贼者,不又大费天心乎?┄┄况台湾广土众民,户口十数万,岁出钱粮似乎足资一镇一县之用,亦不必多费国帑,此天之所以为皇上广舆图而大一统也,似未敢轻言弃置也”。不料,姚启圣接二连三的上疏反而引起了康熙皇上的反感,九月初九日,他说:“朕观姚启圣近来行事颇多虚妄,当施琅进兵时,不及时接济军需,每事掣肘,所造战船,徒费钱粮,多不堪用。┄┄而奏内妄自夸张,称臣与提臣如何调度。明系沽名市恩,殊为不合。各本皆不准行”。大学士明珠等人乘机奏曰:“姚启圣乃一好事夸诞之人,诚如圣鉴”。十月十一日,在大朝上讨论姚启圣《优叙难安事本》的时侯,康熙再一次当着大臣的面指责姚启圣,他说:“姚启圣并未渡海进剿,今见台湾归顺,海寇荡平,妄言曾保举施琅,饰为无益虚辞,明欲以施功绩攘为己有也”。明珠等人也符合说:“姚启圣并无功绩,乃言以己之功让与施琅,是即欲以施琅之功归于己耳”。康熙并决定“姚启圣前有议叙之旨,应停止”。就这样不仅把姚启圣的所有功劳全都磨杀了,而且落得个无功有过。难怪过去人们常说:“伴君如伴虎”。康熙皇帝是历史上的一位明君,但在对待姚启圣这件事上似乎是作的太过分了,对姚启圣有欠公平。而姚启圣在得知这一切以后,本以疾病缠身的他,如雷灌顶,心灰意冷,一连几天昏迷不醒,终于一命无乎。面对姚启圣的亡灵,施琅长跪不起,想起姚启圣十几年前就向康熙皇上首推自己挂帅征台,在自己重任福建水师提督后,两人对征台战略虽有不同,但大军出征以后姚启圣坐镇厦门,为保障粮饷、舰船、兵员也算是尽心尽力了,即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为了保留台湾,他也是屡屡上奏,尽然落得如此下场。施琅不觉悲从中来,老泪横飞。直到在众人的苦苦相劝下这才走出总督府。

  第二天,施琅又去拜访侍郎苏拜和巡抚金鋐。侍郎苏拜于这一年七月二十八日才离京赴闽,原本是奉康熙御旨到福建为征台大军筹措粮饷的,他对台湾的情况也不甚了解。而金鋐也是于这一年三月十四日,才被任命为福建巡抚,他一到福建上任后,既连连向朝廷上本,参奏当地官员之不当,结果反遭康熙皇帝不满,康熙对人说:“其入境既参,无非欲属员畏己之意,积习相沿,殊为未当,尔等识之”。金鋐本想“新官上任三把火”不料想遭到朝廷冷落和下属的冷眼,自感处境不妙,在台湾弃留问题上自然不愿出头。结果,在礼部右侍郎苏拜主持会议讨论这一问题时,尽管施琅“谆谆极道,难尽其词”,但两人因为未到过台湾,在讨论这一问题时,都是吱吱吾吾,“以留恐无益,弃虞有害,各议不一”,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迫不得已,施琅于清康熙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经过仔细酝酿,单独向朝廷上了著名非《恭陈台湾弃留疏》。

  施琅的《恭陈台湾弃留疏》,是他在朝廷一片弃台声中,经过深思熟虑写成的,今天读来仍不失为一篇有关台湾重要战略地位的最精辟的论述,是一篇重要的历史文献。

  施琅的《恭陈台湾弃留疏》共约两千余字,论述极为精辟,大体包括了四方面的内容:首先,施琅指出了台湾的重要战略地位,将台湾纳入中国版图的重大意义。他回顾此前六十余年的历史,指出早有内地汉族人口移居台湾。他写到“台湾一地,原属外化,土番杂处,未入版图也。然其时中国之民潜至,:生聚于其间者,已不下万人。郑芝龙为海寇时,以为巢穴。及崇祯元年,郑芝龙就抚,将此地税与红毛互市之所。红毛遂联络土番,招纳内地人民,成一海外之国,渐作边患。至顺治十八年,为海逆郑成功所攻破,盘踞其地,纠集亡命,挟诱土番,荼毒海疆,窥伺南北,侵犯江浙。传及其孙克塽,六十余年,无时不仰廑宸衷。”接着他指出:“台湾地方,北连吴会,南接粤峤,延袤数千里,山川峻峭,港道纡回,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廖寥数语,就把台湾重要的战略地位说的清清楚楚,而把台湾在我国海防上的重要性提到如此的高度,在历史上施琅也是第一人。

  施琅又以身临其境的实地考察为依据,指出:“臣奉旨征讨,亲历其地,备见野沃土膏,物产利溥,耕桑并耦,鱼盐滋生。满山皆属茂树,遍处俱植修竹,硫磺、水藤、糖蔗、鹿皮以及一切日用之需,无所不有。向之所少者布帛耳,兹则木棉盛出,经织不乏。且舟帆四达,丝缕踵至,饬禁虽严,终难杜绝。实肥饶之区,险阻之域。逆贼乃一旦凛天威,怀圣德,纳土归命。此诚天以未辟之方舆,资皇上东南之保障,永绝边海之祸患,岂人力所能致?”十分具体的陈述了台湾的富饶,有无限的发展前景和将台湾纳入版图的重要意义。

  施琅的《恭陈台湾弃留疏》第二方面的内容是,论述了弃台不守的严重后果。他认为:“夫地方既入版图,土番、人民均属赤子。善后之计,尤宜周详”。因此,如果对台湾轻率的弃而不守,势将产生严重后果。施琅指出:“此地若弃为荒陬,复置度外,则今台湾人居稠密,户口繁息,农工商贾,各遂其生,一行徒弃,安土重迁,失业流离,殊费经营,实非常策”。不仅如此,这样一来“以有限之船,渡无限之民,非阅数年,难以报峻。使渡载不尽,苟且塞责,则该地之深山穷谷,窜伏潜匿者,实繁有徒,和同土番,从而啸聚。假以内地之逃军闪民,急则走险,纠党为崇,造舟制器,剽掠滨海。此所谓借寇兵而赉盗粮,固昭然较著者”。他这是从国内方面来说明弃台不守,将可能产生的种种不利后果。

  施琅还从国外侵略势力,即当时的荷兰殖民者对台湾的垂涎,论述了弃台不守可能产生的另外一个严重后果。他在奏疏写到;“此地原为红毛住处,无时不在涎贪,亦必乘隙以图。一为红毛所有,则彼性狡黠,所到之处,善能蛊惑人心。重以夹板船只,精壮坚大,从来乃海外所不敌。未有土地可以托足,尚无伎俩。若以此既得数千里之膏腴,复付依泊,必合党伙,窃窥边场,迫近门庭。此乃种祸后来,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虞,至时复勤师远征,两涉大洋,波涛不测,恐未易再建成效”。施琅这位63岁的老人,以前车之鉴,把弃台不守将产生的两大隐患分析的一清二楚,让人叹服。

  施琅的《恭陈台湾弃留疏》第三方面的内容是,建议朝廷驻军台、澎,设官治理。施琅一向视台湾、澎湖为一体。他极力反对弃台,也不赞成弃台守澎的意见。他认为“若仅守澎湖,而弃台湾,则澎湖孤悬汪洋之中,土地单薄,界于台湾,远隔金厦,岂不受制于而能一朝居哉?是守台湾则所以固澎湖”,主张“台湾、澎湖,一守兼之,各相犄角,声气相通,应援易及,可以宁息”。接着他以历史的见证者,用战略家的眼光,以史为鉴,严肃地指出;“昔日郑逆所以得负抗逋殊者,以台湾为老巢,以澎湖为门户,四通八达,游移肆虐,任其所之”。施琅有从反面论述了留澎湖必留台湾的道理。

  为了防守台澎,他在奏疏中还提出了具体方案,即在“台湾设总兵一员,水师副将一员,陆师参将二员,兵八千名;澎湖设水师副将一员,兵二千名。通共计兵一万名,足以固守,又无添兵增饷之费。其防守总兵、副、参、游等官,定以三年或二年转升内地,无致久任,永为成例”。他连驻军与当地人民的关系也有所考虑,施琅在奏疏中说;“当此地方初辟,该地正赋、杂饷,殊宜蠲豁。见在一万之兵食,权行全给。三年后开征,可以佐需。抑亦寓兵于农,亦能济用,可以减省,无庸尽资内地之转输也”。施琅因为亲临过台湾,并考察过南北两路,所以他的这些设想,可以说是思虑周详,为清廷治理台湾筹划了一幅兰图。

  施琅的《恭陈台湾弃留疏》第四方面的内容是重申台湾断不可弃的道理,也可以说是全疏一个精彩的总结。他指出;“盖筹天下之形势,必求万全。台湾一地,虽属外岛,实关四省之要害。勿谓彼中耕种,尤能少资兵食,固当议留。即为不毛荒壤,必藉内地挽运,亦断断乎其不可弃”。他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放弃台湾。施琅还结合清顺治十八年以来,“画迁五省边地以避寇患”,所酿成的积弊,毫无顾忌的尖锐指出:“如我朝兵力,比于前代,何等强盛。当时封疆大臣,无经国远猷,矢志图贼。狃于目前苟安为计,画迁五省边地以避寇患,致贼势愈炽而民生颠沛。往事不臧,祸延至今,重遣朝廷宵旰之忧”。最后,施琅在关系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的台湾弃留问题上,斩钉截铁般地得出结论:那就是台湾“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充分体现了他的远见卓识。

  施琅的《恭陈台湾弃留疏》以力主固守台湾为宗旨,层层剖析,陈以厉害,晓之以理,通篇充满了维护国家一统的爱国情怀和远见卓识。

  施琅的《恭陈台湾弃留疏》于第二年初送达朝廷,这一问题开始引起康熙皇帝的重视。清康熙二十三年,就是1684年,正月二十一日,在大朝上,康熙皇帝就施琅的《恭陈台湾弃留疏》问群臣:“尔等意见如何?”大学士李霨等出班奏到;“据提督施琅奏云,台湾有地数千里,人民十万,弃之必为外国所踞,奸宄之徒,窜匿其中,亦未可料。臣以为守之便”。康熙皇上说;“台湾弃取,所关甚大。镇守之官,三年一易,亦非至当之策。若徒其人民,又恐失所。弃而不守,尤为不可尔等可会同议政王大臣、九卿、詹事、科道,再行确议具奏”。从这一段对话,可以看出从康熙皇帝到大臣们对台湾弃留的态度都有了变化,这说明施琅的《恭陈台湾弃留疏》,对康熙皇帝和大臣们已经起到了作用,改变了他们对台湾的认识。

  经过几天的讨论,清廷议政王大臣会议作出决策,同意施琅所奏。这一年的正月二十七日辰时,康熙皇帝在乾清宫听政,部院各衙门官员面奏完毕后,大学士明珠出班奏曰:“前为台湾二事所降谕旨,已传与议政王大臣,及九卿、詹事、科道等官公同详议。议政王等云,上谕极当。提臣施琅目击彼处情形,请守已得之地,则设兵守之为宜”。明珠所奏的台湾二事的另一件事是关于对郑克塽等人的安置问题。康熙皇帝听后马上下谕说:“然!议政王等议,可将此意票出”。就是说准了!

  据《清圣祖实录》康熙二十三年四月已酉条记载:“差往福建料钱粮侍郎苏拜,会同福建督、抚、提督疏言,台湾地方千余里,应设一府三县,设巡道一员分辖。应设总兵官一员,副将二员,兵八千,分为水陆八营。澎湖应设副将一员,兵二千,分为二营。每营各设游、守、千、把等官。从之”。至此,清廷已将台湾纳入版图,设官治理,驻军守护使台湾成为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施琅在《恭陈台湾弃留疏》中,提出的驻军台湾,设官治理的建议,最终成了清廷的决策,可是,此时施琅也萌生了退意。

  听众朋友,欲知施琅的去留问题,请你明天接着收听《台湾历史故事》施琅篇第十集。再会。

本篇文章共有 10 页,当前为第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