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剧频道 > 《施琅大将军》 > 正文

台湾历史故事 施琅篇

  血战澎湖身先士卒 激战七天大败郑军

  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位威震海疆的独眼将军,他就是率军讨平台湾郑氏集团,实现中国大一统的施琅。今天请听由毕福臣编写、———播讲的《台湾历史故事》施琅篇第六集:血战澎湖身先士卒,激战七天大败郑军。

  上一集讲到,施琅在清康熙二十年,就是1681年,获得康熙皇帝任命,再次出任福建水师提督,统领舟师进剿澎湖、台湾。施琅在厦门一面选将练兵,修船造舰;一面加紧制定攻台具体方案。就在施琅准备利用西南风进军澎湖时,他和福建总督姚启圣在进军时机、路线的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为了取得对台一战的胜利,施琅一再向朝廷要求由他一人统领大军东征。1682年十月,康熙皇帝终于下达了:由“施琅相机自行进剿,极为合宜”的谕旨。施琅获得了对台作战的专征权。

  话说施琅得到康熙皇帝给他“对台专征”的圣旨以后,即心怀感念,又心满意足。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康熙皇帝用人不疑,不固执己见,从善如流,一再修正自己的意见,满足了施琅专征的心愿,让施琅放手一战。这样一来,不仅免去了施琅的掣肘之苦,也是对施琅极大的信任和支持,是施琅统一台湾军事行动胜利的重要保证。康熙不愧是一代明君。

  至于说,施琅要求有对台作战专征权是不是为了争功?作为后人,要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去分析,不能枉加断言。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代的战争,对于指挥员来说,至高无上的指挥权是在战争中百分之百实施其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不说世界的,单是中国历史上奉命出征的将帅,由于受到不应有的牵制、遥控,而无法按着自己的意图指挥作战,导致失败的战例,举不胜举。所以说施琅要求有对台作战专征权是很正常的。再从当时的实际情况看,姚启圣和施琅虽然都是身经百战的战将,但是两人毕竟各有所长,对台一战以海战为主,非姚所长,而恰是施琅所长,知人善任者一定选施而不选姚,此其一;再者,两人所要采用的战略战术各不相同,姚启圣主张分兵两路,同时进兵澎湖和台湾,而施琅主张先攻占澎湖,再进军台湾,两相比较一个兵力分散长途奔袭;一个兵力集中短途突袭,无疑施琅的是上策。第三从职位来说,姚启圣为上司,施琅为下级,施琅要没有专征权的话,必然处处要受姚启圣的节制,而不利于作战指挥。第四,这一次是渡海作战,对于施琅来讲,不仅要受自己的各项准备是否就绪的影响,同时还要受风向、潮汐、海流、郑军动向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海上作战不同于陆上,情况复杂多变,指挥员必须有独断专行的权力才会抓住战机,施琅要求专征权是对台一战务必求胜的需要。第五,施琅若不是出于公心的话,大可以不争专征权,而和姚启圣同征,一来可以避免与姚启圣的矛盾;二来一旦作战失败,可以由两人分担责任,相对而言姚启圣的责任更大,可见施琅一再争取专征权还是出于公心,是从大局着想,是为了取的战事的胜利。从这几个方面来看,问题就清楚了,应当说施琅要求有专征权不是过分的要求,更谈不上什么争权、野心的问题,而恰恰是他军事思想成熟的表现,是无可非议的。

  施琅取得对台作战专征权以后,于清康熙二十一年,就是1682年11月从厦门率领四镇官兵21000余人,大小战船200余艘,移师平海,一面练兵,一面候风进兵。平海湾位于莆田东南,北至埭头半岛,西连莆禧半岛,东临南日水道,地势险要。时值冬季,台湾海峡北风正洌,要等南风只有到第二年了。恰在这时,姚启圣这位一向主张对郑氏以剿为主的福建总督,不知是不是出于对施琅获得对台专征权的嫉妒,一反过去的作法,派原郑军降将黄朝用前往台湾去招抚郑氏,许以“不剃发、只称臣纳贡,照高丽、朝鲜事例”。施琅知道这件事后,十分气愤和不安,立即于清康熙二十二年正月,就是1683年2月,向清廷上了《海逆形势疏》,指出郑氏集团“人人思危,多有离叛之心”,若不乘此机会剿灭,再一宽纵,又蹈前辙。幸好姚启圣的招降无功而返,若是当时郑氏接受这个条件,今天的台湾可能早已不属于中国了。更重要的是康熙皇帝没有受到影响,武力征台的想法没有动摇,他给姚启圣的谕示明确指出“台湾皆闽人,不得与琉球、高丽比”。而康熙在给施琅的圣旨上说:“进剿台湾事宜关系重大,如有机会,断不可失,必当度势乘机,即图进剿”。这就给了施琅从容地选择适当风信、安排渡海进军路线,寻找有利战机与敌人决战的自主权。这是施琅取得澎湖一战大胜的又一重要因素。

  施琅在率军出征之前,还有一件事是不能不做的,那就是恭迎妈祖大驾。因为自明代以来,在大陆东南沿海一带,无论是活动于海上军事力量还是渔民,已经普遍信奉妈祖,认为她能护佑海上活动平安,甚至化险为夷。施琅长期生活在福建,当然也是妈祖的信仰者。就在他率军驻扎平海时,由于天旱缺水,大军用水成了问题。当施琅听说天妃宫前有一枯井时,他亲自到宫中祈求妈祖,然后令士兵掏开枯井,果然涌泉如柱,得以济师,为此施琅率各镇官兵捐奉重修天妃宫,并亲笔撰写了《师泉井记》,亲书《师泉》二字立于井旁。

  这一年的十二月二十六日夜,施琅亲率战船出海操练,经过一夜的航行,仅到乌丘洋,因海上无风,只好返航,可是还没回到平海,突然狂风大作,浪涌滔天,又是夜间,顿时战舰随风浮涛漂向外洋,第二天风平浪静时,发现战舰不约而同的集中在湄洲湾内,人船无恙。众人都说是妈祖神佑之力,这些现象让施琅对妈祖更加虔诚崇信。同时,他也知道当年郑成功东渡收复被荷兰人占领的台湾时,曾躬亲祈求妈祖庇护顺利进军。因此,施琅率军出征之前自然也要祈求妈祖庇护,这不仅是施琅的个人信仰,而且会起到安定军心、鼓舞士气的作用。

  清康熙二十二年正月初四,施琅亲率各镇、各营将领到湄洲妈祖宫举行祭典,遍观庙宇,捐金买料,重修梳妆楼、朝天阁,以显虔诚,同时,恭请妈祖神像,随军征台庇护,很象是出征前的誓师大会。

  这一年的四、五月间,在台湾统领郑氏军事大权的刘国轩,探得施琅欲乘南风进攻澎湖,立即调集郑军全部人马,两万余兵力,二百余艘战船,集结于澎湖,大有孤注一掷,与清军在澎湖决一死战的架势。其不知这样一来,正中施琅的下怀,他一向认为若是由刘国轩率军镇守澎湖,一战下来,攻占澎湖,郑军主力丧失,刘国轩或死或败,台湾便唾手可得。施琅的这一判断,不仅基于对刘国轩文韬武略的了解,还因为他掌握了在台湾郑经死后,郑氏集团每况愈下,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实情。就在之前不久,守卫澎湖的郑军副将刘秉忠因不满刘国轩的恃威妄杀、颐指气使,愤然带领手下及家眷一百余口人,乘船前来向施琅投降。施琅通过刘秉忠把郑军在澎湖兵船数量、守备情况、军心士气,了解的一清二楚。还有三月十一号那一天,郑军兵丁许福等人驾船从台湾猴树港过来投诚,并带回了施琅派往郑军中的间谍写回来的情报,内有部分郑军即将发动叛乱的相应信息,同时,报告台湾郑氏集团为应付清军的进攻,强征民夫,增加税捐,已经使台湾百业萧条,民不聊生,稻谷涨到每担五、六两银,七社土番倡反,形势严峻,人心惶惶。这些情况使施琅增加了对郑军作战必胜的信心,料定讨平台湾的时机已经到来。

  清康熙二十二年,就是1683年6月,施琅下令随征台湾的两万多将士、二百余艘战船,全部到福建铜山集结待命。同时咨请福建总督姚启圣移驾厦门,商讨发给粮饷,犒赏银两等事宜。6月11日,施琅召集随征的各镇、各协、各营,守备、千总、把总以上将领参加的军事会议。在会上施琅开宗明义的讲了这次讨平台湾郑逆的“三胜之道”,说明了此次出征选择西南风和从铜山开驾的理由,众将听的是心悦诚服,各个摩拳擦掌。接着施琅给各镇、协、营下达了作战目标和任务的指令、言明军纪,违者将严惩不怠。6月13日,施琅率领全军将士祭江,从湄洲请回的妈祖神像,安坐在施琅乘坐的大舰上。施琅亲自拈香、把酒,宣读祭文,祭文最后说:“海若于焉助顺,佑三军之奏凯”。

  清康熙二十二年,就是1683年6月14日辰时,施琅率领征台的两万多名将士、大小战船二百余艘,其中,大乌船70只、赶缯船103只、双帆船65只,自福建铜山宫前湾开航,直向澎湖驶去,一场空前的海战即将在澎湖展开。

  话说驻守在澎湖的郑军主将刘国轩,自从打探到清军欲乘南风进攻澎湖,连日来心里七上八下的坐立不安。不久前,他曾差人到福建给施琅下书,商请接受清廷招抚的事。不料想,施琅避而不见,答曰:“本将只管剿、不管抚”,碰了一个硬钉子。刘国轩知道曾经是自己上级的施琅非等闲之辈,其用兵之法常出乎人意料之外。他原本以为清军会利用北风直接攻台,没想到施琅偏偏要利用南风,又选择在澎湖首战,这使刘国轩不得不远离台湾本岛,到澎湖来拒敌,这对于双方的利弊可是大不一样。澎湖乃台湾的屏障,不能不守,若是澎湖一失,台湾也难保。而在澎湖与清军决战,自己先失去了台湾本岛的纵深依托之利,完全成了海战。若是在台湾岛沿海开战,不仅自己的防御战线长,而且即使让一部分清军登陆,郑军也可以人自为战,旷日持久,清军后援不济,自己就有取胜的希望。而在澎湖决战,虽然自己也从台湾七拼八凑,调集了近两万兵力,征集的官船、私船也有二百余艘,但是因为郑军长年屯垦,官兵少有海上作战训练,而清军经过长年海上练兵,船新舰大,有备而来,就更使得郑军处于不利地位。可现在自己独揽郑氏军事大权,不来澎湖御敌,自然说不过去。他也曾幻想,若是能有台风骤然来临,借以吹覆清军水师,那才是天佑郑军。思来想去,刘国轩觉得对郑军唯一有利的条件是可以以逸待劳,加强防卫。他已经令人将妈宫岛、就是现在的马公岛,北山屿、就是现在的白沙岛,渔翁岛、就是现在的西屿岛等几个大岛,凡是大小船只能靠岸的地方都修筑起了短墙,总长少说有二十余里,墙后安置火炮或是火铳手,使其星罗棋布。这样的防御部署,不算是铜墙铁壁,也坚如铁筒了,只要能守住十日,清军给养不济,就会不战自退。这使他的心里总算有了和清军一战高低的决心。

  这几天,澎湖海域风平浪静,天空万里无云,海天一色,偶尔有一群群海鸥在海面翱翔,所有的船只都泊在港内。然而,对于刘国轩和郑军来说,这平静恰似暴风骤雨来临之际,一场激烈的海战即将到来。

  从福建沿海到澎湖不过四个更时的航程。施琅率领的舰队,自铜山正东航向台湾海峡的八罩水道。6月15日,当旭日东升时,翻腾的朝霞倒映在烟波荡漾的海水中,大海是那么的美丽。施琅和将士们无心去欣赏那美景,前锋船报告已望到渔翁岛,施琅立即下令调转船头,航向正北。此时,南风徐徐,舰队顺风坐浪,中午时分抵达澎湖群岛的花屿、猫屿。施琅早已探明这是两座无人居住的小岛,距离澎湖主岛马公岛仅十八海里,施琅下令舰队抛锚待命。

  刘国轩见清军到来,传令郑军严阵以待,郑将邱辉见清军立足未稳,曾请战出击,刘国轩未准,入夜邱辉欲乘落潮冲击清军,又被刘国轩拒绝,他坚信日内必有大风,所以按兵不动。

  6月16日,施琅命令清军向郑军发起进攻,先锋蓝理率七船冲向敌阵,顿时平静的海上炮声隆隆,水柱冲天而起。郑军虽早有准备,但是因为清军顺水顺风,等到解缆扬帆迎战时,有几只船已中弹起火。此时南潮正发,加上风助船行,蓝理率领的七船已冲入敌阵,虽然越战越勇,却被急流冲散,反被郑军船只分割包围。加上已靠近岸边,郑军陆上短墙后的炮火齐发,炮声震耳欲聋,硝烟弥漫,一发炮弹正中蓝理的坐舰,弹片击中蓝理腹部,肚破肠流,他让士兵包扎后,依在桅干下继续指挥战斗。

  施琅见先锋船队陷入困境,立即命令诸船、包括自己的坐舰一起冲向敌阵。他身先士卒,率先向前去救援蓝理,突然一发流弹的弹片击中施琅的右眼,鲜血洒在战袍上,头疼欲裂。他让侍卫用一条手帕包扎上右眼,不顾疼痛,坚持指挥作战,终于把七条先锋船带出重围,化险为夷,这才收兵。

  这一战下来,虽然双方互有损失,不分胜负,但是,清军的勇猛已让郑军胆战心惊。当晚施琅将舰队泊在八罩岛水垵湾。第二天,令各镇查定参战将士功罪,分别赏罚,严申军令。6月18日,施琅下令总兵林贤率部进取虎井、桶盘两岛。原来郑军只守八罩水道以北妈宫、北山、渔翁等几个大岛。因此林贤不费吹灰,乘虚入据这两岛。可以说,在军事布署上这是郑军的又一大失策。这虎井屿虽然方圆不过两平方公里多一点,但恰处郑军防守的三岛南口,扼其出入孔道。清军占据虎井,等于断了郑军退往台湾的后路。更让清军得益的是,岛上本来井泉甚少,但是,清军入驻以后,退潮时在海边掘地数尺,即有淡水涌出,喝起来甘甜,众人大喜,清军饮水问题迎刃而解。施琅在收取台湾以后给朝廷的奏疏中,还特别提到这是妈祖显灵庇佑。

  施琅在占据八罩、虎井等岛屿后,决定利用几天时间进行休整,调整作战布署。他以甲裳裹首,集合众将,重申军令,若有畏惧不前者,立斩不饶。6月19日,施琅不顾眼伤,坐快哨前往妈宫等三岛,察看郑军的军事布署,表现出了高度的果敢与冷静。6月20日。施琅根据对郑军新的侦察结果,召集众将重新布署作战方案。他将全军分为八个攻击船队,每队由七只船组成,规定了各队的攻击目标。由施琅自己,总兵朱天贵,以及四镇总兵林贤、陈龙、黄镐、杨嘉瑞、等将官各领一队。又以八十艘船组成后援队,随时听从调拨,再以五十只船驶往澎湖东部海域,阻截郑军逃往台湾,以五十只船驶往渔翁岛西部作仰攻,以吸引郑军沿岸火力。清军士气大成败振,将士各个表示奋勇当先。

  6月22日清晨,施琅亲率56艘大船,分做八路向妈宫岛发起进攻。清军以五船围攻郑军一船,风顺船快,又居上风上流之势。双方炮火矢石齐发,有如雨点,烟焰蔽天,咫尺莫辩。中午时分南风渐强,施琅立即命令正急不可待,摇摇欲试,担任后援的80只船分作两股加入作战,乘风纵发火器,一时间清军火桶、火罐、火船齐发,郑军舰船立时乱了阵角,而清军乘势奋勇攻击,终于冲破郑军全部防线。刘国轩见大势已去,率30几艘大小舰船自孔门冒险脱围,逃回台湾。澎湖群岛大小三十六岛尽为施琅所得,清军经过七天苦战,取得了澎湖大捷。

  欲知施琅在澎湖大胜后,是如何攻取台湾的?请你明天接着收听本台的《台湾历史故事》施琅篇第七集。再会。

本篇文章共有 10 页,当前为第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