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剧频道 > 《施琅大将军》 > 正文

台湾历史故事 施琅篇

  君命在身加紧练兵 为求胜争得专征权

  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位威震海疆的独眼将军,他就是率军讨平台湾郑氏集团,实现中国大一统的施琅。今天请听由毕福臣编写、———播讲的《台湾历史故事》施琅篇第五集:君命在身加紧练兵,为求胜争得专征权。

  上一集讲到,施琅在清康熙七年,就是1668年,到了京城北京。由于当时的各种原因,施琅被任命为内大臣。朝廷不再提武力攻台的事,处于苦闷中的施琅卧薪尝胆十三年,一面潜心读史,总结自己一生的经验教训,修身养性,增进学识;一面结交朝野贤达,关注台海局势变化,为自己的复出创造条件。终于在清康熙二十年,就是1681年,由内阁大学士李光地和福建总督姚启圣,向康熙皇帝大力举荐,使施琅重新获得康熙皇帝任命,再次出任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衔。命令他返回福建,相机进取台湾。

  话说施琅出京时的心情,和在京时的心情那是大不一样的,尽管他是壮年入京、垂老回,这时侯已经年过六旬,但是壮志未酬的报国情怀激励着他;康熙皇帝的信任鼓舞着他;大力举荐自己的人的期许鞭策着他;一场空前的海战等待着他;一种迫切的使命感在施琅的心中油然而生。

  施琅深知自己的复出是多么的不易。清康熙二十年六月,康熙皇帝与内阁大学士会议后,果断决定:利用郑经新亡,郑军必然军心涣散,乘机攻取澎湖、台湾。“务期剿抚并用,底定海疆,毋误事机”。方针确定以后,由谁来担当攻台主帥成为最关键的重要问题。本来时任福建水师提督的万正色是朝廷征台的第一人选。万正色曾率清军水师在洞庭湖大破吴三桂的水军,到福建后又率水师连克郑军沿海诸岛。连康熙皇帝对万正色都“仗他有本事,委以重任”。可惜万正色在内湖和沿海作战勇敢,却不敢到远海,曾上奏“台湾断不可取”,称郑军将领刘国轩“智勇不可挡”,说“征台有三不可行”,一曰郑氏“十年生聚,十年教养,况于数十年之积寇乎”;二曰,“汪洋万顷之隔,波涛不测之险”;三曰,“彼船只坚牢,水务精熟”。康熙皇帝看出万正色畏服贼将,“见其不能济事”。已经历经风雨磨练、走向成熟的康熙知道平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主帅必须是“才略优长,谙练军事不可”,他这才决定另外选将。

  当时在朝廷内,部分朝臣以施琅与郑氏有旧,说他“去必叛,”,“不可遣”反对任用施琅。这些朝臣的意见康熙当然是知道的,为了慎重起见,康熙皇帝曾两次征询李光地对征台人选的意见,第一次李光地就举荐施琅,他对康熙皇帝说;施琅“海上路熟,海上事他亦知得详细,海贼甚畏之”。这里李光地所说的海上指的就是台湾,海贼指的郑经等人。康熙第二次就“命将”的问题,再次征询李光地意见时,李光地回答说:“计量起来还是施琅”,他列举施琅是“海上世仇,其心可保。又熟悉海上情形,其人还有谋略,为海上所畏”等理由。这令康熙皇帝想起三年前,姚启圣奏请重建福建水师,在当时为选调福建水师提督人选时,姚启圣所推荐的人就是施琅,他在奏折中曾经用了“近省乡绅、贡举生员、文武兵民、黄童白叟、万口同声,皆知其,指施琅,堪任水师提督也”。只因当时传闻施琅有子侄在郑军中任职,没有人敢力保施琅。后来经姚启圣亲自调查,得知施琅子侄本私下歃血为盟,图谋刺杀郑经,不料事情败露,反而两家共七十三口人全被郑经处死。施琅与郑氏有深仇大恨是无疑的,李光地的力荐,加上康熙皇帝平时对施琅的观察了解,终于力排众议,毅然决定重用施琅。

  那一天,在文武百官齐聚的大朝上,康熙皇帝亲自下谕:“原任右都督施琅,系海上投诚,且曾任福建水师提督,熟悉彼处地利、海寇情形,可仍以右都督充福建水师提督总兵官,加太子少保,前往福建。到日即与将军、总督、巡抚、提督商酌,尅期统领舟师进取澎湖、台湾”。已泪流满面的施琅跪在地上,只说了三个字:“臣领旨”!就再也说不出话来。

  从施琅的复出,可以看出康熙皇帝算得上是一位知人善任的明君,别的不说,单单从他敢于重用一位已经六十开外的老人,担当攻台主帅,就可见其用人真是不拘一格。而李光地在皇上面前,敢于不避与施琅同乡之嫌,坚持大胆举荐施琅,也是一位为国举贤不遗余力、光明磊落的人。施琅因此对康熙皇上和李光地不仅心存感激,而且抱定此战必胜的心念,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一路上施琅思前想后,心潮起伏,他无心再去欣赏那沿途的风光景色,快马加鞭,的赶往福建。

  这一年的十月初六,施琅就到达厦门,途中在福州仅停留一天,与福建总督姚启圣、改任陆路提督的万正色等人商讨完征台事宜,旋即赶往厦门前线。身负重任的施琅,在厦门可以说是日以继夜、废寝忘食的做着攻取台湾的准备。他一面整船造舰,监工制造军械、器械;一面练兵,亲选将领。为了制定正确的攻台方案,必须对敌了如指掌,他不但派心腹密探潜往台湾搜集郑军情报、策反郑军将领,还从郑军投降人员那里详细了解郑军在台湾、澎湖的军力部署、郑氏集团的动向,以及民心动态等。最让人想不到的是,施琅竟然仅带领两只船少数人,冒险深入到澎湖水域,亲自侦察那里的港口、地形、郑军的防御设施、能力等。施琅又命人用米将澎湖三十多个岛屿制成模型,各岛位置、港口、地形地貌一目了然,相当于现代军中用的沙盘。他还具体向将士演示,“如此进港、如此泊船、如此进战”,真是一丝不苟。不难看出,施琅是真的接受了前两次进军台湾失利的教训,他要作到“知己知彼”,万无一失。

  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施琅根据台湾郑军不过两万之众,平时分南北两路分在驻地屯垦,实际能投入战斗的兵员不过万人,确定征台军队以两万人足矣,但必须是精兵强将。在挑选攻台随征将领时,他认为“选任将领,畴堪前矛,畴堪后劲,必其经历战攻,身先士卒,夙有成效者,乃堪委任”。就是说担当将领的人必须是经过实际战争考验的人,在战斗中能冲锋在前,退却在后,身先士卒,有战绩的人。施琅这一选将标准,在当今看来也是实用的。他不但制定标准,而且亲自过问,所用办法也极为特别。那一天为了确定先锋人选,施琅将众将召集来,把奖励先锋的银锭摆在当面,然后他宣布对担当先锋者的要求、条件和奖励。最后施琅指着那些银子说:“谁敢为先锋者,领取”。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结果由一向以作战勇猛的蓝理夺得先锋印。施琅的这一选将的作法,公开、公平,颇为类似现代选用人才的竞争机制。可见施琅虽然年过花甲,但是思维极为活跃,为了保证对台一战的胜利,在如何用人上也是绞尽脑汁。后来的事实证明,施琅所选的将领确实各个勇猛善战,人尽其才,在征台战斗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施琅不但重视选将,也注意选卒,他将“惯海者拨为舵梢,惯战者练为战兵”。同时,施琅亲自统帅舟师官兵在海上操演进退,使将士们能熟悉海上各种风涛,强化渡海作战的能力。他还将各艘战船上将领的姓氏标在旗帜上,让人一目了然,即便于他指挥调度,同时,无形中激励各船将士奋勇当先。

  为了鼓舞士气,消除将士的畏敌心理,施琅针对万正色提出的攻台“三不可行”,提出了自己总结出的“三胜之道”与之针锋相对。他说:“我朝廷新平三藩之福气,一也;吾以天下之财赋,彼以区区之一隅,二也;以我之众百倍于彼,三也”。施琅不是单纯从军事角度,而是从清朝平定“三藩之乱”以后,全国大局已定的有利政治形势,以及国家强大的物质基础作后园和军事力量三方面,得出自己的必胜之道。作为清军征台统帅的施琅,对于当时台湾海峡两岸客观形势的透彻了解,使他对平定台湾郑氏集团充满信心,颇有政治家高瞻远瞩的风采,令人叹服。难怪大学士李光地曾对人说:“人论本朝之将,以赵良栋、施琅并称。今观之,赵虽御下亦有恩威,临事亦有机智。若论能揽天下大事,刻期成功,未必如琅”。

  施琅在厦门一面选将练兵,修船造舰;一面加紧制定攻台具体方案。经过周密考虑,施琅坚持早在十三年前提出的先取澎湖,后取台湾的战略。他认为郑氏之所以敢与朝廷抗衡,拒不接受招抚,全赖海峡天堑,以为朝廷没有能力攻台。如果先攻取澎湖,等于向郑氏集团宣告:汪洋不足赖!使其消除侥幸心理,再对其或抚或剿,都处于有利地位。施琅深知澎湖乃台湾四达之咽喉,外卫之屏障,占据澎湖对台湾就形成了大军压境的有利态势,必然引起台湾军心动摇,瓦解郑氏集团的意志。施琅之所以坚持先攻占澎湖,还因为他清楚的知道清军要横渡二、三百里的台湾海峡,到台湾岛与郑军直接作战,就要长途奔袭,而郑军以逸待劳,自己就会处于不利地位,此乃兵家之大忌。况且海上风浪难测,十多年前两次出师不利的事,至今令他记忆犹新,而澎湖恰处台湾海峡之中,行程过半,清军省时省力即可和郑军接战,胜算要大得多。

  施琅选择首攻澎湖,还有想到更深处的一些因素,首先是他清楚这次与郑军必然是一场恶战,非一时一战即可解决,届时在汪洋中泊船谈何容易,而在澎湖只要取下一、二岛就可以泊船,以利再战;其次是攻占澎湖以后,可以将其作为基地,修船、补充兵员、给养,休整以后,侍机再攻取台湾,又是精锐之师;最后是从台湾获得的情报表明,郑军镇守澎湖的将领恰是被万正色视为“智勇不可挡”的刘国轩。施琅对刘国轩的才能、性格是很了解的,因为施琅在福建同安任清军总兵时,刘国轩是他手下的一名千总,当时施琅就很看重刘国轩的才干,有人评价说,如果是下棋,唯一能与施琅过招的人就是刘国轩。施琅认为两人的智力相当,正因为如此,如果打下澎湖,刘国轩或死或败,台湾可以不战而下。反之,如果换了别的人守澎湖,即使败了,刘国轩也不会服气,到台湾时也必有一战。施琅的这些分析,不仅基于对刘国轩文韬武略的了解,还因为他掌握了在台湾郑经死后,郑氏集团的大权旁落在冯锡范和刘国轩手上,冯锡范主内,而刘国轩把握着军权。一旦把刘国轩打败,台湾唾手可得。所以施琅战于澎湖,而不战从于台湾本岛,可以说是“识天时利害、地理向背”,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非常英明的决策。施琅不愧是清康熙王朝时杰出的军事家。

  施琅攻取台湾的军事准备在紧罗密鼓的进行中,到了清康熙二十一年春,就是1682年,他已经在考虑出征的时机了。当他从经常往来于福建和台湾之间的商人陈昂处了解到,每年台湾海峡吹西南风时,特别是在夏至前后二十余天里,澎湖海域通常都风平浪静,从大陆东南进入澎湖最方便,等到吹北风、西北风时从澎湖往台湾顺风、顺水。施琅想起自己早年两次出征都遇台风,无功而返的教训,这才恍然大悟。作战不仅要知己知彼、知地,还要知天。他决定利用西南风时进攻澎湖。

  经过半年的选将练兵,修船造舰,诸事已备,施琅正准备利用西南风盛行时进军澎湖。恰在这时,施琅和福建总督姚启圣在进军时机、路线的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姚启圣在福建多年,也是对台湾郑氏主张以剿为主的代表人物,他坚持选在北风时节发兵,由自己和施琅同时分别率军攻打台湾和澎湖。施琅离京时,康熙皇帝的圣谕确实是要施琅“同福建总督、巡抚、提督商酌,尅期统领舟师进取澎湖、台湾”。当时任福建巡抚的吴兴祚本来是一个主抚派,现在也附和姚启圣的意见。施琅知道历史上许多战例,不是失败于敌强我弱,而是失败在将领之间相互掣肘,互相扯皮,而贻误战机。在这种双方各不相让的情况下,施琅不得不向康熙皇帝上了《密陈专征疏》,请求专征台湾,也就是军事指挥由他一人独自决策。施琅在奏疏充分陈述了利用南风出征进讨的理由,指出台湾海峡“夏至南风成信,连旬盛发,从铜山开驾,顺风坐浪,船得联合齐发,兵无晕眩之患,深有得于天时、地利、人和之全备。逆贼纵有狡谋,斯时反居下风下流,贼进不得战,退不能守。澎湖一得,更知贼势虚实,直取台湾,便可克奏肤功”。施琅认为姚启圣“生长北方,虽有经纬全才,汪洋巨浪之中,恐非所长”。因而建议朝廷让姚启圣“驻厦门,居中节制”,而由自己“专统前进”。

  争取对台用兵专征权其实是施琅自早年两次征台失利时,就得出的教训之一。但是,他以一个提督的身份,将一向有剿抚业绩的封疆大臣巡抚、总督等排除在外,极容易让人误解成是在争权,甚至于让人怀疑有野心。幸亏他遇到了一代明君,康熙皇帝能体察到施琅看似过分的要求实有其合理的、为求胜利的实质,于是,调整了原来的旨意,同意巡抚吴兴祚“不必进剿”,不久又将其调任两广总督。着令姚启圣“统辖全省兵马,同提督施琅进取澎湖、台湾”。皇帝那是金口玉言哪,说出去的话那能改吗?康熙皇帝还真的就改了,而且在这件事上一改再改,直到最后满足了施琅的要求。正是康熙的这种从善如流的作为成就了施琅用武力讨平台湾的夙愿。

  康熙皇帝的这一道圣谕虽然满足了施琅的一部分要求,但是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到了这一年五月,施琅见船只齐备,便请姚启圣移驾铜山,以便乘西南风进取澎湖,不料姚启圣仍坚持北风时进兵,施琅力争了十多天,姚启圣不为所动,双方较上了劲,结果进剿的事的就被耽误了。就在这时,朝中有些人以“风信不测,进退为难”,“澎湖险远,贼负固据守,难以猝拔”为由向康熙进言,“不可冒险进军”。康熙一时也拿不准主意,于是,给姚启圣、施琅下了一道谕旨:“进剿海寇,关系重大”,“务将海面形势,贼中情状,审察确实”。显然,康熙对这一战十分关心,务求必胜。施琅于七月又上了《决计进剿疏》,再度重申利用西南风进剿的理由,并报告他曾于六月间派遣部将率兵驾船往探澎湖,来去无阻的情况。同时报告,“已挑选精兵两万有奇,大小战船三百号,尽堪破贼”,并请“勿限时日,风利可行,臣即督发进取,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施琅知道这是他实现平台夙愿的最后机会,他在奏疏中说:“臣丁年六十有二,血气未衰,尚堪报称。今不使臣乘机扑灭,再加数年,将老无能为,后恐更无担当之臣,敢肩渡海灭贼之任”。其报国之心,让人心悦诚服。为了坚定康熙统一台湾的信心,从而获得有力支持,他向康熙皇上立下军令状说:“事若不效,治臣之罪”。施琅的赤胆忠心和胜算在胸的气度,终于让康熙皇帝在这一年十月下达了:“施琅相机自行进剿,极为合宜”的谕旨。施琅获得了对台作战专征权。

  欲知获得对台作战专征权的施琅是如何攻取台湾的?请你明天接着收听本台的《台湾历史故事》施琅篇第六集。再会。

本篇文章共有 10 页,当前为第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