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剧频道 > 《施琅大将军》 > 正文

台湾历史故事 施琅篇

  郑成功错杀无辜人 施琅降清奉调进京

  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位威震海疆的独眼将军,他就是率军讨平台湾郑氏集团,实现中国大一统的施琅。今天请听由毕福臣编写、———播讲的《台湾历史故事》施琅篇第三集:郑成功错杀无辜人,施琅降清奉调进京。

  上一集讲到,郑成功得知施琅逃离军营,不但下令全力搜捕,还令部下将施琅的弟弟、援剿左镇镇将施显和他们的老爸施大宣抓到厦门,想以此诱使施琅回归郑军。而施琅在部将和亲兵的帮助下终于逃离军营,几经辗转回到老家,母亲和妻子见到他是又惊又喜。

  话说施琅进了家门,他的老娘一把抓住儿子的手,边说边哭的将郑军抓走丈夫的事说了一遍,施琅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没想到郑成功会来这一手。施琅一面安慰母亲,一面把得罪郑成功的事也说了个大概,他说:“只要我回营领罪,阿爸和阿显都不会有性命之忧,过两天我就去厦门大营”。可他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没有底,不知郑成功打的什么主意。施琅在家呆了两天,心里实在放心不下,担心阿爸和阿弟,心下一横,“好汉作事好汉当”,大不了我一个人该罚该斩,任它去吧,绝不能连累阿爸和阿弟,自己不能给世人留下一个不忠不孝的骂名。夜里妻子依偎在他的怀里,施琅搂着她说:“阿娇,我明天就去厦门,此去也许是凶多吉少,阿爸、阿妈,这个家就全靠你了”。阿娇哭泣着说:“俺的命都是你给的,你就放心去吧,给国姓爷好好认个错,还不能保住命吗”?施琅叹口气说:“但愿如此吧”。这阿娇自从和施琅成亲后,不但对丈夫百依百顺,对公婆也是百般孝顺,又是一把干活的好手,里里外外都不用施大宣老两口操心。只是施琅常年在军营,偶尔才能回来一次,两人一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在阿娇的心目中丈夫是一个顶天立地、心地善良的大男人,她相信自己的丈夫没有做错,可现在让他去认错已经很为难他了。这一夜两人虽有鱼水之欢,可心里却都沉甸甸的。第三天,施琅要回营领罪,他抱起两岁多的儿子亲了又亲,又安慰阿妈和妻子一番,这才离开家。

  施琅取道同安赶往厦门,一路上他既要防备清军、又要防备郑军,他想自己大大方方的走进郑成功的大帐。可令他想不到是,他刚一到同安,就听人们在纷纷议论,说国姓爷杀了自己的部将施显,有的说都是他阿哥违背军令,逃离军营惹的祸,还有的说连他老爸和一个亲兵也给杀了。施琅一听之下,头翁的一声就大了,他万万没有想到郑成功会这么狠、这么快就下了手。他跌跌撞撞的走进一家小酒店。

  原来施琅那个亲兵在小溪旁送施琅走后,在回营的路上正好遇到巡营的,见他一个人一大早从外边回营,便把他拦住查问。那个亲兵想反正施将军已经走了,你们又没看见,就顺口说,我出去会朋友了。几个人知道他是施琅的亲兵,还是把他捆绑起来,带到万年英的大帐,万年英亲自审问,去见什么朋友?为什么一夜未归?那个亲兵开始胡说一通,不想破绽越来越多。万年英听出他在说谎,喊一声:“来人哪!用刑”。那个亲兵这才说是去送施将军,万年英又问施琅在什么地方?要往何处去?那个亲兵只好说,在溪边上了一条船,可能要出海,没有把施琅要走的路线说出来。万年英也顾不得再细问,不敢有误,立即派人押解那个亲兵送往郑成功的大营。郑成功又是一番审问,知道施琅确实逃离了大营,料想他不会再回郑营,不免恨从心起,心想既然不能为我所用,日后必成大患。立即下令斩杀施大宣、施显父子和那个亲兵。

  郑成功的丰功伟绩那是不容否认的,但是自古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伟大的人,也会有缺点毛病,一生当中难免犯这样、那样的错误。郑成功一向治军严厉,不讲情面,这本来无可非议,可是,他在处理施琅这件事上,失策和过错是明显的。施琅虽然恃才倨傲,私闯大营,可错不该杀。而郑成功不应该轻信那个曾德对施琅的不实诬陷,又没有去详查,而是心中多疑,怀疑起施琅对自己的忠诚,更不该株连九族,为了诱捕施琅,尽拿施琅的父亲和弟弟作诱饵,诱捕不成,一气之下就把两个人给杀了,使他和施琅的关系再无挽回的余地。这种轻率的错杀无辜的作法,无疑在郑成功伟大的一生中留下了一个瑕疵。同时,郑成功这种不计后果的作法,不但失去了两员战将,而且也因此改变了施琅的人生道路,逼迫他不得不去降清,为自己树了个强敌。最终,施琅成了日后打败郑军的清军统帅,这都是后话。

  前面讲了,施琅听到郑成功杀了自己的父亲和弟弟,那真是悲愤交加。他、他万万没有想到郑成功会如此忌恨自己,更没想到会拿自己的父亲和弟弟开刀。悲痛欲绝的施琅来到一家不显眼的小酒店,要了酒和菜。他要好好想一想,现在和郑成功已成势不两立,不报杀父之仇非君子,可自己单枪匹马,若是独闯郑营肯定是有去无回。他告诉自己不能莽干,可也不能作以待毙,想来想去,施琅觉得只有降清一条路可走,再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想到此,施琅见店里没有别的人,便向店家买了一潭子酒、要了三个碗,奔向山上一片树林。在林中他找到一块空地,把那树干权当父亲和弟弟的牌位,斟满三大碗酒,磕了三个响头,嚎滔大哭起来。人们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施琅想到父亲和弟弟为自己白白丢了性命,能不悲不痛吗?而要了他们性命的正是自己辅佐的郑成功,他能不恨不愤吗?施琅一面哭诉心中的悲愤,一面大碗的饮酒,不觉酩酊大醉。等他醒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子时,施琅在地上又磕了几个头,这才起身走出树林,直奔清军在同安的大营而去。

  当时,施琅不但在郑军中赫赫有名,在福建的清军中提起施琅,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清军同安大营的守将得报施琅来降,大喜过望,亲自迎出帐外。郑成功斩杀施大宣、施显父子的事已被清军探明,只是不知道施琅的下落。现在施琅自己找上门来,主动要求投降朝廷,那是求之不得的事。几年来郑军与清军之间,交战中虽然有将士投来叛去,但是,象施琅这样有名气的将领主动来降清,还是第一人。两人进了帐内,施琅说明来意,清军守将连连表示欢迎,一面置酒为施琅压惊,安顿他在营中住下,一面赶紧奏报闽浙总督李率泰。李率泰立即将施琅与郑成功反目的经过写本报奏朝廷,同时,保荐他作清军同安副将。不久,施琅就被任命为清军同安副将,开始了他在清军中的生涯。

  当时的清军和郑军在福建的争夺战十分激烈,双方常常互有胜负。施琅凭借他对郑军军情战术的了解,在交战中屡建战功,同时,施琅的旧部得知他降清后,相继投奔清军的大有人在,几年之内不下一万人。清顺治十八年,就是1661年,施琅升任清军同安总兵,第二年又升任清军福建水师都督。在当时的清军中象施琅那样善常水战的将领还不多,他在清军中已经取得一个稳固的职位。

  就在施琅升任总兵的那一年,郑成功由于南京战役失利,在大陆东南沿海的处境日趋不利。为了长期坚持抗清复明,经过周密准备,乘清朝顺治皇帝驾崩,清军无暇对郑军用兵之时,郑成功亲自率领两万五千人的大军,一举收复了被荷兰人占领的台湾。就在郑成功全力开发建设台湾的时候,由于留守在金门、厦门的郑军将领郑泰、郑经等人联合抗命,不向苦于缺粮的台湾发一兵一船;他的长子郑经乱伦,与其弟弟的乳母通奸生子,郑成功一气之下,不得不下令诛杀郑经;而一些留在福建、广东的郑军将领因为惧怕艰苦,不愿意到台湾,相继向清军投降;在接连遭受这一连串的重大打击后,郑成功心力交瘁,一病不起,壮志未酬,便英年早逝。

  郑成功去世后,郑军内部在由谁来接班的问题上发生内哄。清军和郑军在福建相互对峙的格局随之发生逆转,已经是清军福建水师都督的施琅,建议对郑军剿抚并用,乘机攻取金门和厦门。清福建提督马得功采纳施琅的建议,一战下来,施琅大败郑军,,一举收复金厦,郑经逃往铜山。施琅因战功显赫,被晋升为右都督。清康熙三年三月,就是1664年,施琅又率军攻占铜山,就是现在福建省的东山,使郑军在福建沿海占据经营达二十多年的据点全部丧失。同时,在清廷开出的高官厚禄引诱下,郑军人心浮动,上自台湾承天府南北总督周全斌、水师统帅忠靖伯陈辉以下数十员镇将、总兵、都督等,先后相继率所部降清,郑军仅因此损失的兵力就达十万余人,大小舰船九百余艘,郑经不得不率残部退守台湾,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已经完全置于清朝的统治之下。

  郑军在福建的据点被扫除殆尽以后,仅过了三个月,就是清康熙三年六月,施琅就提出要进军台湾,他是清廷第一个想到要解决台湾问题的人,这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除了他和郑氏的冤仇以外,更重要的是,这反应了施琅的海权意识和大一统的思想。因为施琅了解郑氏,知道他们不会安于台湾,一旦有机会就会回窜福建,所以应当乘胜追击,以绝后患;施琅也了解大海,深知台湾对中国海疆的重要性。他向清廷建议,应当乘郑经“民心未固,军情尚虚,进攻澎湖,直捣台湾,庶四海归一,边民无患”。朝廷很重视施琅的建议,年少的康熙皇帝下敕谕说:“海寇虽已荡平,逆贼郑锦,就是郑经,尚窜台湾,尔施琅素谙海务,矢志立功,特命尔为靖海将军,统领水师,前往进剿”。这是清廷第一次授权施琅对台用兵。

  这一年的11月,施琅率领清军水师出征台湾,不料进军途中,在台湾海峡的清水洋突然遭遇台风,“飓风大作,狂涛叠至”,那风力足有十一、二级,海浪一丈多高。任凭施琅有再丰富的航海经验,以他们当时的舰船也抵御不了那样的狂风巨浪,施琅只好下令返航,就这样还是损失一些船只和官兵。第二年,就是1665年3月,施琅再一次率军出征台湾,不料想途中又遇台风而受挫。说来也是奇怪,施琅选择的这两次出征时间,都不是台湾海峡台风盛行期,可偏偏就都遇上了台风,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人算不如天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经过这两次受挫,施琅遭受了来自各方面的极大压力,有人甚至怀疑他对台用兵不是真心。可施琅并没有气馁,也没有一味的怨天尤人,而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比如,兵员训练不够,海上经验不足;舰船数量不足,特别缺少大型战舰;还有指挥权不清,施琅虽然为水师都督,但用兵上还要受制于福建总督和提督,等等。这些都为他日后率军成功的攻取台湾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郑军的势力被赶出福建沿海以后,郑成功又在台湾去世,郑军对清廷的威胁已大不如前,再加上施琅两次对台用兵失利,使清廷内部主张对郑氏以抚为主的意见占了上风,几年间再没有给施琅下达进军台湾的命令。

  在清廷放弃对台用兵期间,曾两次派员到台湾招抚郑经。第一次是清康熙五年,就是1666年6月,派遣福建招抚总兵官孔元章赴台。第二次是清康熙八年,就是1669年8月,康熙皇帝亲下诏书,派遣兴化知府慕天颜送到台湾。在这两次与郑经谈判中,清王朝承认郑氏可以世守台湾,并开放沿海对台贸易,郑经也表示愿意称臣纳贡,双方在这几点上已经达成协议。但是,郑经始终坚持“须援朝鲜例,不剃发,不易服”,康熙认为朝鲜从来就是从属国,而郑氏是中国人,不能相提并论。争论的实质,就是台湾究竟是中国的领土?还是中国的藩属?这个根本性问题。事情很清楚,郑经是想一面向清廷称臣,一面在台湾经营自己的小朝廷,保持一个与清廷分治的局面,长期割据。由此可见,当时康熙的看法是正确的,否则的话,台湾那时候可能就从中国分离出去了。

  施琅在得知这两次招抚失败后,立即接连向朝廷进呈《边患宜靖疏》、《尽陈所见疏》的奏折,陈述攻取台湾的策略,请求带兵征台。原来,有志于台湾的施琅,在对台没有用兵的这几年里,利用在海澄驻防期间,认真总结以往两次征台的经验教训,密切注视台湾郑军的动向,派遣心腹潜入台澎郑军内部搜集情报,亲审郑军从台湾归来的投诚者,了解郑军军备情景。可以说施琅人在福建,可对台湾郑军的情况了如指掌,施琅在此基础上,审度破敌之法,重新规划了攻取台湾的策略。

  施琅在他的两分奏折里,主张用武力荡平台湾,实现国家统一。他提出的攻台策略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攻取台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施琅认为东南地方富足,税赋可资中国,但是若不讨平台湾,就不得安宁,终为后患;第二、规划确定了征台所需的兵力和舰船,施琅准确了解到台湾郑军不满两万之众,又分南北两路,垦耕而食,相去千余里,而郑经智勇无备,将领又多碌碌之流。孙子兵法说的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施琅正是据此提出了征台所需兵力的筹划,舰船配备等;第三、是关于攻取台湾的总的战略,施琅认为应当先取澎湖,因为澎湖为台湾四达之咽喉,只要先攻下澎湖,胜势已居其半,然后再剿抚并用,对如何具体用兵都有周详的安排。施琅这一套完整的攻台策略,在十多年后才得以实施,并被证明是完全正确的。可是在当时,施琅的这些远见卓识不仅没有得到朝廷的重视,反而被某些人讥讽为“喜功好事”,“欲报私仇”。那些掌握着朝廷实际大权,以鳌拜为首的一些人,则以“海洋险远,风涛莫测,驰驱制胜,计难万全”为理由,根本没有把施琅的奏折放在眼里,又怕他在福建妨碍朝廷与郑氏的谈判,就以“询方略”为名,将施琅召入北京。

  清康熙七年,就是1668年,在施琅的第二分奏折送上去不久,就奉调进京,同时,清廷撤消了福建水师建制,这一年他已经48岁。自幼生长在闽南的施琅,还不曾离开过八闽,因为是奉调进京一路上有驿站可以歇息,他心里清楚此次进京,一定与征台有关,只是不知道皇上作何打算。一路上他一面思考着征台事宜,一面游历了一路上的名山大川,那波澜壮阔的长江、黄河,峻秀的武夷,雄伟的黄山,险峻的泰山,令他无数次淘醉,原来中国是这么大、这么美。足足走了一个月,施琅才到了北京。

  欲知施琅到北京以后,清廷对征台作出什么样的决策?请你明天接着收听《台湾历史故事》施琅篇第四集,再会。

本篇文章共有 10 页,当前为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