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红领章》让我们难以忘怀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4月14日 14:54 来源:CCTV.com

  周红文

  近年来,我国的军事题材电视剧创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表现轰轰烈烈的大场面,展现高科技装备、现代化军队建设的作品较多,而直接表现基层部队生活的作品却显得相对薄弱。24集电视连续剧《红领章》的出现,正弥补了这一不足,对军旅题材电视剧作了积极的拓展。

  该剧讲述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群优秀青年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锻炼成长的故事,其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真实动人的故事情节,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都引起了有过那一时代生活经历的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红领章》是一部优秀的军营青春剧。它从基层官兵的生活、训练入手,表现了部队火热的生活,讴歌了部队官兵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中继承和发扬我军光荣传统,为部队建设刻苦训练,甘洒青春和热血的奉献精神。

  我们常常将人民军队誉为祖国的钢铁长城,而这道长城的坚实基座正是千千万万的普通士兵。凡是当过兵的人都知道,新兵训练中听到最多的一句教诲就是“如何完成从一个老百姓到一名军人的转变”,该剧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这种转变。当赵海民、李胜利、刘越、胡小梅、马春光、黄小川这些热血青年满怀激情地走进军营时,第一关面临的就是如何将自己的个性融入绿色军营这个战斗集体。出身不同、性格迥异的每个人都要经历重重的磨练和考验,一举一动都要以高度统一的军规军纪来约束。在经历了各种摔打、种种委屈之后,他们学会了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助人为乐,逐步锤炼成具有荣誉感、责任感和牺牲精神的合格军人。

  作品对军营生活的描绘非常贴近现实,真实可信。严肃紧张的紧急集合,爬山涉水的野营拉练,惊心动魄的大比武,英姿枫爽的通讯连女兵,刚毅勇敢的侦察连男兵,整部戏把基层连队的生活、训练表现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充满了乐观和昂扬向上的精神,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感到非常亲 切,让不了解部队生活的人也能产生浓厚的兴趣。

  编导聚焦于普通战士的心灵世界,从心理细节、日常小事入手,把军人之间情同手足的战友情、军人对军队的特殊忠诚表现得淋漓尽致。剧中有许多情节让我们一次次深深地感动。老兵复员,临走时的惟一要求就是想再听听连长的口令,最后在震撼人心的“一二三四”口令声中恋恋不舍地登车离开军营;老班长复员后思念连队,以至于想出了病,回队后又一次离队时,留下了伙食费和打靶的子弹钱;“淘气兵”何涛复员前一天为抢救国家财产负伤,却没有接受部队的照顾,而是拄着拐杖悄悄地离开了军营;胡小梅因父亲的问题要求转业,离队时战友们难舍难分,对她说:“无论你到哪里都要记住,军中有你一群战友。”这些情景让我们感受到,军队是一个革命的大熔炉,同时还是一个革命的大家庭;军营生活是严格的、艰苦的,同时又处处充满了温馨,处处充满了情义。军人之间在艰苦岁月中结下的珍贵的战友情是崇高的、神圣的,是一般的友情所不能比拟的。当百万大裁军的重大历史考验突然降临时,面对部队的精简缩编,他们大多数人都必须脱下军装,离开部队。情感的失落,理想的破灭使他们一时难以转弯,赵海民向师长求情却得知师长也在缩编之列,师长对他吐露了肺腑之言:“军队中最难过的是情感这一关。”刘越去向当军区司令员的父亲求情,父亲对她说:“对这两面红领章的感情,我比你深得多,也是舍不得,可是岁数到了,马上也要脱了。”并要求她顾全大局,带个好头。这淡淡的一笔,表现了一个老军人的宽广胸怀和对军队的无比忠诚。在百万大裁军前夕,有一大批戎马生涯几十年的老军人在我军恢复军衔前脱下了军装,他们视军装如生命,内心都经历了一个相当痛苦的过程,但最后都以人民的利益、军队的建设为最高利益,无怨无悔地服从大局。他们的这种自我牺牲精神也感染了新一代军人,刘越、马春光等人艰难而又坚定地度过了情感的难关,含泪脱下军装,告别军营。在最后的聚会上,刘越动情地说:“只要我们心里装着红领章,我们就永远是军人。”这是他们交上的一份合格军人的新的答卷,体现了军人特有的风骨、气质、胸怀,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批青年军人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美丽人生。

  在对基层官兵的价值观、婚恋观和青年男女感情的表现方面,《红领章》也显得细致、独到、深刻。怎样对待恋爱、婚姻问题,无论是当今,还是过去那个年代,在部队生活中都是一个大量存在的问题,也是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中一个需要加强引导的问题。剧中的几对婚恋描写都比较真实、自然、可信,不像某些剧中所表现的爱情那样做作、虚假和牵强。赵海民在即将提干的关头遭遇到家乡官员的婚姻讹诈,依照他朴实内向的性格,观众以为他会逆来顺受,被动地接受这个安排,但是他没有这样,宁可不提干也要实事求是,相信组织上会给自己一个负责的评判;高干子女刘越摒弃“门当户对”的封建观念,大胆主动地追求农村兵赵海民,经过长期的磨合终于真诚相爱,喜结良缘;黄小川一直暗恋着刘越,但他始终把爱藏在心里,没有表达出来,而是怀着真诚善良的愿望去祝福赵海民和刘越。胡小梅漂亮、家庭条件好,优越感十足,她追求马春光,就认为马春光必须接受她的爱,但马春光偏偏爱的不是她,而是老实、善良的方敏,他丝毫不为胡小梅依仗家庭为他俩调往大城市所动心,而是坚守着自己纯情的爱。这些爱情的描写纯真、美好,生动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情感历程。对李胜利的描写也很典型,他提干以后就想方设法编造理由,想把在农村定下的婚事推掉,他虚荣心强,妒忌心重,婚姻上也试图与别人攀比,这种现象在基层连队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因此,这个人物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从细微之处入手,在性格冲突中刻画人物,是《红领章》的突出特色。赵海民和李胜利分别代表了农村兵的两种类型。赵海民身上集中了农村兵的优秀品质,宽厚朴实、勇敢正直、志向远大、奋发进取,对李胜利的妒忌、使坏,他宽宏大量,忍辱负重,以博大的爱心去感化对方。这种坚毅刚强的人格使他逐渐成长为优秀的职业军人,成为一代军人中的佼佼者。李胜利小农意识强,自私自利,精于算计,他天天做好事,付出了很多,但都是出于个人目的,当兵的时候是为了提干,提干后是为了家属随军,为了个人利益,他弄虚作假给自己争荣誉,陷害打击别人,这种人有时通过耍小聪明取得了一时的成功,但终究会因为缺少大智慧而成为悲剧式的人 物。刘越和胡小梅分别代表了高干子女的两种类型,前者受到正统的家庭教育,有着良好的素质,宽容大度,聪明能干;而后者心高气傲,爱出风头,妒忌心强。作品表现了她们不同的思想境界,不同的人生走向。创作者在设计这几个人物时不能说完全没有“模式”的痕迹,但作品在情感流露与审美尺度的把握上分寸适宜、入情入理,人物性格发展符合生活逻辑和情理逻辑,使我们没有感到人物有模式化的痕迹。尤其是李胜利和胡小梅,没有让人感到有脸谱化、漫画化的倾向,反而感到是很真实的、活生生的,编导者也没有把他们写成是一成不变的,通过部队的锻炼,最后他们都重新认识了自我,得到了心灵的净化和升华。除了主要人物以外,剧中每个人都有故事,每个故事都感人,马春光、何涛、方敏、黄小川、张社会、梁连长……在这些栩栩如生的青年军人身上,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点。

  《红领章》的结尾既鼓舞人心,又意味深长。赵海民作为这支部队的优秀代表,参加了建国35周年大阅兵。当赵海民迈着矫健的步伐,带领受阅部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时,片中闪现出他昔日战友们的身影,他们都已经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着,他们为赵海民而骄傲,也为自己无悔的青春而自豪。在新时期我军现代化进程中七八十年代的一代军人作出了特殊的贡献。这段军旅生活,对广大复转军人的一生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理想和信念使他们的青春年华闪现出绚丽的光彩,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代军人的忠诚和坚强。

责编:凌微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