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张伯苓》导演体会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7月19日 13:58 来源:CCTV.com

  作导演十余年了,对选择上什么戏有自己的基本原则。首要的一条就是看剧本:和同类题材的剧作比,或在立意上、或在风格上,特别是在人物性格方面要有一定的新意。2004年十数个剧本从手里翻过,均不甚满意。到年中才见到了《张伯苓》。我立刻决定拍摄,因为这个剧本在塑造中国知识分子人物性格方面有明显的突破。

  1. 历史纵深感:

  历史一向是我的兴趣与关注点所在。本剧情节从甲午战争开始一直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这50多年是中国近代史上血与火交织的历史年代。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奏鸣震撼着中国每一个正直知识门子的良知。张伯苓就是那个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启蒙和救亡道路上的先知先觉并且先行者。从清朝时他作为北洋海军士官亲身参与并感受了甲午海战惨败之耻,从而立志走教育救国之路,从小学办起,到民国时期办起中学以至大学,数十年筚路蓝缕,身体力行,为中国创造了一个响亮的教育品牌:南开大学,并以其培养的一代代卓越人才在中国教育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张伯苓的一生与许多历史大事件以及重要的历史人物缠绕在一起,其经历对创作者和观赏者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2. 实干精神:

  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形象是满腹经纶、高谈阔论,但敏于言而讷于行。所谓“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百无一用是书生”,是对中国传统“士”的传神写照。而张伯苓则是知行并进,极富实干精神。天津是中国最早的开埠之地,得西方文明影响之先,办教育有天时地利;但天津亦是三教九流汇聚之所,藏污纳垢,芜杂混乱。要凭个人之力兴办私立学校,何其难也。其间要和军阀打交道、要与地痞流氓周旋,要与腐败官员及外国势力相争等等,仅凭说理是远远不够的,常常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还必须要有极其顽强的个性以及超常的办事能力才可以维持及发展。张伯苓坚持理想,一身正气,同时又有手腕、有计谋,有时甚至有油滑的手段,如此才显示出此人不同于一般中国知识分子的胆识与作为,他才能办起中国一流私立大学。本剧多方面塑造了一个知行合一,既富于理想,有具有实干精神的复杂、饱满的知识分子典型形象。

  3. 在冲突中塑造性格:

  这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精髓。而今日银屏上,温吞水似的知识分子性格却大行其道。本剧题材重大,人物命运大起大落,为我们构造冲突,在冲突中塑造人物强烈的性格特征、展示人物剧烈的心理活动提供了平台。例如开除周恩来这场戏,他既惜才爱学生,但为了大学不被关闭的大局,又不能不为;解放战争战争时期,为了得到办学经费,他不惜跳入泥潭:当国民党政府的考试院院长。表面看似矛盾的行为后面,有着一以贯之的信念支持:就是克服险阻,让南开办下去!

  基于以上对主人公的理解,我在创作中自觉追求如下风格和效果: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命运大开大阖,人物性格多元复杂,动作性强,冲突剧烈,情绪饱满,气氛浓烈,以达到一种史诗的境界。

责编:凌微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