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证券频道 > 沪深统一300指数发布 > 正文

沪深300指数诞生记

央视国际 (2005年04月06日 14:25)

  证券时报

  □本报记者 顾惠中 黄婷

  4月8日,期盼已久的股市统一指数———沪深300指数将与投资者正式见面,从1998年开始酝酿,到如今正式推出,共经历了7年的时间,期间不乏曲折与努力。

  有市场就有指数。1991年上证、深证综合指数诞生,1992年上证A股、B股指数陆续推出,1995年至2004年,深沪两市又陆续推出了深证成指 、上证180指数(前身为上证30指数)、深证100指数、巨潮100指数、上证50指数……中国股市指数体系在沪深两个交易所推动下有了较大突破和进展,以成分股为样本的指数开发使中国指数市场出现了真正风格化、投资型的指数产品。在当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股市中,被投资者广泛接受的、能代表市场变化的指数基本上都是成分股指数。但业内专家指出,我国现有的指数体系,尚不足以满足市场的投资需求,市场迫切需要一些覆盖沪深两市的指数产品。

  就说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它选用了在纽约交易所上市的500种股票作为样本股,包括400种工业类股票、40种公用事业类股票、20种运输类股票和40种金融类股票。指数样本股所包括的股票面广,样本股的市价总值之和占纽约交易所所有上市股票市价总值之和的75%,这就使得该指数能够较精确地综合反映纽约股市价格动态走势。伴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专家呼吁,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综合反映沪深两市走势的“晴雨表”———统一指数。

  然而,统一指数之路并不一帆风顺。1998年,沪深两交易所启动跨市场指数的研究工作,同时,一些中介机构也对构建跨市场的指数进行探索,包括国外知名的指数商蠢蠢欲动,纷纷寻求指数商机。但直到200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先有了牵头开发统一指数的想法。

  上证所指数专家委员会提出详细的指数设计编制方案,由当时财经大学统计系主任徐国祥教授主持的课题研究小组研究完成《中国统一股价指数编制研究》,对上证综合指数、深证综合指数、上证30指数以及深证成分指数缺陷进行分析,并且充分考察参考西方成熟市场的成分股指数的基本特征。

  毕竟编制统一指数是必然的趋势。终于,在中国证监会牵头下,深沪两个交易所又坐在了一起,分别着手进行统一指数的设计开发工作,就指数编制方案、指数计算与发布、指数的管理等方面问题进行充分的交流。证监会的出面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方案编制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加快了指数推出的步伐,到了2003年,两家交易所终于初步达成了联合编制和发布沪深300指数的共识。指数小组对于指数计算和发布的技术问题充分探讨,结合国内具体情况,并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选择大量优质股票为样本股,以求在市值覆盖率、与现有市场指数相关性高等方面相统一。

  据悉,建立商业化模式运作的专门指数机构(公司)将是证监会以及交易所下一步的计划。那样,统一指数可以在不涉及两个交易所的利益纷争中更市场化地运作,更好地反映沪深两个市场整体走势。

  统一指数的推出给人们以想象。以统一指数为标的物可以开发出不少金融衍生产品,对股指期货的遐想更让不少券商和专业人士兴奋不已。据说,已有部分券商着手设计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物的产品模型,但应该冷静地看到,相关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仅有统一指数是不够的,股指期货等衍生产品还有着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障碍。

责编:刘科研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