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 师大100岁


昨晚上网聊天,正跟师傅、丸子、小宝几位说得开心,不经意一看表,快1点了,赶紧打住,匆匆跟各位道别,从网上撒丫子跑下来。早点睡,是为了早点起,今天可有重要的事情--母校北师大100周年大庆,我们同学要在学校聚会。

出租师傅看我满面春风的,问我是不是有高兴事。我说去参加校庆。师傅马上道:"哦,我知道啊,听收音机说了,你们学校100周年。"瞧瞧……

从北太平庄桥往南一拐,师傅放慢了车速,问我停在哪里。我正忙着在已经变了模样的街边找我们学校的小东门呢。这东门啊,因为靠近教工宿舍楼,又叫教工门。我们那时候还管它叫"牛门",是因为守这门的师傅姓牛。牛师傅估计已经退休了吧,不知道现在的学生还知不知道"牛门"这个名字。

校园里果然是庆典的气氛,横幅啊,彩旗啊,川流不息的各种年龄的校友啊……老图书馆后面的一片空地,现在是草、灌、乔混种的花园了,正开着夏末的繁盛的花朵。新老图书馆的中间地带,是我们碰头的地点。几天前,班长晓东跟我说这个地方的时候,我还费了很大的劲才想清楚。其实没回学校也才两年不到的时间,怎么可以忘性这么大?莫非真的是老了?不会啊!

等了20多分钟,居然没看见一个熟面孔。给班长打电话,这个组织这次活动的人居然还在路上堵着,说是已经有到校的同学给他打电话了,可能逛到别处去了,让我再等几分钟。我转了一个小圈子,听见有人叫我,一抬头,迎面来了俩同学。女生是当年的才女,研究生毕业后去澳大利亚改学了经济的LJ;男生,是曾经做过老师又干过多种领域最终成为著名网络写手并且出了好几本书的阿三,他的网络笔名王小山可是比他的真名响亮多了。这还是我毕业12年后第一次看见阿三真面目,不看不觉得,一看不由暗叹岁月如梭光阴荏苒流年似水沧桑巨变。

三人一起奔了设在教七303教室的90届毕业生登记站。各自找到登记表上自己的名字,不由都笑了,三个人的职业还是12年前分配工作时的呢,我 们仨全是中学教师。不是学校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再看表上,已经有几个同学先于我们"注册",后面的职业也大都旧貌换新颜了。

过道,一群87、88中文的同学围在一起。有一些,看着真是眼熟,顿一顿,都反应出相互的名字,不免又是一阵寒暄。那时候在一层楼里住着,都是小姑娘啊,现在好几个都牵着半大的孩子来了。我们班最大的孩子,已经11岁了,别说打酱油,什么不会做了呀。

聊天的工夫,又有几个同学来到。悄声对LJ说:"看见没有,咱班男生普遍比女生变化大。"班长晓东是个例外,这么多年,还是保持着青春年少的模样,不知道有什么好秘方。最意外的是居然还来了高木,那个一直跟着我们班上课连班会都不拉下的日本女生,那个上《现代汉语》第一节课时坐我旁边,写出"蚂蚁"两个字问我是什么意思的姑娘。她简直就没变化,似乎连发型都跟从前差不多,依旧喜欢在开心和惊讶的时候瞪大一双本来就很大的眼睛。

到科技楼前面照完相,班长清点人数,一共12位。商量一阵,统一意见,去学生食堂。走过当年男生住的西南楼,走过女生当年住的中北楼,走上北饭厅,穿进南饭厅。一人领了一份专门为校友提供的免费盒饭,在曾经无比熟悉的环境中享受着我们当年没有享受过的快餐店里那样的塑料餐桌餐椅,有关从前的回忆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用罢食堂午餐,聚会转移到我家继续进行。其间,SW刚下飞机就匆匆赶来,受到同学们一致赞扬。十几个同学满满的坐了一屋,其中的四位我都是毕业之后的12年间第一次再见,容易吗?时间远远不够让大家将所有的记忆都翻找出来,有一些记忆也已经缺损。但是,有这样的一次机会,一同重温曾经共有的一段日子,这样的感觉,就已经足够。大家全票推举晓东继续担当班长的职责,负责不定期的召集同学们聚会。走出师大12年,我们班没有大款,没有高官,不过,几乎所有人都塌塌实实的走在自己的路上,这其实就是最好的了。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