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 不仅仅为了做节目


北大山鹰社5名队员不幸遇山难一事,是近日整个社会的一个关注焦点。上周末的选题会,确定本周完成一期以这次山难为由头的谈话节目。郁导嘱我拿出一个初步的选题阐述。今天一上班,便拿着打印好的一份提纲奔了主任办公室。

于我来说,当初听到这个消息,第一个感觉是为那些消失在雪野之中的年轻生命而无限的惋惜。而理智上知道登山是一项有着相当危险性的运动,事故的发生从已经得到的信息来看,是因为天灾--雪崩,因此也没有更多复杂的思想。没想到此事在社会上引发了大规模的争论,有关探险与尊重科学,有关大学生是否因该进行探险性活动,有关生命的价值,有关生命的责任……在读过许多网上和报纸上各种各样的评论之后,发现,有关的争论,已经超出了这一事件的本身,投射着今天的人们不同的价值观。理想主义的也好,世俗色彩的也好,不管怎么说,评论中显露着今日世界人们思想的自由。不过,在这样的自由之中,或者说,在这样自由的主观评判中,又有多少人真正的了解登山运动?又有多少人真正的了解那些这类活动的热爱者和亲历者们究竟是怎样的感受?

主任看过节目阐述,提醒了两点:一是不要炒做偏激的观点,以免误导;二是暂时不要采访遇难学生的亲属,因为他们尚在非常情绪之中,不要刺激他们的痛苦。OK,没问题。

给登山协会主席李致新打电话,说明我们的节目计划。李致新当年和他的朋友王勇峰一起,登上了世界所有大洲的第一高峰。而他和王勇峰,当初也都是从大学被直接选进了中国登山队。李主席很痛快的支持了我们的计划,并说登协会尽力为我们的节目提供帮助。又给前中国登山队的张志坚老师打电话,说明意图,邀请他来做节目的嘉宾。张老师曾在登山过程中有过死里逃生的遇险经历。在杭州出差的张老师也很爽快的接受了我们的邀请。另一个拟请的嘉宾,是写过很多登山报道,并随同登山队员攀登过雪山的记者前辈。电话接通,前辈记者也接受了邀请,并建议我读一读他发在网上的一篇有关这次山难的评论,说那里面有他的观点。

放下电话,上网。又有了山难救援的新消息,还有新评论。其中一篇以未遇险队员家长身份写的一封信,让我看得有泪湿的感觉。当然,也看见了记者前辈的评论文章,同感很多。

看看表,下班高峰已过。遂上路,去见记者前辈。进了一家名叫"圣淘沙"的茶馆。这名字我见过,是几年前成都。一问,果然是成都那家著名茶馆的分店。呵,我的老乡把茶馆开到北京来了。环境不错,有悠扬的钢琴乐做背景,以后可以带着朋友来坐坐。

前辈在钢琴声中讲登山的人和事,也讲对这次山难的看法,对各类评论的看法。到底,是什么让他对登山一往情深呢?前辈说,对他来讲,最为深刻的是一种在平时生活中不可能得到的审美的发现和体验。人到中年的他,依旧有着对大山的向往。

也许,每个投入大山怀抱的人,所追寻的和所享受的各不相同,旁观者可以不理解,但又有多少理由去代替他们评判他们选择的价值呢?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