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手记(五)

世界杯 5,27 晴

韩国在1988年奥运会的时候,就利用国际大型体育赛事这一巨大舞台,成功的向世界展示了他们独特的文化。奥运会成为韩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契机。有过如此经验的韩国人自然不会放弃世界杯的机会。他们在宣传本国传统与文化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主新闻中心大厅的设计和装饰就明显的体现出他们在这方面的努力。

曾经报道过好几次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无论是亚特兰大奥运会,悉尼奥运会,还是曼谷亚运会,主新闻中心的设施都是强调其各场所的使用功能,文化宣传特点并不突出。而这次的汉城世界杯新闻中心,则突出了很多本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张贴的照片、摆放的实物,很多都反映着韩国的民俗风情。新闻中心大厅里,甚至还搭设了一个外观是韩国传统民居的演播室,免费提供给各电视台使用。演播室约有100平方米面积,正面的墙上张贴着巨幅的一处韩国著名寺庙的照片,可以用做演播台的背景。四周,摆放着传统的木床,旧式织布机,舂米的木臼,陶罐陶缸,等等。一角,甚至还栽种了一小丛绿竹。

我们决定将韩国人借世界杯搭台,唱文化宣传大戏的情况作为今天报道的内容之一。拍摄那间特殊演播室的时候,负责这里服务的一位志愿者,一个年轻的女孩问我们是不是中国人。我们说是。她特别的兴奋,开始用汉语跟我们交谈。尽管她的词汇不够丰富,但发音却相当到位。她说她叫金炫娥,曾去中国的四个城市旅游过,特别喜欢中国,她的梦想是在中国电视台的教育节目中做一个韩语老师。我们告诉她,我们电视台暂时还没有韩语的教学节目,金炫娥就问:“为什么韩国的电视台有教汉语的节目,中国的电视台却没有教韩语的节目呢?”我们就笑,说:“以后应该会有的吧。”

金炫娥是汉城外语学院英语系的学生,这次是担任英语翻译服务。她的中文是中学时学的。我要采访她,让她介绍建立这间演播室的目的。小姑娘问:“我用英语还是汉语?”我说:“你可以随意,都可以。”她歪着头想了想,认真的说:“虽然我的英语比汉语好,但我还是愿意用汉语,因为看节目的是中国人啊。我说汉语,他们会更喜欢我。”我说:“你讲汉语,那当然最好不过了,我只是担心这对你来说困难一点。”她问:“那你可以帮助我吗?我先用英语把我要说的意思告诉你,你帮我翻译成汉语,我再把这些话说出来。”

金炫娥的主意把我们几个都说笑了。我把她要说的内容用汉语写在本子上,她先读给我听,不熟的字还认真的注上拼音,然后再一字一句的背下来。这段采访就这么完成了。给金炫娥留下了我的名片,她说她今年9月到北京,一定要跟我联系,还说,她的汉语肯定比现在讲得更好。

这几天一个很明显的感觉是韩国人对中国人非常热情。那种出于礼貌的热情和发自内心的热情是有微妙差别的,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热情显然属于后者。

比如,我们今天想去拍摄一场在汉城奥运公园的演出。但给记者提供的票已经被预定一空了。志愿者听说我们是中央电视台的,就说他再去想想办法。两个小时后,他专门到我们的工作间,将一张记者票的复印件给了我们,上面有一位负责人写的话和签名,大意是让演出现场的工作人员为我们提供方便。

而到了演出现场,我们误走了工作人员的入口,被志愿者拦住。跟我们一起的韩国司机告诉他我们是CCTV的记者,他们马上微笑着说“欢迎”,甚至都没有查看我们的门票。晚上干完活,已是9点,找到一家韩国烧烤餐厅,准备点几个套餐。但不巧,套餐只供应到下午3点。听说我们是中国记者,老板说可以破例为我们单做。

再说我们的司机。他不懂汉语,英语也只会一些简单的单词,跟我们基本无法沟通。已经有两次因为沟通的问题出现误会,害他大晚上的在车库和大街上等了我们两个多小时。再后来,每次一上车,他就拨通汉城的外语翻译声讯服务台,将他需要了解的行程安排和时间问声讯台的翻译,然后让我们接听电话,告诉声讯台我们的需要,再由声讯台转告给他。他的细致和热心,明显的减少了我们彼此沟通障碍所造成的困难。

不能不提一下这个外语翻译声讯服务台。在汉城,这个台的电话号码是1330,拨通后再拨一个号码,选择你所需要的语种,就会有翻译为你提供耐心周到的服务。比如,你接洽一件事情,对方是不懂汉语的韩国人,你就可以打这个电话。甚至,你想向一个不懂汉语的韩国人通知一件事情,你也可以打这个电话,让翻译帮你转达。如果国内的大城市和旅游城市也能开通这样一个电话服务台,无疑会给外国人提供很大的帮助,也会赢得他们对这个城市更多的喜欢。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