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西洽会”筑就务实大道 打造世界经贸盛会

 

CCTV.com  2009年04月01日 13:21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陕西日报  

出席第十二届西洽会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 本报记者??宋红梅摄

  4月5日,西安又将迎来第十三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短短的13年里,西洽会已经由曾经的区域性经贸洽谈会,成长为一个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大型经贸盛会,见证着我省建设西部强省的辉煌历程。

  统计显示,前12届西洽会,平均每届设置展位2000多个,有40多个国家30个省区市代表团、10万中外客商参展参会,展期观众流量超过40万人次。各省区市代表团共签订国内横向联合项目合同10655个,投资额9795亿元;签订利用外资项目合同1527个,投资额225亿美元;商品贸易合同成交额2236亿元。达到一定规模后,西洽会本身也面临着如何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的难题,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加剧,国内经济出现下行,招商引资的困难不可回避。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迎接挑战,战胜困难,成为了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此刻,盘点西洽会,意义更加凸显。

  荏苒13载

  铸就世界级经贸盛会

  1996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的方针,陕西省委、省政府立刻意识到,这将是一个加快发展的难得的历史机遇。为此,省委、省政府高层亲赴国家相关部委和东部沿海省份游说,最终与国务院特区办、江苏省、上海市、天津市达成协议,于1997年共同发起创办了第一届西洽会。

  虽然首届西洽会规模很小,仅设有展位500个,但却抓住了东部企业急于拓展国内市场,西部地区急切希望引进资金,急需一个优化配置资源的平台这一历史机遇,获得反响。至此,一年一届的西洽会被确定了下来。

  1999年,“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在西安发出,为西洽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使得第四届西洽会备受瞩目,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都不得不关注的经贸盛会。

  随着影响的日益扩大,西洽会不断调整展会结构。自2002年第六届开始,西洽会设置投资洽谈馆,配合举办系列中外投资促进活动,并在国内首创了以预约撮合为核心的数字化服务系统;为了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促成中国贸促会、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举办西洽会 “会中会”——中国西部吸收外商投资洽谈会(简称外资会),全部由外商设展,每届有2000多外商参会参展,着重围绕各省区市的参展参会项目开展中外企业对接洽谈。

  发展到2008年,西洽会的主办单位已由最初的5个增加到35个,参会客商由第一届的7000多人增加到10万人,其中,来自世界56个国家和地区的238个团组、4500名外商参展参会。在经贸额上,第一届西洽会上经贸总额只有290亿元,而这届仅签订国内横向联合项目合同就达1416个,总投资额3156.07亿元。

  山东省发改委副主任朱志刚评价说:“西洽会这个品牌已经是世界级的品牌了。山东非常看好这个品牌,它把整个中国的发展,东西部的发展融合成一体。”

  搭建经贸平台

  实现互惠共赢

  在第十二届西洽会上,西藏代表团团长田福利评价说:“西洽会是一个好的平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来参加西洽会,大量的经济、投资、贸易的信息都在这里交流,我们西藏从这里能获取有利于西藏发展的信息。”

  在西洽会这个平台上,陕西更是最大的受益者。一方面,成交的投资类各种项目中,有一半以上落户陕西。通过项目带动,陕西引进了一大批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巨大的人流带动的吃、住、行、游、购、娱,为西安乃至全省增加了数以亿计的收入。此外,洽谈会的召开,对市容、市貌、卫生、治安、交通、窗口单位的服务等,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而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陕西投资环境的改善。

  在西洽会带动下,陕西每年举办的各类经贸展会逐年增多。2002年以来,每年都多达120多场次,年均展览规模约110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了以展会为龙头,文化、旅游、商贸、餐饮、饭店、交通、广告、信息、物流相配合的会展产业体系,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而在上世纪90年代初,陕西每年举行小型展销会还不到10个。

  作为西洽会的东道主,西安市更是占得先机。有关部门统计,西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曲江国家级文化产业区、浐灞生态区近一半的企业,都是在西洽会上达成的合作协议;12年来,宝鸡累计引进资金600多亿元,蒙牛乳业、冀东水泥、京润房产、天通石化等一大批好项目、大项目落户宝鸡,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不仅西安与宝鸡借助西洽会的招商平台,我省各市县都引进了一大批资金和项目,据媒体报道,在第十二届西洽会上,安康市签约合同项目69个,协议项目7个,总投资133.57亿元,其中引进资金132.04亿元;我省能源基地榆林市,仅引进山东兖矿集团100万吨煤间接液化一个项目,就吸引投资总额突破百亿元。

  注重项目

  更要注重实效

  目前,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依然深不见底,国内经济出现下行,招商引资的困难不可回避。在这种严峻的经济形式下,有人甚至提出,今年的西洽会应该停办。省委、省政府经过认真研究讨论认为,金融危机虽然依然在蔓延,但机遇与挑战并存,举办西洽会,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引进资金,更在于能提振信心,越是在这种经济形势下,越要把西洽会办好。

  然而,招商引资的难度加大已成定局。第十三届西洽会筹备委员会在3月20日的工作进展汇报中就毫不掩饰地说:“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邀请外商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一半以上的投资贸易促进活动客商分流辐射工作还没有落实;项目推介招商还有待于进一步推进。”

  同时,在这种经济背景下,东部企业借西部承接其产业转移之机,向西部包括我省转移落后产能,尤其是高污染行业的现象可能会更多。这就需要各地政府一定要避免拾到篮子里的都是菜的思想,擦亮双眼,不能对这类企业大开绿灯。

  有人也担心,为了能在招商引资的数量上,不低于上一届,以往就在西洽会上出现的签订虚假合同的现象,也会出现,履约率会成为一个大的问题。动辄数十亿、上百亿的引资规模很是吸引人的眼球,也让人的心情十分振奋。然而,协议签订了,签约仪式也举行了,项目最终却泡汤了。

  此外,作为东道主的西安,软环境的建设也急需改进。在第十三届西洽会西安分团举行筹备工作暨动员会上,西安市常务副市长董军忧心忡忡地说:“今天一大早,我途经朱雀路到丈八路,先后看到3辆大卡车冒着浓浓的黑烟,在马路上行驶,返回时,又在西大街十字看到,卖年糕和零食的三轮车在沿街叫卖;还有三轮车扎堆拉客。还有十几天,西洽会就要开幕了,这些现象要尽快整治。”

  3月23日,省政府召开第十三届西洽会陕西分团筹备工作汇报会议,会上景俊海副省长语重心长地指出: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对于西洽会,谁投入的力量更大,谁更务实,谁就将取得好的效果。各市一定要把工作做实,决不允许搞形式主义、虚假合同。省委、省政府不仅关注协议、合同,更看重协议与合同最终的实效,对以往签订的项目,省上将会进行专门统计,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的监督。

  在严峻的经济背景下,这种务实的工作作风,无疑将会成为第十三届西洽会上的重要风向。

责编:刘谨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