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油画人物志·朝戈》

 

——来自草原的敏感者

CCTV.com  2007年09月18日 11:06  来源:《艺术品投资》  

朝戈作品赏析  

  维多利奥博物馆是意大利最著名的国家博物馆之一,它位于罗马市中心,这里经常举办一些世界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展览。博物馆的主体建筑是意大利原来的皇宫,为了纪念在战争中死去的战士,人们修建了前面的回廊和雕塑,并称它为“祖国祭坛”。

 

今天,在博物馆的入口处,摆放了新画展的招贴画,画中一位东方面孔的女郎,注视着面前的人们。她那两颗黑宝石一样的眼睛,向着下方凝视。在女郎身后,还有一个神秘的身影,右手握着一个同样神秘的苹果。在西方人看来,苹果象征着智慧。

 

举办展览的艺术家把它当作招贴,一定是他十分喜爱的一幅作品。举办画展的画家是个罗马人不熟悉的东方人——朝戈。

 

1978年初秋,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新生的名单里,出现了一个蒙古族的名字:朝戈。

 

老师和同学慢慢熟悉了这个少言寡语的学生,也熟悉了他名字的含义,那是他大学教书的父亲起的名字:火。

 

谁也没有料到,大学毕业后的朝戈又回到了故乡。两年多的时间,朝戈走遍了内蒙古草原,收获是大大小小的几百张素描。

 

在维多利奥博物馆的展厅中,不少画作出自朝戈那两年的素描稿。

 

朝戈《盛装》

这是朝戈早期的代表作《盛装》。画面中一位中年妇女居中而坐,双手放在深色的桌面上。蒙古民族特有的面孔上,流露出淡淡的愁容。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朝戈:大家要仔细看这幅画,不管服装怎样,她这个人很端庄,很庄重的一个形态。她的服装是朴素的,普通的,我的题目还是有一个隐喻的。我是能感觉到一个民族他的传统文化在失去的时候,它会给这个民族带来一些心理方面的一种变化,那么我也部分地反映了这些变化。

 

几百年形成的民族文化传统,随着社会的发展正在发生激烈地变化,这使深爱自己民族文化的朝戈感到了深深的忧虑:

 

“我已经感觉到蒙古文化生活中,正在发生一种缓慢的,但是令人忧虑的变化——语言和传统生活方式逐渐消失……在现实中消失。”——朝戈

 

这种忧虑深深地浸透到这个时期的创作中,但不久的一件事情,又让朝戈发生了变化。

 

在呼和浩特,朝戈遇到了一位学舞蹈的女孩,灵巧的身材,大大的眼睛,朝戈把她视为心中的女神。

 

朝戈《眼睛》

朝戈以她为模特,创作了《眼睛》和《宝石》等一系列作品。就在《宝石》的背景中,朝戈画上了一个手里紧握金苹果的背影。当时他也没有想到,苹果竟然成为他绘画生涯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就在我们拍摄朝戈的画室时,他身旁的凳子上,就放了一盘红彤彤的苹果。画画时,朝戈不时拿起一个苹果咬上一口。

 

朝戈《宝石》

 

几年后,画中的模特成为了朝戈的妻子。

 

这是朝戈创作的一个高峰,他画出了《大气》、《远行者》、《红光》等一系列充满信心的具有草原情调的作品。

 

朝戈《大气》

这是一位有着米开朗基罗式健硕身躯的女性,她自由地舒展着双臂,足尖像舞蹈演员一样轻盈地起舞。风亲吻着她的额头,吹拂着她的头发,背后是广阔的蒙古草原。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朝戈:那个时候我觉得我的作品里面,还是比较多的具有希望感,比如《大气》这个作品,双臂展开的一个自由的形象,手有些约束,就是她不是完全自由人,感情是波浪式的,浪漫的。

 

许多评论家认为,《大气》是朝戈理想主义的代表作品,在赤裸的人体上,表现着朝戈对人性的探求,也表现了他对蒙古草原的希望。

 

1986年,朝戈回到他求学四年的母校,这次,他是以一名教师的身份进入中央美术学院的。

 

20世纪90年代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来临了。美术学院的高墙虽然挡住了市井的喧闹,但激烈的社会变革气息透过墙角的隙缝吹进了校园。这种躁动的情绪影响了朝戈。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朝戈:这个时代它有一个声音,它使你震动,你是被动的,你是由时代来震动的。我觉得好的艺术家是这样的,他跟时代的关系是这样的,并不是说我表现了这个时代,不见得,是这个时代使你拥有一种表现欲,那么我这件作品其实是有这个特点的。

 

朝戈所说的这幅作品,就是《敏感者》。

 

朝戈《敏感者》

这是与《大气》绝然相反的作品。画面上已经没有了以往的抒情与宁静,而是一种强烈的冲突。主人公有着蓬乱的头发、凌乱的胡须、焦虑的眼睛和向前倾斜的身躯,背景是一堵黑色的高墙,一束不知从何而来的强光打亮了他的脸庞。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朝戈:他们很强烈地感觉这个作品里面有新的东西和真实的东西。一些编辑见了我以后,他说:朝戈,我有这种情绪啊,我有这种情绪。

 

20世纪90年代的创作中,朝戈表现出对社会、对人性的痛苦思索。他作品的视角,已经从蒙古草原扩展到其他文化地域。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朝戈:展厅的条件其实对我是很不利的,墙的黄颜色的,油画(颜色)吃掉了一些。

 

也许是意大利人对东方文化的一种理解,他们认为只有明亮的色彩才能与朝戈的绘画相衬。

 

改动已经来不及了,油画上墙后,出现了令人不安的躁动,但有些作品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朝戈:但是我后来的新作品反而在这个展场非常突出,这也是你无法设想的,所以好的艺术它会在一定的时刻发扬它的力量。

 

朝戈所说的新作品,是他“十国之行”以后创作的作品。

 

2000年,朝戈获得了西班牙皇家美术学院的奖学金,前往欧洲研究油画和壁画。这次长达一年的行期,朝戈称为“十国之行”。

 

埃及古代文明的辉煌,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觉醒,法国新古典主义的人文浪潮……朝戈行走,一路看画,一路思索。

 

2002年,朝戈又回到了他的出生地——蒙古草原。初冬的一天,朝戈沿着阴山南麓,来到一个制高点上,极目望去,远方是连绵不断的群山和广袤的草原。朝戈迅速拿起画具,在寒风中开始写生。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朝戈:它实际上是山顶,阴山的顶峰,在这个地方,爬上这个山顶之后,我找到这个景色了,但太冷了,太冷了,我就用一张很小的纸,画一张写生。第一天画了一半,我就受不住了,冻得不行。

 

天也快黑了,朝戈决定明天再来。这里离他住的县城有二十多里路,第二天一大早,朝戈就开始爬山,当他又来到阴山的山顶时,几块乌云飘来,天空中飞起了雪花,气温也随之骤然下降。

 

寒冷、饥饿,让朝戈握不住手中的画笔,头脑中一片空白,纸上的线条变得杂乱无章。突然,他想起书包里还有一个苹果。

 

当冰凉的果汁流进他的喉咙时,朝戈感到一阵从未有过的轻松,眼前的山峦也变得清晰有序。他拿起画笔,继续作画。

 

三天的时间,几个苹果,朝戈在阴山山脉的寒风中完成了这幅小小的写生。

 

朝戈《阴山远行》

两年后,朝戈根据这幅写生,创作了两米的巨作《阴山远行》。后来,他又创作了一系列气势磅礴的风景作品,表达了他对蒙古草原的热爱。

 

2007年的一天,为了采访朝戈,我们驱车来到蒙古高原。说来也巧,正当我们找到一处地方拍摄时,十几年前的情景再一次发生了。

 

在纷纷扬扬的雪花中,朝戈向我们透露了他那时吃苹果的秘密。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朝戈:到了山顶上很冷,很厉害的风,你的身体所有地方好像都露着,风很直,时间长了你就没法调节了,会觉得这个人,怎么办,这个。感觉受不了,这个时候。我当时有一个苹果,这个时候吃一个苹果,起想象不到的作用,苹果可以让你很爽,一下子调解一下。

 

从欧洲回来后,朝戈对壁画技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种叫做坦培拉的作画方法,成为朝戈创作常用的手段。

 

朝戈《窗前人物》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朝戈:二十一世纪的作品,我的新的面貌出来了,很平和的,《东方》、还有《庄严的人物》,还有《窗前人物》,这些人物的表层的主题,有象征性,《东方》有一点象征性。那两个是肖像,但是它是通过人格化的肖像,它有一种升华的东西。它并不是通过表层的故事表现主题,我是通过这个表达的。我的近些年在这方面产生了比较大的变化,我的思想感情上有了比较大的变化。

 

正是朝戈这个时期所创作的作品,在维多利奥博物馆柠檬黄的展板上出人意料地取得了成功。

 

2006年6月7日晚,中国驻意大利大使和一些在罗马的意大利官员出席了朝戈画展和酒会。

 

虽然罗马的画展已经过去了一年之久,朝戈对意大利观众们的热情依然难忘。半个月的展览,几十种不同国家的文字写满了一本厚厚的留言簿。

 

在留言簿上,有一个人留言的经过让朝戈记忆犹新。那是公开展览的第一天,一个中年人带着疑虑的神情走进展馆。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朝戈:我看他的后边,看我的作品,我看他的后背就好像燃烧起来了,很快被这些作品感动。这个场面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给你的信息是你的艺术是感人的。这个人转了两圈之后,突然就朝我走过来了。他过来以后就直截了当告诉我:你应该在这个博物馆展出,因为你是大师,他说你是Maestri。

 

六十幅画作,在维多利奥博物馆展览了半个月之久,这对于中国油画家来说,是十分罕见的。

 

但是从草原到罗马,朝戈却走了整整二十年。

 

敏感者的路,崎岖坎坷,朝戈曾有过忧虑,有过苦恼,有过迷茫,但他终于找到了这条道路。

 

 

责编:张曦健

1/1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