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也称华北无线电零部件厂,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许多关键元件生产于此。798诞生于北京的东郊,在上世纪50年代由前民主德国的55位专家采用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建筑工艺和设计理念设计建造。这种建筑风格的厂房目前仅在中、德、美等国家有极少量存留,是世界上仅存不多的,带有包豪斯建筑理念的厂房建筑设计群,堪称工业发展史上的文物。工厂用数字代号作为厂名,是因为它们是军工保密厂。这里高大的厂房、精密的机器和绿树掩映的厂区道路因为能生产使中国强大的军用电子设备而成为当时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象征。这些厂里的工人拥有当时最好的工作和无可比拟的优越感。那时的电影摄影师经常来这里记录工厂生产建设和革命运动的形势,因此,这里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象征。
由中国与民主德国合作建成的718联合厂,在绝大部分大型企业都是苏联援建的年代称得上是当时的另类。在一车间,谷文荣师傅曾分解了美国战机U2残骸中的无线电元器件;现在,一车间有了一个很酷的名字——“时态空间”。
慷慨激昂的《有线电厂在前进》进行曲过后,在798,妩媚、阴柔的昆曲正在响起。这天晚上,《仁》俱乐部举办答谢酒会,请来两位戏剧梅花奖得主,演出昆曲《长生殿》。1958年,就在这个吟唱唐明皇、杨贵妃爱情故事的地方,798办起了吃饭不花钱的大食堂。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一些“7”字开头的号码工厂在北京东郊连成一片,形成当时中国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718联合厂就是其中之一,如今大名鼎鼎的798就是它五个分厂中的一个。在建厂的同时,718厂曾建筑铁路13公里运输工厂生产所需要的大量物资……
和无数满怀理想和热情的青年人一样,年轻的冯怀涵很快就融入了718厂的集体生活。在这里,大家观看文艺演出,做广播体操,进行政治学习,观看讽刺美国的活报剧,追求思想的纯洁和进步。而女工人宋淑敏却因为说了一句风凉话而无法入团,遗憾了一辈子……
今天的798,很多画廊的对面还是轰轰作响的车间。工人、军工产品、艺术家、前卫、记忆、蜕变……所有这些元素在不同的时间刻度聚合在一起,迷离而生动,虚幻而真实。798本身就是全世界最鲜活、最耐人寻味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