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申杨:亲历地震的央视记者

 

CCTV.com  2008年06月26日 17:23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CCTV  
[内容速览]  申杨,中央电视台海外节目中心新闻部记者,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因病正在成都住院的她第一时间从前方做了电话连线报道,是全台首个从地震灾区发回报道的记者。

申杨,中央电视台海外节目中心新闻部记者,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因病正在成都住院的她第一时间从前方做了电话连线报道,是全台首个从地震灾区发回报道的记者。

512日到23日,拖着病体的申杨昼夜奔波在灾区前线,把所见所闻通过电视屏幕传播给全世界,她自己也被这些感人至深的事迹和精神长久打动。

申杨:亲历地震的央视记者

 

地震时就在灾区

 

大地震来临那一刻,申杨正在成都。

早在317日,申杨就从北京出发,到广西、云南、贵州、四川进行奥运火炬接力的前期报道工作。在云南,因为不适应气候,申杨生病了,但工作紧张一直“扛着”。到四川广安后,实在扛不住了,她才到医院治疗。“当时医院大夫说,我们救不了,得送到成都去。到了成都以后就进了抢救室,医生直接拿了一把开喉的刀,说如果情况不太好,就直接把喉管切开。我当时挺害怕,没想到病这么严重,所以就一直在成都住院。”

512日,申杨正在医院里治病,1428分发生地震,医院大楼剧烈地摇晃,所有人都一起往外跑。“一开始我还想,地震可能一会儿就过去,但实际上持续了很长时间。我从楼上往下跑,到一楼半的时候,还有七八级台阶,我就被震得摔了下去,扭伤了脚。终于跑到大街上,我下意识地掏出手机,想推断一下地震发生的时间,手机显示是1429分,去掉我下楼用的一分钟,我想地震可能发生在1428分。”申杨立即用手机给台里值班室打了一个电话,但只说了一句“成都地震了,1428分”,电话就断了,之后再打就怎么也打不通。所幸身边一个病友用的是联通的手机,可以发短信,于是申杨用这个手机跟后方继续取得联系,值班室让她赶快了解更多的情况。

当时成都已经不是正常状态了,通讯、交通中断,了解信息很困难,申杨在大街上一瘸一拐地走,见人就打听。后来碰到一个警察,问他是怎么回事,警察说他也不清楚,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车上的广播打开,放到最大的音量,让周围路过的人可以听。通过广播,申杨得知汶川发生了7.8级地震。

15点的时候,申杨在CCTV-4的新闻直播节目做了电话连线报道,介绍了成都的情况。“事后我才知道,我的这个报道是中央电视台第一个从地震灾区发回的电话连线报道。从15点开始一直到零点,每一个整点我都在做电话连线,播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的最新情况。”

 

“你出院我们不负责”

 

灾情重于泰山,记者的职业素养驱使着申杨,她要立即到最前方去。

513日,申杨向医院提出了出院申请。“当时我们的报道组只有我一个人在灾区,其他同事下午才能赶到,如果我躺在病床上,大家就没法工作了。”可是医生对此并不赞成:“你还有5天的治疗时间,如果这个时候停了,再发生什么危险我们不负责任。”“没有关系,给我办出院手续吧。”申杨态度很坚决。

出院后申杨来到抗震救灾指挥中心了解情况,不断做电话连线直到晚上9点。下午同事们赶到时,申杨在酒店门口迎接,但没人认得出她。“因为我那时候已经变了,有平时两三个那么胖,在医院治疗时打了6天激素,把我打肿了。”

514日,映秀镇送往成都的第一批重伤员抵达华西医院,申杨在医院采访了6个小时。地震发生后,很多医生已经连续工作了24小时以上,他们一直坚守在岗位,累了就在旁边打一个盹,没有人撤退。申杨和同事采访制作了新闻特写“生命的接力”,节目传回台之后,还没有播出,海外新闻部马勇主任就给申杨打来电话:“片子我们看了,但是我们没有认出你来。听声音才确定是你,你怎么肿成那个样子?”其实马勇看到的还只是申杨的脸,她的全身都肿了,双腿几乎不能弯曲。她就是拖着这样的病体在灾区奔波了10多天。

 

1/2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