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原生态: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青歌赛策划秦新民细谈"原生态"奖项设立始末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5月09日 14:30 来源:CCTV.com

  


  (CCTV.com报道) 今年青歌大赛初设原生态组的比赛种类,由此引发的争议一直接连不断,从巴图评分事件到阿幼朵的归位,让人感觉原生态已经成了今年青歌赛的一个热点。大赛为何要增设原生态组,它的成立是否必然?带着种种疑问,记者走访了大赛策划秦新民。
  
  “您是否可以介绍一下,这个颇具争议的原生态种类设立始末?”

  “在前几年的比赛中,已经有原生态的选手参加,虽然为数不多,但毕竟出现了。像第八届,选手李琼报的是通俗唱法,实际上按通俗唱法的要求,不太规范,若按民族唱法,她又是经过训练的,都套不上。最后只得了一个优秀奖。”

  “插问一下,这个优秀奖算不算安慰奖?”

  “不是,当时奖项设立是每个类别16个选手进入决赛,评出金奖一名,银奖两名,铜奖三名,未评上的十名决赛选手便是优秀奖。”

  据秦新民介绍,李琼得了优秀奖后,引起观众异议,评委也有看法,认为这么优秀的选手不得奖不应该。于是大赛临时决定把先前有过的一个特别奖,原先是荣誉性质的一个奖项,变为这届大赛的最高奖项,从每种唱法中选择三个歌手,增加一场节目来进行角逐。
这个临时增加的大奖,所有参与角逐的都是各自唱法中的一二等奖获得者,只有李琼例外,破例以优秀奖的身分进入。比赛的结果富有戏剧性,正是这个唯一以优秀奖身分进入的李琼,一举拿走特别奖这一最高奖项。

  在嘈杂的比赛现场外接受采访的秦新民,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印象深刻,“这个奖项由观众评选决定,记得总共发出70张票,一张废票,一张弃权,收回68票,全部投的是李琼。”

  评委就在现场,话语权却交给了观众。这是青年歌手大奖赛有始以来第一次,由观众投票决定一个大奖。

  之后的几届比赛中,这样的现象反复出现,从第十届的阿幼朵,到十一届的西兰卡普组合和云南的一对兄妹选手,都有不俗的表现,却因种种限制不是与奖项擦肩而过,便也只能得个末奖。这一现象不能不提醒组织者开始思考这一问题:“特别是很多少数民族,有一些我们认为是民间唱法的传统民歌,这些东西它是几不靠的,但它也是一种音乐现象,在我们国家存在了这么多年,它是不是也应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第十一届青歌大赛落下帷幕,恰逢当年我国正大力开展文化遗产的申请和整理工作,全国各地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自己也在大力挖掘原生态的艺术门类,专业团体和个人,包括郭兰英、田青等人,在这方面都做了大量重要的推介活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按秦新民的说法,“在这种情况下,去年我们筹备第12届大赛时,马上想到现在增加这一新的演唱方法时机已经成熟。”

    新生事物的出现,难免有个认知和产生共识的过程。这次比赛之所以有部分歌曲比较相近,却参加的是不同类别的比赛,这就有个边界的问题有待理清。还有关于标准的操作,关于原生态和原生态的叠加算不算原生态,是否有悖于原生态的初衷,都需要假以时日进行解决。

  正因为如此,青歌大赛策划秦新民强调指出:“这届增加原生态唱法的价值,不仅仅是调动了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选手来参赛,展示他们各自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艺术形态,它同时会带动这一方面学科研究的发展。这个意义将是更加重大的。”(CCTV.com 记者 艾中 赵建宾)

责编:史冬莲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