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方之子 > 节目内容 

感动中国2002年度人物评选--入围人物刘姝威
01.02 15:07

    入围人物刘姝威2003年1月1日(星期三)播出
    二十世纪末,蓝田股份被誉为中国农业产业化的一面旗帜;2001年10月26日,她的一篇600字的内参文章终结了蓝田神话。为此她被蓝田推上法庭,人身威胁,生死较量,在无可辩驳的事实面前,蓝田失去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问题显而易见,人人闭口不言,无意中她成了“皇帝新装”里第一个站出来说说实话的人,她就是中央财经大学研究所的刘姝威
    刘姝威:女、50岁
    师从经济学家陈岱孙、厉以宁
    中央财经大学研究所研究员
    专长于信贷研究
    
    这是当时有关蓝田产品的广告,2002年刘姝威的名字与蓝田这个字眼紧紧联系在一块,“600字揭穿蓝田神话”,“与蓝田股份以死相拼”等报道,成为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
    刘姝威:我注意到蓝田是什么时候注意到的呢,起因是我在写一本书,这个书是应约写的。
    无心栽柳,柳成阴,刘姝威不经意的一次财务分析,破解了蓝田神话的骗局。
    刘姝威:非常偶然的,确实偶然,甚至银行都没有提起过它。
    让刘姝威没想到的是,她也因为此卷入了一场史料不及的风波,在接下来的那段时间内刘姝威不断的接到恐吓电话。
    刘姝威:当时我有一种不祥之兆。
    与此同时,刘姝威接到了湖北省洪湖市人民法院的传票,蓝田股份有限公司诉刘姝威名誉侵权。请求法院判令刘姝威公开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50万元。
    刘姝威:当时我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了。以死相拼了。这是我真实的想法。我决不妥协,我的判断是没有错的。
    法院的传票彻底打破了刘姝威平静的研究生涯。从2002年1月10号开始,刘姝威陆续收到了一些来历不明的恐吓邮件,这更给她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
    刘姝威:这一封是2002年1月11号--11号的再继续发--21点16分发出来的:2002年1月23号就是你的死期,你死了我给你烧一柱香,不,三柱香,三柱香。然后就是:将死之人难免胡言乱语。就是这个:你应该把她的肠子从肚子里拉出来,然后在她脖子上绕几圈再用力一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临死前,她吐出收别人的100块黑钱,全是1元硬币。然后我立即拨了110了。
    110队长对刘姝威说的一句话,至今让刘姝威难以忘记
    刘姝威:他说: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你不要怕,我支持你。这个是从12月13号我接到传票以来第一次得到的公开的、并且付诸于行动的保护和支持。
    蓝田公司弄虚作假,显而易见,为什么相关单位闭口不言呢,我台今年3月23日播出的《新闻调查》,或许能给出答案
    记者:600个字,粉碎了一个上市公司的神话。这件事本身我们听起来,就令人难以置信。
    刘姝威:按我的一位律师的话说,你这个案子将成为中国法律史上的一个大笑话。用一个不好听的名字的话,这是一个丑闻。
    记者:你这样认为?
    刘姝威:你不这样认为吗?
    记者:为什么说它是一个丑闻,你的观点?
    刘姝威:它玷污了法律,蓝田公布的数据绝对不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而是由于技术以外的原因。
    记者:你指的这个因素是什么?
    刘姝威:就是什么呢?作为一个上市公司的话,瞿兆玉(蓝田总裁)哪有那么大的本事上天入地
    记者:你指的这个因素是在商业游戏规则之内呢,还是之外?
    刘姝威:我想这不是市场经济允许的。要是在一个健康的市场经济当中,这些因素是不可能存在的。
    记者:你指的这个因素是权力吗?
    刘姝威:你说呢?
    记者:我问你。
    刘姝威:我问你。你听了我的讲述的话,你认为这个因素是什么?
    记者:你是当事人
    刘姝威:这个问题我想应该让公众来分析吧。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是权力的话,这就有一个--他为什么会用他掌握的权力干出这种事?怎么才能够制止他运用手中的权力干这种事。
    记者:你认为会不了了之吗?
    刘姝威:我不希望不了了之。
    记者:你的预测是什么?
    刘姝威:我的预测……我无法预测。
    记者:预感呢?
    刘姝威:我无法预感。
    蓝田公司现在已经被中国证监会强令停盘,在与神话的较量中刘姝威也成为中国知识分子良知的化生。
    财经时报总编辑杨大明:刘姝威以她特有的,一篇600百字的短文,揭示了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个课题,可能有人会问,这样司空见惯的问题,别人怎么会没有提出来呢,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种毅力,需要一种勇气,需要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我觉得刘姝威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建设有标版作用。
    刘姝威:我的老师对我说过,如果你觉得你研究的问题能自圆其说的话,那你就去说吧。



责编:小心 来源:央视国际网络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