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京剧流派知识(三)·旦行流派形成前的旦角演员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4月18日 14:50 来源:《跟我学》

 

    胡喜禄,生于1827年,卒于1890年,他是同程长庚、余三胜同时代的著名青衣演员,他的发音用了很多的鄂音,大胆地起用鄂音来取代徽音,所以唱腔就比较柔婉,字眼上就更加清晰。他在演出里面也进行了许多革新。比如说现在的传统剧目《玉堂春》,大部分都是胡喜禄那个时代创制的,今天的还延续下来。

  时小福,生于1849年,卒于1900年。他私淑胡喜禄的演出风格。但是他唱腔比较遵从徽音,比较刚直。他演的人物,大部分也是节妇烈女。比如《三娘教子》,《四郎探母》里的四夫人这一类人物。他的风格与他演的人物是相一致的。所以他是我们青衣先辈里刚直派的代表。时小福的弟子叫吴菱仙,吴菱仙的弟子是梅兰芳。时小福、吴菱仙、梅兰芳这是一脉相承的。

 

  陈德霖,生于1862年,卒于1930年。他的唱也是以刚直为主,他唱腔的风格,接近时小福先生。他和谭鑫培、孙菊仙、杨小楼、梅兰芳等等都曾经同台合作,人称“老夫子”。陈德霖的唱腔比较高亢、刚直,他尾音讲究甩和顿。我们今天听见的尚小云尚派的唱法,就更加接近于陈德霖先生。

  陈德霖先生的剧目代表作有《祭江》、《祭塔》,还有和谭鑫培先生合作的《武家坡》。他的弟子里面有梅兰芳、尚小云、姜妙香、黄桂秋等。

 

    梅巧玲是梅兰芳的祖父,他生于1842年,卒于1882年。梅巧玲主工花旦,也兼演青衣。他的扮相非常地富丽堂皇,所以当时有“胖巧玲”之称。他的拿手戏如《盘丝洞》,《梅玉配》,都是脍炙人口的。梅巧玲先生也是京剧旦角改革的先驱者,一是他大胆地编演了很多新戏,特别是擅长演旗装戏,如《雁门关》的萧太后和《四郎探母》的萧太后。他的旗装戏在当时来说打破了青衣和花旦的界限,所以他在身段、神气、台步、表演等各方面都有很多的革新。

    余紫云是余三胜之子,余叔岩之父。他是梅巧玲的弟子,既演花旦,也兼演青衣。花旦私淑梅巧玲,青衣私淑胡喜禄。余紫云的表演风格上对于后来的王瑶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代表剧目既有青衣也有花旦戏,比如《宇宙锋》、《游龙戏凤》、《御碑亭》、《玉堂春》、《虹霓关》等。

    路三宝生于1877年,卒于1918年。他是一位昆乱文武不挡的演员,戏路很宽,他的代表剧作是《杀惜》、《战宛城》这类戏。他的做功非常地细腻,他表情变化很多。路三宝在辛亥革命以来,曾经为梅兰芳配演了很多时装戏,如《孽海波澜》、《一缕麻》、《邓霞姑》等等。路三宝还创演了《穆柯寨》,再有梅先生、尚先生、荀先生的《贵妃醉酒》,都是师承于路三宝,而筱翠花先生则是师承于田桂凤。

 

    田桂凤,生于1867年卒于1931年。他的表演以细腻,口齿伶俐见长,尤其擅长京白。他是著名花旦筱翠花的老师。从田桂凤的表演风格来看,他以风流泼辣见长,而另一位花旦梅巧玲是以妖艳妩媚突出。所以两个花旦演员的风格是不相同的,他的代表剧目有《拾玉镯》、《战宛城》、《翠屏山》、《乌龙院》等等。

    余玉琴,绰号“余庄儿”。生于1868年,卒于1939年。他的表演是揉合了花旦和武旦,也就是文戏又开,武戏掺文。如他所演的《贵妃醉酒》,就有许多卧鱼、下腰等等武功身段,而他演的《演火棍》、《杨排风》和焦赞的对打里面,有很多花旦的身段。

 

  余玉琴的《贵妃醉酒》戏路与路三宝不同。有一位著名票友叫载涛,他师承的是余玉琴的戏路子。当年曾经和梅兰芳切磋这两个不同的戏路子。余玉琴是刀马旦的创始人。在京剧传统上,旦行只分青衣、花旦、武旦、老旦四大行,由于余玉琴出生的时代出现了许多巾帼英雄的人物,所以应运而生,就产生了这样一些剧目,比如说《儿女英雄传》里的十三妹。余玉琴就是第一个演《儿女英雄传》的,当时不叫《十三妹》,叫《儿女英雄传》,后来改为《十三妹》。当时他的扮相是踩跷的,和后来王瑶卿的改革有所不同。刀马旦这行就是揉合了花旦的表演和武旦的武功,二者结合起来形成的。刀马旦应该就起始于余玉琴而完成于王瑶卿。


 

责编:史冬莲

1/1页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