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戏曲频道 > 梅韵流芳 > 正文

京剧大师梅兰芳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20日 16:16)

  梅兰芳,生于1894年,卒于1961年,祖籍江苏泰州,是梅巧玲之孙,梅雨田之甥,梅竹芬之子。他九岁跟吴菱仙学戏,后来搭“喜连成”班借台演戏,又拜陈德霖为师,在艺术上深受王瑶卿的影响。他始终对王瑶卿先生执弟子礼。

  梅兰芳在建国以前,在中外戏曲交流上,做出过很大的贡献,他1919年曾经率团赴日演出。1930年又率团赴美国演出,1935年又率团赴苏联演出。他和杨小楼、余叔岩并称为“京剧三大贤”,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并称“四大名旦”。

  梅兰芳很有民族气节,在日本侵华期间,蓄须明志,拒不演出。建国以后,曾就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和中国京剧院院长。

  梅派的特点,有人说就是没有特点,即梅兰芳的表演,处处是规范,但是又易学难精。看起来好学,但是真正融会贯通就很难。

  梅兰芳的表演,可以说是中国古典美学中和之美的代表。他在继承与革新上,可以说是“守不泥迹,放不逾矩”。他既无腔不出新,又无腔似旧。有人给他归纳为“三平”,说梅先生的表演是平淡中见独到,平稳中见功夫,平实中见自然。

  他创造了多种舞蹈,比如《天女散花》里的绸舞,或叫“风带舞”,他还创造了很多戏曲的舞蹈, 比如《霸王别姬》的“剑舞”、《太真外传》里的盘舞、《西施》里的羽舞、《黛玉葬花》里的镰舞、也叫锄舞、《红线盗盒》里的拂尘舞。另外,在表演方面,如《宇宙锋》表现了乍阴乍阳,两面人的表演,《贞娥刺虎》里面也有这样的表演,难度都很大。

  他晚年所演出的《穆桂英挂帅》中“捧印”一场,就化用了武生关平《青石山》里的托印和《铁笼山》里姜维观星揉肚子。这些表演用在穆桂英身上,用得恰到好处。

  梅兰芳参与了花衫一行的创造,这一行起始于王瑶卿,完成于梅兰芳。梅兰芳很多剧目中都是花衫的角色,它是把青衣的表演和花旦的表演相融和,比青衣开放,比花旦收敛,加以融和形成花衫。比如《霸王别姬》的虞姬,《天女散花》的天女这样一些人物。

  梅派是以梅兰芳为代表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梅先生周围有一个智囊团或者说是一个强力集团,比如为他编剧的齐如山先生,李释戡先生,为他进行艺术指导的王瑶卿先生,还有他经济的后源冯耿光和他出国的策划张鹏春先生,还有他艺术的合作者,像他的琴师徐兰沅、王少卿,还有他同台的老搭档萧长华,姜妙香,姚玉芙。后期他的秘书许姬传先生,这些人可以说都为了梅派的艺术付出了自己的心智。

  梅派的传人大体上有100多位。而其中著名的有魏莲芳、李世芳、言慧珠、陈正薇、杜近芳、梅葆玖和李玉芙等。

责编:史冬莲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