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声皖韵歌悠扬——花鼓戏
央视国际 2004年05月19日 10:37
从合肥向东,我们依次经过巢湖、芜湖。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盛产银鱼。爱国将领冯玉祥、张治中的家乡就在这里。它属于戏曲剧种流行的边缘地带。既是由合肥过来的庐剧的流行区;又是由芜湖传入的梨簧戏的出没地。本地只有一个很小的剧种,叫含弓戏。熟悉京剧的朋友都知道,京剧中有一出很有名的戏叫《文昭关》。说的是伍子胥为了过昭关,一夜间急出了满头白发的故事。含弓戏,就出在昭关所在的含山县。芜湖,其实并没有什么有名的“湖”,它是安徽省沿江的一个港口城市。因其为“四大米市”之一,故此,在近代中国城市史上较有影响。再往前走,就进入了宣城市的地盘。这里风光秀丽、山水怡人。最著名的敬亭山,曾留下过李白的诗句:“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白居易“碧爱新晴后,明宜反照中”所吟咏的也是这一带的景色。这一派明山秀水之间,就是安徽省的另一个重要剧种皖南花鼓戏的流行区域。
据皖南花鼓戏专家、安徽省艺术研究所已故一级编剧刘永濂介绍:皖南花鼓戏是100多年前,随移民流入皖南的湖北东路花鼓调及河南灯曲,在与皖南地区的民间歌舞合流演唱的基础上,不断接受徽剧、京剧的影响,逐渐发展起来的。其民歌色彩鲜明,极富乡土气息。
清康熙至光绪年间,居安徽长江和淮河上游的湖北、河南的一些地方,多次发生水旱灾害。大批灾民顺流而下,迁入安徽。《宣城县志》就有这样的记载:“河南等地的贫苦农民,在水旱灾害的逼迫下,大批南迁。于是楚、豫各邻省之民,络绎来归”。由此,湖北东路的花鼓调和河南曲子便传入皖南。而宣城、郎溪、广德、宁国一带,就是后来皖南花鼓戏的主要流行地区。
当湖北东路花鼓调和河南曲子流入之时,这里的农村出现了俗称“打五件”的说唱形式。“五件”指的就是“鼓”、“钹”、“大锣”、“小锣”和“竹板”。往往由一、二人合作,挨门寻户地自打自唱。这种形式,最初被叫做“地摊子”,其可说是皖南花鼓戏的雏形。
由于表达情感、叙述故事的需要,早期的皖南花鼓戏在唱腔上渐次形成了“主腔”和“花腔”两大类型。
有人说,皖南花鼓戏就象啁啾在明山秀水间的一只百灵,把清新秀丽、祥和美好播撒在皖东南的山水之间。
举凡花腔小戏,大都有着与民歌频繁交往的历史,皖南花鼓戏的《绣荷包》、《绣蓝衫》等,也是脱胎于当地民歌。不仅如此,还从目连戏、京剧移植了《傅罗卜取经》、《小尼姑下山》的等。
皖南花鼓戏由于其民间性本质的决定,其传统剧目以喜剧为多。是乡村大众不可缺少的生活伴侣。皖南花鼓戏的喜剧剧目幽默、风趣,以丑行当家。
皖南花鼓戏的表演,保留了民间灯会歌舞的许多特色,较多使用扇子和手巾,并有特定的身段和步法。
皖南花鼓戏是乡村文化的产物,是农业人口审美和娱乐需要的主要形式。皖南的明山秀水给了它灵动抒情、淡雅明快的主体风格。整个舞台面貌显得轻盈舒展,有一种绿茶的清幽。深受江南百姓的喜爱,正所谓“花鼓一来,洗脚穿鞋”。只要有花鼓戏演出,山区的群众哪怕正在田里忙着,也会立刻丢下手中的活,梳洗打扮、洗脚换鞋,争着去一睹为快。可见,皖南花鼓戏已成了这一带人民的“快乐之神”。
在上个世纪7-80年代,皖南花鼓戏集中创作了一批连台本戏,往往可以一次性满足整个演出季的需要。较有代表的是《姐妹皇后》、《姐妹花魂》等一批剧目,演出数年而不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众审美趣味的变化,皖南花鼓戏也开始注重有一定思想内涵的大戏的创作演出。现代戏《老板娘》也因为及时反映了改革开放的火热生活,揭露了现实生活的深层矛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主持人 由此可见,今天的皖南花鼓戏已超越了往日那山野小唱的概念,它已在编、导、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作了全面的提升。其表现能力也已大大增强。已成为安徽省众多地方戏曲剧种中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剧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