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首页

徽声皖韵歌悠扬——庐剧

央视国际 2004年05月19日 10:19


  庐剧是一个乡土气息很浓的剧种,流行在以合肥为中心的皖西至皖东一带。据说,合肥人李鸿章还曾经用家乡的庐剧、俗称“倒七戏” 代替过大清的“国歌”呢!那是清光绪22年(1896年),李鸿章以大清国宰相的身份出访欧美六国。在德国,德皇威廉二世为他举行盛大国宴,并陪同参观军事操练,还赠他红鹰大十字头等勋章。德皇在庆宴上,要求各国使节唱本国国歌。当时,大清国还没有制定国歌,李鸿章没有办法,就唱了一曲家乡合肥流行的“倒七戏” 代替国歌,蒙混过关了事。不管此事是真是假,庐剧也就是“倒七戏”在当时的流行,是不容置疑的。

  庐剧原名“倒七戏”,又称“小倒戏”等,由于它的流行区域是在皖中古庐州一带,所以,在1955年3月,经安徽省委宣传部批准,正式将“倒七戏”改名为“庐剧”。

  庐剧流行在以合肥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广大地区:东到巢湖,西至六安,南接芜湖,北连淮南、滁州一带,正处在安徽省中部的腰腹地带。南与清新的黄梅戏、古朴的徽剧流行区域相接;北与高亢、悠扬的梆子、泗州戏为邻。正处于南北两大戏曲剧种交汇的中间地带,因而它没有明显的剧种风格归属。庐剧的确切形成年代,目前尚无定论,但从其历史上的记录来看,距今已有130多年历史……

  1980年,在安徽省巢湖市烔炀河镇发现了“烔炀河禁戏碑”,该碑原砌在街头一商店的山墙之上,是清同治七年(1868年)巢县知事陈炳所立《正堂陈示》。碑文上写到:“近倒七戏名目,淫词丑态,最易摇荡人心,关系风化不浅。嗣后,如有再演此戏者,绅董与地保亦宜禀案本县捉拿,定将此写戏、点戏与班首人等,一并枷仗。”。由此可推知,庐剧形成的历史应当早于1868年,至少也有近200年的历史了。从碑文中也可以看出,在解放前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庐剧基本上处于禁演、受迫害的状态。“烔炀河禁戏碑”的发现,为所谓官府“严禁淫娼倒七”的传闻提供了实物佐证。从“烔炀河禁戏碑” 可发现:早在清代同治年间,当年的庐剧 ——“倒七戏”就已在巢湖一带广泛流行,甚至达到了“最易摇荡人心”,而“关系风化不浅”的程度了,“逼”得当时的官府不得不勒石禁演了,可见其影响之大。这也说明了巢湖一带是庐剧的主要流行地区,即一般所说的“东路庐剧”。它以巢湖为中心,包括长江以南的芜湖、当涂等周边地区,所以也称作“下路”。它的唱腔较为委婉,表演细腻,服饰相对较华艳。


  皖西大别山区,是以六安、金寨为中心的“西路庐剧”的流行区域,也有人将它与北路的淮南、寿县一带合称为“上路”。它的唱腔粗犷、高亢,有山歌特征。这里是庐剧的发源地。大别山的各种山歌、小调由西向东流传,经过与皖中一带流行的锣鼓门歌、秧歌,及淮河一带的花鼓灯等民间舞蹈相融合,逐渐形成了“倒七戏”,即庐剧。按语言、习俗影响形成的庐剧的西、中、东或上、中、下三路,其中路,就是以合肥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它的演唱介于西、东两路之间,比较朴实,有较浓郁的乡土气息。

  庐剧唱腔分主调和花腔两个部分。主调富于叙事,也可抒情,适合表现较复杂的戏剧感情。花腔曲调绝大部分是民歌小调,一般曲式固定,反复演唱。

  传统的庐剧唱腔没有丝、管乐器伴奏,只有锣鼓进行起奏、间奏和伴奏,艺人称“满台锣鼓半台戏”,足见锣鼓在庐剧艺术中的地位。早期庐剧的表演也比较简单,基本上是唱一段舞一段,唱的是民间小调,舞的是民间歌舞,舞蹈动作一般不结合剧情。演出多为幕表制,一般没有固定的台词,而以临时串词、套词来自编。这种状况直到解放以后才得以改变。

  1949年在合肥由几个“倒七戏”班社组成的“平民剧社”刚一成立,便公演了一系列新编的现代戏:《天翻地覆》、《农民泪》、《刘巧团圆》、《官逼民反》以及《地主逼粮》等……1951年6月26日,中共皖北行署文教处将合肥平民剧社改为“皖北地方戏实验剧场”;1953年10月,“皖北地方戏实验剧场”又更名为“安徽省倒七戏剧团”。直到1955年3月,正式改为“安徽省庐剧团”!从此,庐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下一页>>
第1页
(编辑:史冬莲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