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与观众同行》之缘定今生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0月04日 11:35 来源:CCTV.com

  2005年3月24日,是上海越剧院五十岁的生日。为了便于安排剧场,纪念活动安排在了9月。当我们问道“五十周年纪念活动的主题是否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时,现任院长尤伯鑫不假思索地答道“与观众同行”,短短五个字,悠悠五十年,这背后有着多少耐人寻味的故事呢。

  沈阿姨是一位普通的越谜,退休前曾是学校的音乐老师。她总爱不无夸耀地说,自己的戏龄比年龄还长。2005年夏天,沈阿姨61岁生日时,朋友送了一本邮册,望着邮册上的越剧前辈,在台前看了一辈子戏的沈阿姨有了一个想法,幕后的她们又是怎样的呢,几十年前,风格不同、性格炯异的她们,又是怎样走到一起的呢?当她走近这段历史时,才惊奇地发现,越剧院的故事恰恰要从她出生的那年谈起。

  61年前,也就是1944年的9月28日,袁雪芬、范瑞娟在九星大戏院演出《雁南归》时,第一次使用了“雪声剧团”的名字。后来,几经变更,这班人马成为了建国初期华东越剧实验剧团的最初骨干。1954年,以徐玉兰、王文娟为主的另一支人马整编为华东越剧实验剧团的二团。在此基础上,1955年的3月24日,华东越剧实验剧团正式更名为“上海越剧院”。当时除了尹桂芳,这些主要越剧团都到了上海越剧院,不是小团,是大团。


  在五十年前的这个时候,刚刚成立的上海越剧院,一年间先后出访了前东德和前苏联等国,所到之处无不引起轰动。半个世纪后,《粱祝》早已成为了一个剧院、以至一个剧种的标志,而它的精彩之处,既在于台前,也在于幕后。有两个故事最最能揭示出它深藏的底蕴……

  其实,对自由和美好的爱,正是所有越剧人最心底的力量。正是这种爱成就了《粱祝》的舞台。如果说这个故事可以点染出越剧的性格,下面的事,则关涉到一种品格……

  在范瑞娟、傅全香的《粱祝》轰动柏林的两年前,也就是1953年的11月,袁雪芬、范瑞娟版的《粱祝》已经拍摄成了电影,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1954年,周恩来亲自把这部影片带到了日内瓦的国际舞台。其实,不仅仅是《粱祝》,上海越剧院的每一部经典背后,都有着这样的故事……


  建国后,越剧在上海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当年的盛况,至今还被津津乐道。1965年前的上海越剧院,辉煌地折射着一个时代的身影。五十年的岁月,非但没有磨去光泽,反而擦亮了记忆。

  有这样一种说法,越剧尽管起源于浙江嵊县,但此时的越剧已经成为了上海的剧种——当代越剧的主要声腔和所有流派都形成于上海。就是在这样的时间和空间中,半个多世纪前的上海越剧,就已经完全褪尽了童年的风貌。

  上海越剧院成立前后的那段时间里,上海的越剧舞台上,不论是老戏的加工,还是新戏的创排,都赢得了空前的关注。而这走向越剧新生的关键一步,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迈出了。


  那时的上海剧坛,竞争激烈,文化品种繁多,商业机制发达,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求新求变的环境。另一方面,社会的黑暗,也使年轻的袁雪芬和她的姐妹们积郁着改造现实的渴望。也就在这时,一向柔声软语的越剧舞台上,突然间喷发出一台让当时所有人都大吃了一惊的剧目。而这一切还要从一件小事说起……

  《祥林嫂》首演时,台下聚集了上海滩的各界人士,剧团的工作人员紧张得躲在幕后,袁雪芬在演到“抗婚”一场时,也因为用力过猛,一头撞翻了桌子。大幕落下时,演出取得了空前的轰动。

  据说,最初的《祥林嫂》是在及其简陋的情况下诞生的。 尽管如此,那舞台上真实激越的情感,还是有力地震动上海的舞台。 建国后,经过两次大的改进,1978年,在艺术上已臻于完善的《祥林嫂》被搬上了银幕,


  当年的越剧姐妹们,就这样不知不觉而又自然而然地和当时知识界中最进步的力量熔接在了一起。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后面轰轰隆隆、惊心动魄的故事,才有了日后上海越剧院特别的传统。在舞台上青春年少的背后;在舞台下血火洗礼的背后;在半个世纪沧桑起落的背后,真实的她们又是怎样的呢? 从“雪声剧团”的出现,到“东山”、“玉兰”、“少壮”、“云华”等越剧团体的纷纷崛起,再到建国初期的“华东越剧实验团”和今天的“上海越剧院”,这里的越剧人走过了61个年头。 年龄上的巧合,让61岁的沈老师坚定了走访老艺术家的决心。可是素昧平生,一个普通越谜能得到多少支持呢?事后的沈老师告诉我们,真不知道这里边竟有着这么多的故事。

责编:史冬莲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