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日在家闷坐,无意中发现东方戏剧频道正在播放上海昆剧团的新编时装戏《伤逝》,静静一个人看到最后,发现真是一出非常精彩的小戏。以昆曲这样一个古老的剧种,演绎民国初年的时装生活,本是很难相宜的,然而昆团独具只眼的从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挑出这一篇专讲爱情而又以心理描写为主的小说来,反倒正中昆曲抒情婉转的特点,竟令人有耳目一新的观感。
这个剧的角色只有三个,场面也极经济,把所有情节都压缩至一个简约的背景中,深得传统戏曲以简驭繁的要义。然而故事的叙述却不以时空的顺序为线索,而是以男主人公涓生的心理活动为纲目,以丑角房东太太的活动为枢纽,时时穿插跳跃于涓生或甜蜜或痛苦的回忆之间,实现时空和情节的转换,颇具现代戏剧的结构手段和文学中的意识流风格。
《伤逝》的主题是浪漫爱情与痛苦现实的残酷矛盾,当年鲁迅先生借涓生之口说出“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的惊世之语,毫不留情地指出了“娜拉出走之后”等待她的并非自由翱翔的广阔天地,而是比旧礼教规范下更加荆棘难行的人生道路。
涓生和子君带着冲破一切障碍的热情,毅然抛弃家庭自筑爱巢,是他们生命中最美好和快乐的一刻。但爱情的烟花总是在一瞬间迸发出最绚烂的光华,而生活的平庸委琐却永远以日复一日的耐心消磨建立于甜蜜梦想上的美丽。涓生失业了,不得不在风尘中为两个人的衣食苦苦奔波,没了经济来源,也就没有了卿卿我我的时间、心绪与资本;而子君则不得不在柴米油盐、锅台碗筷间消解她的爱情梦想,变得日益的琐屑与市井气,终日与房东太太争吵生闲气。爱情,一旦遇见了现实生活的拷问,便立刻变得一无足恃。
一直觉得鲁迅先生毕竟还是免不了有点大男子主义的,他用同情却不免讽刺的笔调描写子君婚后全无半点看书、工作、为爱情做一点实际努力的念头,最终被生活消磨到全无可爱之处。殊不知女人是永远的感性动物,她们必须爱,而且必须感到爱,要看的见、要摸得着,哪怕只是从一只小狗的身上;而男人呢,则永远忽略女人的感受,把爱情教条地简化为生活的责任和机械的努力。为了维持最后一点爱情生活的幻想,子君不惜把涓生带回来的仅有一点羊肉喂了瘦弱的小狗阿随,好让它为自己在房东太太的面前争一口气,而涓生为了能使两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不被一只小狗所干扰而偷偷地扔掉了它。戏里的这一场真是极为有趣,子君全然不顾丈夫的饥肠辘辘,完全像一个任性的小孩,为了一只小狗捕风捉影乃至和房东太太大打出手,看似极其无聊世俗,却充满了对浪漫生活的最后回护和坚持,而表面清高自许的涓生早已顾不得妻子这一点微小的梦想,屈服于一餐一饭的果腹之需。
于是爱情终于在生活狰狞的冷笑里降到了冰点。然而子君却还幻想,企图用一句温柔的话语作为继续忍受这平庸生活的动力,她固执地希望,涓生能像当初那样说一句“我爱你”,她宁愿为着这一个虚空去做堂吉诃德式的努力。但涓生却不是仅仅为了爱而生存的,他深知这双方都不能忍受的平庸生活只会使两人在无尽自责或怨恨中越离越远。于是他以一个决绝的方式告诉子君:“我已不爱你了”,他觉得只有痛切的真相,才能使子君和自己走上新的生活。然而他错了,他忽略了女人是以爱情为生命的,子君当年的勇气全是来自于对爱情的盲目而非独立的人生理想,一旦失去爱情,便只有回到那令人窒息的家庭奄奄待毙。子君死了,涓生在悔恨和痛苦中心如刀锥,背负着这样的悔恨与痛苦,他的新路又在那里呢?
虽然是一部写爱情的小说,鲁迅先生却始终不忘他那冷隽写实的笔调,在伤悼爱情远逝的同时指出她的必难久存。这样的故事,竟然是由最擅演《牡丹亭》的昆曲来演,平日里为了爱生死以之的才子佳人们竟然被爱情逼到了生命的死角,这实在不能不令人惊讶。但令我更惊讶的是黎安和沈佚丽以如此年轻的年纪,居然把这种矛盾和无奈表现得如此细腻、如此沉痛、如此缠绵,化凄厉为哀婉,变冷涩为悲凉,于无尽的压抑之中释放出缕缕不绝的回味来。特别是穿上了民国时装的他们,没了扇子水袖的帮助,却依旧载歌载舞而毫不令人觉得生硬造作,一个凳、一张桌、一条围巾简简单单地就将那些程式动作天衣无缝的化用入来。而吴双扮演的那个浑身俗气的房东太太,一口滑稽的苏白不时地把观众的思绪引入这个或那个情节的氛围,同时不露声色的消解了一味的悲伤凄苦,把戏的节奏调节得张弛得宜。还有在舞台上那个若隐若现,用来演奏背景音乐的大提琴,代替了昆曲常用的箫笛,时时发出浑厚的音色,既保持了昆曲伴奏简单优雅,悠远清新的特点,又增加了深沉、凄凉的况味,而演员演唱时则一仍传统箫笛锣鼓的伴奏,全不见生硬牵强的痕迹。
近几年以来戏曲的新编大戏看了不少,大率以念白代歌唱、以交响乐换丝竹锣鼓,不是像古装样板戏,就是像方言版话剧, 能如这般具有现代的编剧、调度意识却不见明显的话剧化痕迹,锐意出新而不忘本剧种的特色专长,在全新的视角中原汁原味地展现传统戏曲的优美意境的,倒还真是凤毛麟角。(图片来源:南方网)
(作者:【秋水伊人远】)
责编:史冬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