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戏曲频道 > 戏曲频道首页 > 正文

戏曲晚会人物谱·梅葆玖说学戏

央视国际 (2005年02月03日 11:21)

  刚刚走下央视春节戏曲晚会的舞台,梅葆玖先生就急匆匆地往外走,他要和另外几位戏曲名家一起去参加当天晚上的慈善义演,为东南亚海啸中的灾民捐款。但一谈到戏曲晚会,老先生就停下了脚步。“今年的春节戏曲晚会办得真不错,气氛特别热烈。”梅先生说,今年的戏曲晚会对他来说还有一层特殊的意义,“我父亲曾经和其他三位名旦一起合作过《四五花洞》这出戏,今天我又有幸作为梅派的传人和其他三位名旦的传人一起合作,也是对父辈们的一种纪念。”

  在如今的戏曲舞台上,男旦已经凤毛麟角,但梅先生却有自己的想法。他说,20世纪初,京剧是男旦的天下,是因为有一批优秀的男旦把京剧发扬光大,京剧因而发展得红红火火。男旦比起坤旦,其实在体力、嗓子和演技上更有优势,因为不是女人,所以比女人更加用心揣摩,下的工夫更多。

  回忆起自己最初为何学唱戏,梅先生说那是因为10岁生日时学唱了一曲《三娘教子》,大家一听,觉得他有父亲梅兰芳的感觉。父亲便指着一尊木头小雕像让他拜,说算是入门了。他却说:“一个小木头人,让我拜什么?”父亲说:“什么木头人,那是祖师爷,快拜。”这样,他开始了自己的舞台生涯。

  父亲请人到家里教他唱戏,他便一面念书一面唱戏。父亲是名角,但他看老师教儿子,却从来不插手,他对梅葆玖说,老师教你的都是对的。后来赶上抗战,人人称颂的梅兰芳“蓄须明志”期间,父亲整日清闲,便在家里看儿子学戏。那时梅家的状况十分紧张,日本人总试图逼梅兰芳出来做他们的“亲善招牌”,为此梅兰芳不惜用连打两针伤寒针以致发高烧的苦肉计拒绝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年幼的梅葆玖对这些事都记忆犹新,他说父亲很奇怪,平时血压高,一上台血压就降下去了,大概天生就是属于舞台的人,所以一直到他最后一次上台演穆桂英,都没觉得自己的病情有多严重。

  虽然在舞台上总是扮演千娇百媚的女性,但梅葆玖先生在生活中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男子汉,在舞台上和生活中经常让人觉得有强烈的反差。他说自己从小喜欢汽车,但父母一直不让他考车本,怕他出事,待到父母都离世了,没人管了,他就在上世纪80年代去考了车本,考的是卡车本子,练车是在大兴郊区,因为天气很热,他就光着膀子练车。一位老太太看见了,认出他是梅葆玖,就问:“昨儿还看见你在电视里面演穆桂英呢,今儿怎么就光着膀子开车了?”他回答:“啊,昨儿是小媳妇,今儿是大老爷们儿了。”

  作为梅派传人,梅葆玖先生一直感到遗憾的是梅派的衣钵在他们的下一代没有传人,他说,“文革耽误了一代人,我们的子女应该学戏的年代正赶上把个样板戏,那时男旦靠边站,老戏不让唱。”本来他哥哥梅绍武的儿子很有条件,但是因为那个年代不让学,最终孩子选择了出国。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大哥的孙子梅玮能唱上几段,梅玮正上着北大中文系,业余也跟着梅葆玖学戏,梅葆玖说:“这也算梅家隔代的传承吧。”

  (《中国电视报》 记者 王茂华)

责编:史冬莲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