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频道 > 相聚——《流金岁月》 > 正文

编创随感 

央视国际 (2005年11月08日 17:57)


  随感一:关于赵焕章

  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代表作品 :《新风歌》《风浪》《海之恋》《这不是误会》《八仙的传说》《喜相逢》 农村三部曲《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咱们的退伍兵》先后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 解放军文艺奖;

  赵焕章导演的影片别具一格,他把镜头对准农民,贴近生活,乡土气息浓郁。他的影片就象穿土布衣的老农站在田头坑边和乡邻们聊天谈心,有一种朴素的亲近感,诙谐的风格色彩也为群众所喜爱。他的影片在中国影坛,尤其是在乡村观众中获得生命力。

  电话采访远在上海的赵焕章导演,电话那边传来的是热情、爽朗的声音,我在想:生活中的赵导演是什么样子呢?这个疑问直到录象的前一天才解开:录象前一天,赵导演和几为外地来的嘉宾在吃饭,我迟到赶来的时候,抱歉的跟赵导道歉问好,爽朗的笑声再次响起:“哎呀,辛苦,辛苦,谢谢你们”,还一边拍我的肩膀,我有些“受宠若惊”!

  和气、热情的赵导演在节目录制结束时说的话我永远铭记:“让我们一起支持《流金岁月》为中国电影做的这件有历史意义的事情”——是激励、也是鞭策!


  ●随感二:关于汪宝生

  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曾经在《长空雄鹰》《自豪吧,母亲》等影片中扮演过一系列军人形象。《咱们的退伍兵》中扮演男一号:方二虎

  在《赤橙黄绿青蓝紫》《红牡丹》的录制现场,我见到了汪宝生老师作为姜黎黎的丈夫、节目的特别观众侃侃而谈,心想:这个人做嘉宾会是什么样子呢?

  终于要录制汪老师主演的影片了:《咱们的退伍兵》。虽然宝生老师就在北京,可是忙于拍戏的他也只能与我们做电话采访,这又有了他对我们的一再道歉。

  随口哼唱的山西民歌《亲圪蛋下河洗衣裳》、看到海魂衫时惊讶激动的眼神、喝小米南瓜粥时的兴奋、讲到丁一与陈裕德时的深情……都证明着汪宝生老师对《咱们的退伍兵》的最爱。

  后期制作的过程中,几次和宝生老师打电话,电话里的他总忘不了嘱咐我:“回来把你们节目刻张盘给我啊,一定别忘了!”——呵呵,怎么会忘呢?


  ●随感三:关于温玉娟

  空政话剧团演员。在《火热的心》《凯旋在子夜》《班禅东行》《喜盈门》《咱们的退伍兵》《一代廉吏于成龙》《结婚十年》等一系列话剧、电影、电视剧中有过出色的表演。《咱们的退伍兵》中扮演哑女。

  关于温玉娟老师,有四个关键词:对不起、泪水、多吃点、谢谢。

  录制当天的上午,我给温老师打电话,准备再最后确定核实时间以及告知我们录象的位置,没想到电话那边却说:“哎呀,糟了!我把时间给记错了!我在昌平呢!对不起!对不起!几点,来得及吗?我马上去!”我一边安慰,一边说我们的行车路线。结果,下午两点录象,12点,温老师到了,第一个!来了之后,又是一连串的“对不起!”

  20年前,温玉娟老师在剧组过过一个难忘的生日,当我们拿出准备好的生日蛋糕送给温玉娟的时候,她的一番话,让人心酸:

  “一说20年前我觉得我心里面酸酸的,我在剧组过过很多次生日,那个剧组算是过的最有意义的生日,我们住的那个地方,很艰苦,屋子中间有个土灶台,那个土灶台平时也不生火的,那么那天我也不知道,拍我的戏走了,丁一在家里面,她大清早的出去,到山前山后买了菜、还买的鸡、买的山楂,等我回来的时候,她做了那么多丰盛的菜,叫来大伙坐在一起,给我过的生日,我是永生难忘,但是今天丁一大姐不在了……”泪水缓缓流出。

  录制结束后,忙了一天的我终于可以喝点水、吃些东西了。和各位老师围座在一起,菜刚一上来,温老师就给我夹菜:“赶快吃,多吃点儿,多吃点儿,你别管我们!”我每次把筷子放下,她都要“瞪”着眼睛对我说:“别管我们,多吃点儿!”——真是感动!

  做后期的过程中,与温老师通电话,每次她都感谢我们的栏目组,问大家好,话语之中的真诚,绝对百分百!

  ●随感四:其他

  录制节目的前前后后有很多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从山西农村赶来的王雁冰、从烟台外景连夜回来的王丽媛、请假来的杨迪昌,虽然在影片中戏份都不多,但都风尘仆仆的来到《流金岁月》现场,“我真的就想再见见这些20年前的老伙伴、老朋友!”

  结尾处,温玉娟的泪水,汪宝生的深情更让我们能够感受《咱们的退伍兵》剧组成员的深情厚谊,为那两个已经离我们远去的脸孔:丁一、陈裕德……

  如果说《咱们的退伍兵》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年轻的退伍兵回乡带领乡亲们共同创致富的故事,那么,20年后,影片主创人员在《流金岁月》的浓情相聚,则让我们见识了一个剧组20年深情不变的友谊。


  ●随感五:关于影片:

  《咱们的退伍兵》和《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一起,被称为“农村生活三部曲”,在20世纪80年代风靡一时。不仅是农村观众欢迎,城市的观众也是厚爱有加。即使今天看来,影片依然有很大魅力让人目不转睛,味道无穷。

  上海电影制片厂身处国际化大都市,在20世纪后半期拍摄了《农家乐》《枯木逢春》《凤凰之歌》《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咱们的退伍兵》等一大批优秀的农村题材影片,可是,今天,除了回看这些20年前的“农村生活三部曲”,我们似乎很难再看到优秀的农村题材影片了。是市场经济下电影运作的商业化?还是电影人对农村观众与题材的忽略?农村题材影片何时能风光再起呢?

责编:赵蕾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