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北京首次错峰上下班 回家“被推迟”

 

CCTV.com  2010年04月13日 10:42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北京晚报  

  镜头1

  晚8点,刚刚一路“堵”回家的范小姐郁闷地站在家门口的社区菜市场大门外,肚子里空空如也,却是没处买菜。“人家卖菜的师傅早就下班了,看来我只能煮速冻饺子了。”

  镜头2

  晚9点,想趁着人少去超市“囤”点儿货的张阿姨走进一家规模不小的超市。

  可她在生鲜柜台挑了半天都没下决心买,因为这个时间的鱼、肉都明显不如早些时候的水灵。

  镜头3

  晚7点,肖先生一下班就直奔东三环附近一家家具城,他的任务是给家里的收折式餐桌配个成套的抽屉。谁知紧赶慢赶还是吃了闭门羹,商场刚刚结束营业打烊了。

  画外音

  从今天开始,北京将实行错峰上下班,这也就意味着,原本就经常加班加点的上班族可能会将回家时间再往后延,进而对晚上营业的超市、商场、菜场将有更多依赖。北京的商家到底能不能满足市民“晚间购物”的需求?本报记者调查发现,“锦上添花”的大商场营业时间还相对统一,但越是“雪中送炭”的社区超市、菜场、便利店越是各自为政。“身边儿店”还能不能更方便?

  大商场晚间购物基本有保障

  记者调查发现:在北京,越是规模大的百货公司,晚间打烊时间就越统一,如新光天地、北辰时代名门百货、蓝色港湾、当代商城和庄胜崇光等,基本都是“朝10晚10”的营业时间。而且如果顾客在营业时间结束后还在购物,通常商家也会耐心等待客人买完东西再打烊。而同样的,大型超市如家乐福、沃尔玛等也基本都是晚10点以后关门,基本可以满足“错峰上班”后晚归市民的购物需要。

  此外,家居卖场、家电卖场的打烊时间虽然并不统一,但有部分门店仍可满足晚间消费需求。以大中电器为例,中塔新活馆平时晚9点打烊,周末延长至晚10点;分布在北京的大多数主力门店平日营业到晚7点半,周末则延长到晚8点。在家居卖场中,只有宜家家居的营业时间为“朝10晚10”,集美家居大红门店平日晚6点打烊,周末和节日延长到晚7点;北四环居然之家平日、节假日打烊时间则分别为晚7点和8点;其他家居卖场的打烊时间也大多在晚8点前后。

  晚归居民留恋社区菜市场

  但是,分布在各小区的社区店、便利店和菜市场等,营业时间却差别很大。一些连锁超市的门店如京客隆便利店,基本可以营业到晚9点之后,一些门店甚至营业到晚11点。

  记者在朝阳区平乐园、武圣路、劲松一带走访了四五家开在居民区里的菜市场,这些菜场经营的品种十分齐全,包括蔬菜水果、粮油鸡蛋、各种海鲜、鱼类以及肉类;有些菜市场还有固定摊位出售各种主食、熟食和半成品等。但是居民区里的菜市场关门时间却很早,夏季营业时间通常至晚7点,而冬天营业时间更短,多数在下午6点左右就结束。

  “家附近的菜市场非常方便,我就担心‘错峰’之后赶不上临关门那个尾巴了。”家住东三环的市民于小姐很“留恋”自家门口的社区菜市场。记者了解到,于小姐以往下班到家的时间通常在6点到6点半之间,菜市场6点半关门;“错峰”之后晚了半小时,她赶不上去菜市场购物,晚餐如何解决成了现实问题。

  贴心商家将推“二次补货”

  除了担心卖场较少,采访中记者还发现另外一个问题:错峰上下班可能人为将部分市民的晚间购物时间推迟到8点以后,这时社区菜场基本都已经关门,大超市是这个时间段最“靠谱”的选择。但是,到了晚上的这个时候,普通的超市里都很难有鲜活青翠的鱼、肉和青菜,能否买到新鲜出炉的主食如馒头、切面等也很成问题。

  从本周起,北京已经有部分商家开始意识到“错峰”即将带来的晚间购物问题,并采取二次补货、晚市促销等活动方便消费者。昨晚,京客隆相关负责人于平向记者透露,京客隆已经在全市多个较大型门店开始推行“二次补货”:“每天下午都针对生鲜商品补货,一方面保证质量,另一方面也是配合北京的错峰制度,给晚间购物的消费者提供足够数量的货品。”于平还表示,各门店还将推出针对上班族的下午促销活动,让下班后的消费者也能买到促销品。

  记者了解到,去年为了拉动夜间消费,北京市商务委员会曾经倡议商家适当延长营业时间;这为商家带来更多的经营空间,也方便了消费者随时选购。虽然此次相关部门并未下发通知要求商家进行营业时间调整;但更多体恤、理解消费者的需求,依然不失为创造和谐、便利购物环境的根本立场。

  本报记者 窦媛媛 J202

  错峰·畅想

  30分钟

  带来生活大变样

  “错”出来的这30分钟干什么?对于不少总是习惯跟着时间表走的职员来说,这也许意味着小小的懒觉、一顿和孩子温馨的早餐或是久违的晨练……

  ■“终于可以一起吃早餐了”

  6时25分起床,7点半之前赶到六里桥坐上发往单位的班车,8时40分左右到单位。这是在首都文明办任职的胡先生每天早上的时间表,已十年未变。胡先生说,妻子总是和自己一起早起,他赶着去上班,妻子就给儿子做早餐,等到7点半左右再送儿子去上学。忙完这一切,妻子才能安心去上班。

  今天,已习惯早起的胡先生还是6时25分就起床了,但他亲手给妻儿做好早饭,然后叫儿子起床,一家三口吃上了这难得的早餐。胡先生还顺道将儿子送去上学,自己再乘车赶去上班。这半小时对胡先生来说,是一个和家人共度的从容早晨。

  ■“洗好的衣服都晾起再出门”

  刚参加工作才一年的王晴,过去每天早上上班就像“打仗一样”:三个闹钟集体狂响才肯起床,既要梳洗打扮又要忙着给家中小猫喂食。“我每天过的都是三‘无’生活,无早点,无形象,无准时。”王晴说。

  “今天早上闹钟7点半准时响,我在床上赖了一会儿,不慌不忙刷牙洗脸化妆,并把洗衣机里洗好的衣服都晾起来再出门。”她告诉记者,她准备在以后的早晨抽空学学英语,或是练练瑜伽。

  ■“拼车的同伴换了两人”

  家住顺义后沙峪万科城市花园的冯先生三年来一直和一对年轻情侣一起拼车同行,一般提前一小时就从小区出发往市内赶。而如今冯先生的上班时间推后到了9点,而那对情侣的上班时间未变,所以冯先生只好在社区论坛上发帖重新征车友。“大概有14个网友报名,最后我选择了两个在北新桥上班的小白领。”冯先生说,今天他8点从家出发,先开车把两名同伴送到公司,再前往自己单位。

  本报记者 宋玮 J200

  错峰·现场

  交通拥堵缓解效果不明显

  学校周边车流未见明显减少

  今天是全市政府机关错峰上班的第一天,记者一大早就来到政府机关密集的台基厂,在现场采访时发现,虽然根据相关规定,从今天开始政府机关的上班时间由原来的8点半调整为9点,但这一新政似乎对交通拥堵的缓解效果并不大,位于台基厂路的东交民巷小学门口也仍然从7点半左右就开始成为车辆堵点。

  交通堵点缓解效果不大

  今天早上7点,当记者开车驶上连接京城西部至中心城区的重要联络线莲石路时发现,车流量和车辆行驶速度都与以往差不多,尤其是当车辆行驶至四环分流出口和北京西站等重要交通节点时,车辆拥堵的情况并没有出现明显缓解迹象。

  “感觉今天的早高峰就是比平时稍微晚了10分钟左右时间,效果不大”,今天上午一位同样每天要途经莲石路、在金融街上班的市民吕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无奈地说,“我们单位属于中央级单位,不在此次的错峰调整范围之内,所以还是维持8点半上班。当时刚刚听说北京市政府单位要错峰上班时还高兴了一阵,觉得可能早上出门路上能稍微走得宽松点,可没想到今天看了看还是没有特别大的改观。以后还是得做好和以前一样堵的心理准备。”

  学校作息未变周边拥堵依旧

  今天上午8时许,当记者赶到政府机关密集的台基厂路口时看到,在前三门大街由南向北通往台基厂的路上仍然“堵”满了车,车流速度非常缓慢,路口不仅有执勤交警负责疏导交通,交通协管员也都挥舞着小旗指挥排队车辆尽量跟紧行驶。“今天和往常情况差不多,主要是因为这个路上有小学、有市委机关,再加上还能通往北京医院,所以每天早上都不太好走”,一位在台基厂经营一家小玩具店的店主告诉记者,“不过由于每天早晚高峰都有交警和协管员进行疏导,倒是一般也不会堵得太死,就是蹭着走,车开不起来。”

  “单位确实通知我们上班时间改为上午9点,可实际操作起来真是很有难度”,一位在市政府上班的工作人员向记者描述“错峰”的不容易,“我家孩子今年才上五年级,每天都要接送,孩子的学校要求早上8点前要到校,所以我今天和孩子还是像往常一样的作息时间出门,没有任何改变。呼吁相关部门把学校的到校时间进行一些更改,否则错峰的效果微乎其微。”

  送完孩子我干什么去?

  早上7点半,李女士把上小学的儿子送到学校以后,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到单位上班,而是显得有些犹豫。“我在事业单位工作,平时送完孩子就去上班,时间刚好。现在上班时间延迟了半个钟头,还真没算计好这多出来的时间干什么。”李女士说:“如果送完孩子回家,似乎时间有点紧张,在家也干不了什么,要是上班又太早。富余出来的时间,我可以买菜,不过有的同事家住得很远,送完小孩也只能到单位呆着。而且时间这么早,街上的店铺大都还没有开门,很难找个地方坐一坐打发时间。”

  本报记者左颖 实习生吕晓

  J063 J170

  错峰·体验

  8点前

  还和往常一样挤

  “今天错峰吗,没感觉呀。我还是等到第五列车才上去的。”今天一早,气喘吁吁赶到单位的张女士听同事说起“错峰”,有几分意外。

  早7时25分,张女士准时出现在八通线传媒大学站,因为是周一,她特意提前10分钟出了门。按照经验,每个周一都至少要等三四列地铁才能挤上去,这还要说没遇上限流。

  顺着匆匆的人流刚走下站台,广播里就传来“开始限流”的声音,张女士暗自庆幸自己没被“限”在门外,此时每个车门前已有10余人在排队。7时30分前的两班列车带走了排在前面的几个人,张女士从队伍的第四排逐渐挪到了第二排。第三列车来到,又有两个人被拼命塞了进去,一名胖男子已经在车门附近硬挤出一个空,半个身子吊在车外,后面的人也使劲帮忙推,无奈还是塞不下,在最后一刻跳了下来,这时,一个女孩丢下一句”你不上我上”,飞速地在车门关闭的刹那占据了那点空间。第四辆车后,张女士终于排到了第一排,时针已指向7时39分,这辆车挤不上去,铁定要迟到了。7时42分,张女士被后面的人呼啦一声挤进来,虽然动弹不得,包也被夹在别人的身体中间抽不动,还好,上来了。她听到身后一个女孩说:“我真的要回南京了。北京地铁太挤了!”

  四惠东站是八通线和地铁一号线的换乘点,也是始发站,但人流丝毫未见减少,张女士在等了一辆车之后被裹挟上车,“挤手了!”车门关闭时一男子的手被死死挤住,随着人们的惊呼,门开了一点缝,没想到,他不是将手顺势抽出,而是反复掰了几次门,将自己硬是塞进了车厢。

  车到四惠,车厢里已经满满当当,但是每到一站,都能变魔术般地再塞进几个人来,一直到过了国贸,车厢里才显得稍微有点松快,和往常一样,张女士说,过了建国门,才能喘口气。

  本报记者张卉 J167

责编:居福

1/1

  相关链接: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