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国家地理 >  自然探索 >  西南区  
墨脱自然保护区
茂兰自然保护区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草海自然保护区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
哀牢山自然保护区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以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野生动物为主要目的的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建于1978年,总面积40000公顷,其中森林面积17000公顷。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缘青川县境内,地处龙门山西北侧摩天岭南簏,整个地势则西北略向东南倾斜,地形复杂,峰峦重迭,切割剧烈,北缘的摩天岭海拔达3000米,至西北角大草坪一带,海拔达3837米,谷地一般海拔1500以下。该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较多。
    这里地处横断山脉北端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在第四纪冰川活动期间没有形成大面积的冰盖,所以很多古老物种得以保存下来。据调查,区内有高等植物3100多种,珍贵树种有珙桐、水青树、鹅掌楸、金钱槭、杜仲等十几种。植被呈典型的垂直分布。脊椎动物有31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就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绿尾虹雉、蓝马鸡、红腹锦鸡、大鲵等25种,极为珍贵。鸟类中以生活于灌丛中的画眉数量、种类最多,总共有17种。
    区内大熊猫数量较多且分布集中,主要生活在海拔1700-3000米以针阔叶混交林为主,跨阔叶混交林及亚高山针叶林地段。这些地带箭竹资源丰富,70年代开花枯死的竹子已更新长至1米多高,为大熊猫等珍稀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及良好的生存环境,使保护区的大熊猫生活良好,保护区建立的中外闻名气第二个大熊猫野外定位观察站--白熊坪生态观察站就设在这里。同时该区还是候鸟从温带向热带迁徙的重要的中转站,这在我国也是少见的。因此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具有重要的保护、科研、教育和生态的价值。
    卧龙自然大熊猫是一种惹人喜爱的野生动物,它那毛茸茸、胖乎乎的体态,黑白相间的毛色,温顺的性格,笨拙的举止,给人们带来了无限快慰和欢乐。"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1961年成立时,就以大熊猫为会徽。
    作为物种,大熊猫的历史比人类还要古老。300万年前,它曾经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各省区,甚至北京的周口店也发现过它的化石。只是到了第四纪更新世期间,地球气候发生了剧烈变化,冰川的侵袭,使其分布区逐渐缩小,最后在四川、陕西、甘肃交界的山区,找到自己的避难所,少数幸存者才得以生存和繁衍。四川卧龙,是以保护高山生态系统及大熊猫、珙桐等珍稀物种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达200000公顷;生活在这里的大熊猫,约占总数的十分之一,被誉为"大熊猫的故乡"。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汶川县、邛崃山的东南坡,海拔在1150-6250米之间;夏季东南季风带来的暖湿空气,在这里凝集,形成降雨,年降雨量在1100毫米以上,年平均气温4-5℃。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给森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优越条件。据统计,卧龙地区有植物4000多种,兽类和鸟类400多种。古老而稀有的珍珠,在植物学家的心目中熠熠生辉。在茂密的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内,生长着密密丛丛的拐棍竹、大箭竹和冷箭竹等,不仅为大熊猫准备了丰富的食物,也为金丝猴、扭角羚、白唇鹿、绿尾虹雉、血雉等29种珍稀动物的栖生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1978年,保护区在"五一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1980年又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合作建立了"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中外科学家以"五一棚"为基地,采用无线电跟踪等手段,开始了大熊猫个体生态,种群以及大熊猫主食竹类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为了确保大熊猫的生存和繁衍,我国政府正在实施一项名为《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这项工程是稳定和发展现存大熊猫野外种群,全面、有效地保护大熊猫栖息地,进而从根本上拯救大熊猫的一项艰巨而复杂的自然生态工程。

责编:王卉 来源:央视国际网络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