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桑圈村说鉴姓》 鉴姓后裔 鉴富祥:对这个《天涯共此时》,我自从想找我们这个姓,对这个姓氏感兴趣以后,我是基本上每期都看,没有特别情况的话,有时候我要是有什么情况,叫家里人也看这个,回来跟我讲一讲。为了深入了解鉴姓的知识,早先仅仅小学毕业的鉴富祥开始艰难的学习和研究。但是有关鉴姓的资料实在太少,他从有关姓氏历史书籍和地方志中,仅仅查到了有关鉴姓的只言词组。经过几年艰苦的资料收集和研究,鉴富祥现在对鉴姓的情况已经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鉴姓后裔 鉴富祥:这个鉴姓比较少。原来我小时候,一直到当兵以前,也可以说到1996年以前,都认为全国(鉴姓)就我们一个村有,别的地方没有了。只要是姓鉴的就是我们这村出去的。后来一了解就不是这样了,找到了好几个村。另外这个鉴姓呢,好多人不知道。哪个鉴呢?有时写建设的“建”,草菅人命的菅,很多不会写,非得我们给他一笔一划的写出来。后来一般计算机上用这个字。这个字后来很少用了。但是我们前桑圈村跟山东鱼台鉴家跟鉴洼都是用的这个字。一直沿袭到现在。 鉴富祥的老家在河北省大名县前桑圈村。经过100公里的车程,我们随鉴富祥先生从河南内黄来到前桑圈村。鉴富祥说,这里就是河北鉴姓后人聚居的村落。 我们这个村的始祖叫鉴清,第一个到这个村的始祖叫鉴清。从古传下来就说从鉴洼迁来。鉴洼在哪儿呢?现在经过找呢,是在山东鱼台有个鉴洼村。根据他那里的家谱记载,他是从山西洪洞迁来的,大概什么时候?大概就在洪武五年。我们这个村,我算是十五世吧,就是前桑圈村鉴姓十五世玄孙。后边还有几代,现在已经十九代。人口大概千把人。 据一些姓氏书籍介绍,鉴姓源于姬姓,是周朝甘昭公王子带之后。发源地在今天的洛阳东南一带。以后鉴姓后人陆续迁到南北各地。如今,与鉴同音但同样罕见的姓氏,还有推荐的“荐”、宝剑的“剑”、弓箭的“箭”、进谏的“谏”、建设的“建”、健康的“健”、逐渐的“渐”、实践的“践”等姓氏。但是这些姓氏之间有无联系,至今尚不清楚。 鉴姓后裔 鉴富祥:历史上的名人,一个是汉朝的鉴晟,是汉朝的。明朝的鉴文献,再一个据说呢是鉴之,是战国时郑国大将。 像鉴姓这样的罕见姓氏,在台湾有没有分布呢? 台湾有鉴姓。据我现在了解,山东鱼台鉴家跟鉴洼有个叫鉴进贤、鉴俊贤在台湾,另外我有个哥哥也在台湾。你的亲哥哥?对,我的亲哥哥。我们才找到他,找到四、五年了,他回来看过,每年都来。那他了解的台湾鉴姓也不多吧?不多。因为他也不好往外了解情况,他没我了解得多。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