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邓姓 在河南省南阳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有一个叫“邓州”的地方,这就是历史上的古邓国,我国百家姓中邓氏的发源地。邓氏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在历代姓氏书中,都记载邓氏是“系承曼氏、望出南阳”这刚好与最初的邓国位置是相吻合的,古邓国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沧桑,不变的是这里仍以邓为名,周围的许多村落里仍然生活着邓氏的后人。 邓氏第114代玄孙邓信善:我们这个村呢叫邓营村,我叫邓信善,是邓姓114代玄孙,我们祖祖辈辈就住在这里,住了很多年代了。 邓氏是从上古少数民族的姓氏曼姓分支出来的。相传早在四、五千年以前,黄帝的孙子颛顼高阳氏赐少昊金天氏一个有功德的儿子为曼姓,到了夏朝,有一支发展为一个小国叫邓国。春秋时期,邓国被楚国所灭,邓国的子孙不得不背井离乡,为了不忘记自己的国家,他们就以国名邓为姓了。 出邓州市不远有一个冢,是春秋时邓国侯吾离冢,吾离,是邓国的国君,由于他治国有方,深得民心,所以邓氏的后人把他视为先祖。 邓州市博物馆副馆长周光林:这个冢啊就是邓国侯吾离冢,吾离呢是春秋时期邓国的一个比较有名望的国君,他是邓氏的第19代子孙。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积极地发展农业,鼓励冶铁铸造,努力积极地发展外交关系,南联强大的楚国,把他的女儿嫁到了楚国。北联鲁国,到鲁国访问建交,使邓国国强民富。 据《邓氏族谱》记载,从他们的先祖曼公开始,邓氏始终繁荣滋长在这里,并以此为中心,逐渐向全国播迁,明朝末年,有一批邓氏族人从闽、粤一带迁往台湾,最早入台的邓氏族人名叫邓显祖。后来又有泉州人邓旋其,广东人邓彦友登上台湾岛,为邓氏迁台铺平了道路。 有意思的是,邓氏在自己的蔓延过程中,有一支李姓也加入了进来。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泉根:五代南唐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南唐的封建皇帝李后主李煜,李煜写过很著名的诗词,他是著名的文学家,但是他当皇帝不太成功,李煜曾经分封他的第八个儿子李从镒为邓王,那么南唐被赵光义打垮时,宋太宗赵光义曾经下诏,紧急追捕南唐宗室,当时李从镒的儿子李天和死里逃生,终于保了条性命下来,为了纪念这一段家族史上很不简单的一段历史,所以他们以后就以他们的父亲邓王的邓作为姓氏,这也是一个邓姓的来历。 也就是说,在宋之后的邓氏族人中,有一部分是李后主的第八子李从镒的子孙后代。 让邓州人自豪的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世世代代都居住在邓氏祖根地古邓国,尤其让他们引以为骄傲的是邓氏家族还出了不少名人,春秋时期法家先驱邓析子;被汉文帝允许自己铸钱的邓通;清末海军将领邓世昌;与林则徐协力整顿海防、查禁鸦片的邓廷桢,这些人都是从他们这里走出去的。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