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心情.系列.永远的珠三角]袅袅南音有觅处 【桃叶渡】2005-03-08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8月24日 18:43 来源:CCTV.com

  (代开栏语:生活在珠三角,昨日.今日.明日皆是一种幸福.许许多多的记忆,尽在骨髓中荡漾,一不小心溢出点点,不知能否汇流成河?所以就把这些断断续续的片段连接,和你一起分享!)

  2004年,因为非典,不能远行,一个黄金周只能回东莞休假,但手和脚不能停,于是叫上姨甥女,在高速发展的城中找寻一些失落的脚印。在一条小巷中,发现一口小井,几间虽旧但仍不失韵味、镶嵌红砂石的青砖瓦房。

  这个新年,也回莞几天,闲着无事,让妈妈带着找些旧房子,没想到,转折中又回到去年的井口边,只是在小井旁的一间旧屋里,遇到苏姨。

  苏姨正和老伴在打扫一爿旧屋,知道我们的意思后,很大方地邀请我们进屋。却见屋内的摆设不是一般居家的家什,全是琴、胡、锣、锵之类的乐器。苏姨邀我们明天再来,说会有很老的老人家来弹唱的。


  屋里的墙上挂有多面锦旗,都是乐友们赠送的,他们都称这“苏姨乐社”。乐社不大,是一座两层楼高的楼下半爿旧屋,约30平米大,大门及一个小窗散进一点光,所以屋内还得亮上灯。屋内摆满基本的乐器,都是苏姨置的,也不简单,音箱、麦克风、乐谱架等摆放起来,屋子也就满满当当。天井里摆有一个小几,一张别人弃置的长沙发,一张婚纱店的小白圆桌,几张小折叠椅,让轮候上场的人也有个安置地方。大门外还有两长条石凳,可以想象,来捧场的人还是挺多的,大门对开是一块空地,在小巷里也算是一块较宽阔的地方了,旁边的水井,还在使用。

  与旧屋一墙之隔,在花槽生长茂盛的鸡蛋花树,很乖巧地倚墙而生,可以想象在温热的夏夜,和着轻柔的南音,燥热的心也许会凉爽许多,童年时在奶奶的大蒲扇下熟睡的一幕也就轻柔地浮现在大脑里。

  翌日,却是个阴霾天,天有点灰,天气有点冷。可刚进入旨亭街7巷口,就能清晰地听到锣锵阵阵,曲声绵绵。顺着窄窄的小巷进去,就能看见苏姨的乐社了。

  正在有男女合唱,虽不是绕梁之音,却有种古朴之气。未见到苏姨,我和妈妈就在天井的沙发椅上坐下。椅子上已坐着一个老婆婆,蜷缩着身子,小桌子上放着曲谱,想必是在轮候上场的。

  一曲终了,乐师们停下手上的活计,与我们攀谈起来,知道我的来意,抱憾说主人家苏姨有事晚点来。老人们对苏姨赞赏有加,说是被她的精神所感动,老人要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粤曲这爱好让他们走到一起来。他们都不是邻居,有些人住得离这还很远,但每周两次的聚会,他们都会赶来,刚刚还有个婆婆因为是住老人院的,要回院吃饭,先走一步了。旁边那个等候上场的婆婆已经80岁了,刚学没多久的,也挺似模像样的一回事。听到这话的婆婆连连说,真是的,以前我大字认不了几个,几年下来,也认了不少的字,练唱歌,也是练气,身体也好了,那些打牌的坐着不动对身体无益处,封建迷信的事更不好,还是唱唱歌仔好。

  和乐师们聊得正起劲,妈妈叫我过去,问我是否认得刚唱完歌的款姨吗?有点眼熟,但一时想不起来。妈妈说,她是我们的老邻居,她的女儿和我同龄人,看那眉目,想必她就是玩杂技的漂亮女孩的妈妈,果然!见我们原来还是老邻居,乐师们即怂恿款姨为我们唱一曲,款姨落落大方的挑了一首《红梅赞》,有板有眼地唱起来,真让我和妈妈沉醉其中,回忆往事。


  时间转眼就到中午了,我和妈妈准备离去,这时苏姨和她的老伴来了,为大伙们端来午饭,并热情邀请我们“入席”,被他们的热情感染,也很想混在其中和这帮快乐的老人家乐一乐,就劝妈妈留下来。妈妈当天因为吃素,见我高兴,倒也配合。

  自弹自唱,还供午饭,这爱乐之家还真有点意思!

  一锅猪骨头煲红萝卜番茄汤,开胃又健康,让寒冷的双手暖和还能热心窝。两大盘家常菜,配上喷喷香的一大锅白米饭,所有的寒气不驱而散。

  苏姨的老伴还和另一老伯喝上一小杯,一群老小孩真的是开开心心,和和气气的。

  此情此景,真的让人羡慕!

  网络原创,严禁转载,如有需求,请联络作者本人或CCTV.com(ng@mail.cctv.com)。

责编:陈玥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相关链接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