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地理 > 四季歌之《春》 > 正文

以我心,换你心,始知相忆深--珠海(下)【烛影摇红的】2005-03-28

央视国际 (2005年05月25日 20:33)

  一、唤起思量,待不思量,怎不思量--御温泉

  这一刻

  我什么都可以想

  什么都可以不想

  水温39度

  我在御温泉

  --御温泉广告词

  于我而言,泡温泉并非自己所爱,主要原因在于体弱如我不能泡得很久,一般半个小时左右就开始头晕。没想到在御温泉,打破了记录,忍不住对之好感大增,赞不绝口。

  据史书记载,七百多年前,南宋末代皇帝赵昺及皇室一行御驾(实际上是逃难)至崖门江口(今珠海斗门一带)。仓皇惊慌的文武大臣护送这个犹如惊弓之鸟的年幼皇帝逃难至此,居然还有心思欣赏风景。看到当地景致秀丽优美,便下旨在此地设立行宫。当地有一泓奇泉,四季温热,热浪扑面,似仙气弥漫,能医治百病,人们皆称之为“神水”。皇帝亲自一试,果然感觉神清气爽,舒畅万分。民间为纪念宋帝在此御浴的历史,便将此泉尊称为御泉。1998年,御温泉开发落成,开创了中国温泉旅游的一个新时尚。御温泉的“御”字情深意重,既有怀念南宋皇帝御浴之意,又有把游客当成皇帝般款待的优质服务之意。皇帝的待遇有多高级,我们可不知道,但平心而论,御温泉的服务还算不错的,包括饮料、水果等供应也相当到位。

  别人都说泡温泉不要一下子跳进水池,而应该缓缓地将身体泡入,先浸泡至腹部的位置,然后到胸口,以免胸口容易发闷。我见过不少人都是一下子就“沉”或“跳”进水池,尤其是小孩子,毕竟这也是一种美妙的乐趣。可他们什么事情也没有,所以应视具体情况而定,这大概只适用于体弱人群。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过于紧张,能不时到热气腾腾、水雾缭绕的温泉里泡上一时半回。静静地泡在热水中,偷得浮生半日闲,感受毛孔舒张的舒服滋味,真是人生最惬意的享受。泡在热浪腾腾的水里,泡洗尽一身的疲劳疲惫;泡在轻柔温暖的水里,泡没了所有的烦恼忧伤。这就是一种幸福啊!

  在御温泉,最喜欢随意泡进各种各样、不同名称的池子,领略不同的感受。印象比较深的是忽然一泉,水池里有若干个机关,在人们根本不会注意、毫无精神准备的时候,突然喷水,新鲜,刺激!瀑布温泉(是这个名称乎?)也很有趣,一边是冷水,一边是热水,冷淋与热浴可以同时进行。可惜我不敢冲进冷水瀑布那边,只能一脸羡慕地看着别人冲向这边冲进那边,快乐开心地叫唤着,欢笑着。浴足池给人的感觉也很好,披着大浴巾坐在池边,两只脚丫舒服地泡在水里,或自在地晃来晃去。一股草药特有的香味淡淡萦绕在空气中,忍不住深深呼吸。池底凹凸不平的鹅卵石则有着一定的按摩作用。俗话说“树老根先绝,人老足先衰。”为了避免“足先衰”,多泡上一会儿吧。朋友笑我没有把长发挽起来,湿淋淋的模样象极了落水狗。我也笑:这叫美女出浴,哪能叫落水狗,不会想象鲁迅那样想痛打与是我本家的那只“落水狗”吧,吐不出象牙!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暖洗凝脂。”不一定要到西安华清池,在别的地方也可以感受洗凝脂的滋味啊。

  御食坊一带的设计富于田园特色,柴门木屋,假山飞瀑,小桥流水,充满了乡土气息。吃饭的时候,用于盛饭的小巧别致的竹篮(藤篮?)令我爱不释手,吃得喷喷香。服务员过来添菜,我微笑地问:“请问能把这个篮子送给我吗?”

  服务员显然没有遇见过这种情形,先是愣了几秒钟,然后也微笑着道:“对不起,应该不能。”

  我不死心,继续保持微笑:“那么能买下来吗?”“对不起,没有这个规定。”

  朋友看着我一脸的微笑变为失落,忍不住笑:“顾客个个都像你啊,这里得整天去添置物品!”另外一个则安慰我说:“超市里会有的吧,咱们回去仔细找找。”我心里嘀咕,哪儿有啊,有的话早就被我当宝贝般买回家了,除非专门的藤制品专卖店或广交会才可能有。

  ……

  御温泉附近还有一个著名景点金台寺,也在斗门县境内。黄杨山青苍的群山中,一座金黄色琉璃瓦屋顶的仿古建筑引人注目,此即名闻遐迩的金台寺。南宋未年,诸臣护卫着祥兴帝赵昺在广东新会崖门海面摆开千艘战船抗击元兵失败,丞相陆秀夫背负年幼的祥兴帝投海殉国。大将张世杰率领余部突围,却在南海遇上狂风舟覆而亡,其尸体漂流至黄杨山下的大赤坎,被村民安葬于黄杨山麓。遗臣承节郎赵时从、大理寺丞龚行卿、翰林学士邓光荐等人则隐入黄杨山卡筑舍而居,取名“金台精舍”。金台精舍乃金台寺之前身。清乾隆壬辰年(1772年),光镜大师发起扩建金台寺,有《重建金台寺碑记》以志其详。90年代初,继续修复金台寺,如今已粗具规模。沿着石阶拾级而上,只见大雄宝殿巍峨壮观,殿内菩萨塑像金碧辉煌,房子古色古香。历史的风云、香火的缭绕、风景的优美,互相交集交织,颇令人感慨。

  二、千古兴亡事、但叹陈迹--南屏容闳故居

  有一种人才叫希望

  有一种精神叫报国

  有一种心情叫感动

  冬天去了,春天又回。

  一些人,一些事,是否依然能够,去了又回?

  本来没有计划去南屏,只是从珠海市区经井岸镇去御温泉,路过这个小镇。不经意间,“南屏”二字映入眼帘,立刻惊呼:“西湖十景之一,南屏晚钟……这里的南屏有什么好玩的么?”朋友本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后来增添了一句:“中国赴海外留学的第一人--容闳,你应该知道的,南屏是他的故乡。”我是知道容闳的,但没注意到他是何方人氏,没想到踏上了他的故土。既来之,则访之。

  容闳的家在南屏西大街,如今其祖屋仍在,却已易他人之手。除了几面残破的房墙与吱呀作响的木门,其余的几经修缮,已经面目全非。只有容闳捐资倡建的甄贤学校依然矗立在前山河畔,依然是孩子们读书的地方,依然有琅琅读书声不断地传出。学校门前的容闳塑像,默默地对着墙上镶嵌的“我甄贤兮,秀毓南屏。”这个称得上贤人的君子,最早出国留学,又直接促成中国官派学生留学,始终把“使中国日趋文明富强之境”作为终身奋斗目标。站在夕阳余晖里,目光缓缓扫向小巷的各个角落,静静地想着过去。历史的记忆里有着容闳,有着许多像他那样的人。他们不会,也不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北宋•范仲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文天祥

  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周边各地各国向中国派遣留学生的事,早在汉代就有了。由于古代中国文化一直在世界处于先进地位,加上自大、封闭、自守的传统观念,只有外国留学生来华,中国从不派人出国学习。这一局面到鸦片战争后才开始转变。近代中国最早的留学活动是由教会学校组织的。1847年,马礼逊学堂的美籍校长布朗博士回国休假,准备带几个学生到美国留学。当时的人除非是生计所迫,基本上还没有敢出洋的,只有容闳、黄盛和黄宽3人报名。他们到美国,被安排在马萨诸塞州的孟松学校就读预科。黄胜第二年因病提前回国,容闳和黄宽在两年期间完成学业,被认为是最早的留学生。他们赴美留学的1847年,在国内被广泛地认为是中国留学生史的开端。黄宽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学医,成为中国第一位西医。容闳入耶鲁大学继续深造,于1854年毕业。尽管留在美国完全可以找到待遇优厚的工作,但容闳身在美国,时时挂念的却是贫穷落后的中国。随着学业的进展,报效祖国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最终下定决心,要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本领贡献给祖国,于是毅然归国,这就是中国近代最早的留学生崇高的爱国情怀!

  容闳回国后,一直为促进学习西方科学文化而努力奔走。1871至1889年间,在容闳的倡导和推动下,清政府遣派120名幼童先后赴美国留学。1872年,第一批幼童30人自上海启程坐船赴美国。他们之中,最大的16岁,最小的只有10岁,多数是十三四岁,以后三批的年岁也大致如此。

  想想,中国曾经有一群群天真可爱的孩子,远离亲人,背井离乡,背负着强国之梦,远赴大洋彼岸求学。那是怎样令人感动的情景,是怎样令人激动的希望--民族崛起的希望!

  幼童们学习十分努力,依次读完中小学,此后基本上进入各类工科专业深造。由于留学计划一度中断,他们有的人没能完成学业,但都大下很好的基础。他们回国后,许多人后来都在政界和科技、学术界卓有成就。在政界外供职的就有16人,其中粱敦彦任外交部部长,唐绍仪任中华民国第一届内阁总理。从事科技工作的,有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的工程师詹天佑,有我国电报通讯事业的最早开拓者周万鹏等人。

  容闳倡导、推动的留学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为封建闭塞的旧中国打开了一个崭新的门户。此后,留学运动之潮生生不息,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日益深远。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是向世界开放的产物,尽管列强接受中国留学生是为了培养它们在中国的代理人,封建专制统治者则施加威压和利诱的两手,给留学制造了许多障碍。但是,留学教育毕竟使留学生直接学到了先进的科学文化,造就了一大批各个领域的专门人才,而且还有力地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革命的发展。

  因为如此,愿意来看看这个似乎已被人们遗忘的角落,追寻历史的碎片。

  三、殷勤好梦托东风,说与春天总相知--农科所与芭蕉

  轻轻飞舞吧

  轻轻飞舞吧

  让心情随春风飘荡

  春天去广西农科所,主打节目一般是摘草莓与青枣等水果。在珠海农科所,领略的是另一番赏心乐事。

  珠海农科所在梅溪双龙山下,是一个集旅游观光、学生旅馆与第二课堂于一体的大型绿色生态旅游景区。有“高科技无土培植观赏中心”、“珍奇瓜果蔬菜园”、“溪流捕鱼”、“林荫野炊”等景观。我本来以为去那儿也是摘草莓,朋友笑话我馋虫一条,整天想着草莓,去斗门的村里再说罢。说到底,喜欢去摘草莓,或许不只是想满足唇齿之间的欲望,而是想看红红的草莓在静静浅笑。看着那些晶莹剔透、鲜艳欲滴、清香扑鼻的草莓依偎着泥土,你会觉得春天的气息,伴着无边无际的阳光向你轻柔地拥过来,拥过来。遗憾的是去斗门摘草莓的计划,最终没能实现。

  在农科所,领略的是踏春的美好,还有高科技创造的迷人神话。诸如水槽上种出各种各样、珍稀奇特的蔬菜瓜果;碎石中栽培出的娇艳欲滴、美丽芬芳的玫瑰;瓶子里培育出雅洁素淡有花中幽客之称的蝴蝶兰等等。一切的一切,无不令人眼花缭乱,心旌摇荡,情不自禁惊叹科学的魅力,惊叹自然的美丽 。

  最难忘的是所里种植的南瓜。以前见到的南瓜是一幅毫不显眼的模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在农科所里可是大开眼界了,心里不由得惊疑,这些就是普通的南瓜么?--各形各状、各种颜色的南瓜,或匍匐在地上,或挂在架子上,在春风中招摇着自己的特色与美丽。白色的南瓜、几种颜色交杂的南瓜,我从来没有见过,这回可看得眼睛溜圆。小的、大的、椭圆形、葫芦形的,还有各种无法描绘其形状的南瓜。感觉这些不是要拿去吃的南瓜,而是可以艺术欣赏的南瓜。心里怅叹,当年我为什么不选择当园艺师?若是那样就可以亲近泥土,艺术地种植蔬菜瓜果鲜花了。

  不时有一两只蝴蝶翩然飞过。我走向田畦,恍然觉得自己就是一株温柔的菜花,就是一只恬然的南瓜;我举袂迎风,沉醉于新鲜的空气里,沉醉在东风吹过蔬菜瓜果园天籁般美丽的声音里。

  从农科所出来,意犹未尽地提着几包绿色食品,回去品尝。同时品尝无尽的盎然春意,品尝无尽的盎然春心。

  走在珠海的郊外,极为赏心悦目的还有那一排排、一片片芭蕉树。喜欢芭蕉树,不仅因为喜欢香甜的芭蕉,因为喜欢翠绿肥大的芭蕉叶,而且更因为喜欢从古典诗词中走出来的芭蕉。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生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唐•钱竑《未展芭蕉》

  特别喜爱这首诗歌诗意的想象:这未展的芭蕉象是深藏着美好情愫的密封的少女书札,严守着内心的秘密。然而,随着寒气的消逝,芳春的到来,和煦的东风总会暗暗拆开“书札”,使美好的情愫呈露在无边的春色之中。含蓄优美的艺术意境,深情而动人。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唐•李商隐《代赠》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宋•李清照《添字采桑子》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宋•蒋捷《一剪梅》

  而雨打芭蕉是一种凄美的意境,听雨滴一点一滴地敲击着翠色欲滴的芭蕉叶子,或疾或徐,牵引出多个悠远绵长的思絮;一脉脉温情,一份份呵护,一丛丛相思,一抹抹乡愁,将人的落寞和孤寂浸泡在雨水里。有人说,雨打芭蕉是一个千古未变的咒语,当雨落在宽大的芭蕉叶上,发出一声叹息,留下一滴清泪,便是一个可以得到幸福的咒语。只是没有人可以参得透这其中的滋味,于是雨打芭蕉依然重复着已经唱了千百年的单调的旋律。古人总喜欢听雨打芭蕉的声音,甚至谱下一曲以此命名的乐曲,即那首著名的广东音乐《雨打芭蕉》。乐曲以句幅短小、节奏顿挫、并比排列的乐句互相催递,音乐时现短促的断奏声,犹闻雨打芭蕉,淅沥作响,摇曳生姿。

  经过芭蕉树,深受古典诗词熏陶的我,总是忍不住产生一丝淡淡的怅惘。

  四、幸福撒在谁的脸上--珠海吃喝记

  纤纤濯素手,

  札扎炒螺蛳。

  听说进特区不用办通行证了,可到达珠海下栅检查站时,没有心理准备的我被迫乖乖地下车登记办证。朋友在香洲站接不到我,连连急打我的电话。我一边排队等候一边发呆,根本没听见电话响。好不容易听到,劈头就是:“在哪里?担心有人被卖掉了,要不就是手机被偷了呢。”我晕:“别诅咒我啊,正在下栅补证……快点弥补我,我要泡温泉,我要大吃大喝!”“什么时候变得想大吃大喝了?”我随口应道:“衣带渐宽终有悔,为书消得人憔悴!你等会看我的模样就知道了。”

  这是我自讨的幸福。从此在珠海的每一餐、每一天,都有一堆大大超过胃子所能承受的饭菜,要求我去消灭。朋友特地挑选那些我没见过的海产(主要是鱼)招待我,而鱼是我百吃不厌的。在海鱼的诱惑面前,本就薄弱的意志力完全崩溃。于是乎,幸福并痛苦着,发挥革命战斗精神,一条一条地干掉盘里的鱼。珠海的鱼可能太多了,连饺子都有不少是用鱼来做里馅的,名之曰鱼饺。鱼饺的味道也很好,鲜美浓香。要命的是,我一出门,就抵挡不住烧烤的诱惑--烤红薯、烤玉米、烤鱼!……香喷喷地散发着异样的风情,吸引着我的眼球与味觉,吸引我留步。天天如此饕餮不已,整天都是一副“饱汉不知饿汉的饥”的样子,常常感叹怎么又得吃饭!吃得过杂过热,担心上火又去喝凉茶。只是很不习惯这里的凉茶大都是苦的,开始时颇让我难以下咽,几次后才喝出点儿味道。

  除海鱼与烧烤外,炒田螺石螺也是诱惑人的一大吃点。不少两广人喜欢吃炒田螺石螺,我们也不例外。老天体贴地在寒流南下后几天转暖,让我们可以出去握着酒杯,一边慢慢地吸食螺蛳,一边娓娓聊天。是喜欢生活节奏缓慢的人,生活中可以与朋友在一起,如此从容地吃饭聊天,感觉真是幸福。

  不过,觉得珠海的炒螺蛳配料(喜欢用青葱与生姜)较少,味道也比不上我常吃的好。当然,这也许是口味与习惯的问题。朋友在我滋滋有味地吃着石螺边说不好吃(大概是第三次)时,终于发话了:“嫌不好吃,你来弄一次给我吃。”我嗤笑:“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拿手好菜之一就是炒螺蛳,我给你开单子,你照着去买。弄好后,请你的朋友过来,比较比较一番。”打开背包拿出随身携带的纸笔,唰唰地写下:

  主料:石螺三至五斤(依人数而定)、猪铜骨一小块。

  配料:蚝油与蒜米适量、小辣椒一两、灯笼辣椒二两、酸笋半个、紫苏、广东香菜、香菇、酸醋少量。

  朋友一看我的“菜单”就发傻了,怎么这么多?我微笑着说,想要清淡的也行,拿鸡肉与石螺煲清汤,味道也不错。

  结果是选择炒法。那晚来了另外几个朋友,上网、聊天,只有我在厨房里忙乎。她们感觉最好笑的竟然是当客人的我来掌厨,时不时进来参观几眼。我翻炒着锅头里的螺蛳,想起《古诗十九首》里说:“纤纤濯素手,札扎弄机杼。”但是我不是在纤柔地弄机杼,而是在豪气地“札扎炒螺蛳”,自己都忍不住笑意。朋友正在学古筝,弹筝“伴奏”。悠扬的筝声与炒螺蛳声交织,可谓雅俗共赏。浓香扑鼻的螺蛳端上桌,其香味与口感都大得赞誉,几个人同时贫我:“别读书了,当大厨去!”我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只怕我没书读了,为工作卖命去,再也没有时间和闲情来珠海进行这样的聚会与聚餐了。

  遗憾之一,没去横琴岛吃蚝。幸福也是有遗憾的,天下没有无遗憾的幸福。

  高栏港的夜依然是枕着微微的波浪,无比静谧;岛上的沙滩依然迷人,是漫步或游泳冲浪的胜地。竹仙桃园的桃花开了又落,伴着无语流逝的溪水;惟有不变的咏桃诗句,结桃缘交好运的传说永远美丽。文天祥当年“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如今零丁(伶仃?)洋已不在零丁,以其独特的风情成为珠海发展与旅游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写不完读不尽的珠海呵。

  寻求、深爱的是一处让我怦然心动的风景,一处似曾相识的山水,一处在山水田园诗中乍然初识、在魂里梦里点点滴滴地蕴积着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甚至一人一事而有了深深情愫的地方。我手写我心,这只是写我心目中的珠海。——后记

  网络原创,严禁转载,如有需求,请联络作者本人或CCTV.com(ng@mail.cctv.com)。

责编:陈玥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