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地理 > 四季歌之《春》 > 正文

悠然心会,妙处细与君说:品味龙井 【烛影摇红的】 2005-02-16

央视国际 (2005年05月19日 15:51)

  衣上诗尘杂茶痕,

  西湖无处不消魂。

  等闲品得龙井韵,

  化作静夜清香盈。

  ——题记

  很早以前就知道龙井茶是茶中珍品,也是价值不菲的贵族饮品,超乎普通人的购买能力。杭州产茶历史悠久,唐朝陆羽(茶圣)在其《茶经》中记载天竺、灵隐两寺产茶。龙井茶则始于宋朝,清朝康熙时在杭州创设“行宫”,把龙井茶列为“贡茶”。乾隆下江南到龙井胡公庙品饮,将庙前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此后龙井茶更是名声大振。西湖龙井茶属于炒青绿茶中的珍品佳茗,主要产于杭州西湖的狮峰山、翁家山、云栖、虎跑、灵隐等地的群山翠岭之中。一般分为三个品类:“狮峰龙井”、“梅坞龙井”、“西湖龙井”。“狮峰龙井”香气高锐持久,滋味鲜醇,色泽略黄,品质最佳。“梅坞龙井”外形挺秀,扁平光滑,色泽翠绿,品质略次于“狮峰龙井”。“西湖龙井”又略次于“梅坞龙井”。生产一斤特级龙井需要采摘7万左右个细嫩茶叶枝芽,其成品茶色泽翠绿,外形扁平光滑,汤色碧绿明亮,香气郁馥如兰,滋味甘醇鲜美,回味醇厚绵长,一向有“色绿、形美、香郁、味醇”四绝佳茗之誉。我辈清贫,但有时颇想倾阮囊之所有,在饮茶一端,作豪华之享受,邀上一二位好友与清风明月对饮。让冉冉升起的水雾,澄澈的杯底映衬出丰盈淡远的岁月。虽然人们常说,价钱高低不是衡量是否好茶的惟一标准。无奈总感觉我们买到的、喝到的龙井茶是赝品,“叶徒相似,其味甚远”。去龙井村品龙井茶成为我们几个朋友的心愿,好在我们基本都能够支配自己的时间,故相约在清明前前往心中向往之地。

  龙井一词,是茶名、茶树种名、村名、井名、寺名,可谓“五龙合一”。龙井位于风篁岭上,曾名龙涧(泓、湫、泉),为一圆形泉池,大旱不涸,古人以为其与海相通,泉井中有龙,因此名之为“龙井”。龙井水质清冽甘甜,很适宜用来与龙井茶相配。离龙井约500米的落晖坞有龙井寺,俗称老龙井。龙井村、龙井寺、龙井茶之名均取自井名。龙井村东临西子湖,西依五云山,南靠钱塘江,北抵南北高峰。村庄周围碧峰环绕,山林密集,云遮雾罩,漫山茶树,鸟鸣茶香,古木参天,松竹青翠,溪水潺潺,泉水叮咚,显得幽静惬意。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龙井茶能够吸取日月精华,接受雨露滋润,容纳山水供养,再加上人们的辛勤劳作,造就了龙井茶的品质,成就了所谓的被诩为杭州西湖双绝——“龙井茶,虎跑水”之一龙井的佳名。许多游客喜欢到杭州后,进行“龙井问茶”:往龙井村,到落晖坞,观御茶室,再涉九溪十八涧,直至钱塘江攀,六和塔前,兴致淋漓的游历一番。

  沿着蜿蜒小路入山,一路看见采茶人的身影在茶林中晃动。著名的《采茶舞曲》漾上心头:

  “溪水清清溪水长,溪水两岸好风光。

  ……

  姐姐呀,你采茶好似凤点头,

  妹妹呀,你摘青犹如鱼跃网。

  ……”

  江南水乡田园般的音乐意境,缠绵动人,总算是切身体会到了。几年前就一直计划去采茶,却从未成行。说是没合适的时间,其实是心里没底。人家采茶姑娘看也不看一眼,手指上下翻飞,蜻蜓点水,顺手摘来的,就是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我们瞪大眼睛,看了又看,速度比蜗牛还慢,方能摘出全部是嫩芽的。龙井的采摘贵早,以明前(清明前采摘)龙井为贵,谷雨前采摘的较次了。一般而言,龙井茶的产量并不多。据说与龙井村相隔不远的梅家坞产量较多,清明前到那里买茶,一般能买到明前货,不会买到隔年茶叶。龙井村的产量更少,就不能保证买到明前货。我则认为能否买到全凭运气,现在商品意识已深深渗透到这里,茶农的诚信在经历考验,所以还是选择到龙井而非到梅家坞来。

  以前觉得摘茶已是比较辛苦的工作,怎料亲身体察之后,方知炒茶的工作不知比采茶更辛苦多少倍。龙井的品质,不可否认,是优越独特的自然条件所造就。然而,更与茶农高超的炒茶技艺分不开,炒茶技艺的高低同样直接决定了完全靠手工炒作的茶叶口感的好坏。龙井茶是在温度高近200摄氏度的锅里用手炒制。在专业的炒制过程中,是用手作为铲子,手必须不断地翻着茶叶而又不能直接碰到锅底,手掌必须不断接触茶叶表面(温高约60摄氏度)。炒制大约经过摊放、炒青、回潮、回锅等八道程序。炒制手势有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历、磨,号称“十大手法”。总之,手不离茶,茶不离锅,还要不断变换手法,炒至茸毛脱落,扁平光滑,茶香透出,折之即断才可起锅。把茶叶摊开,放置凉后簸筛去茶末就可以了。炒制一斤茶叶,大概需要四个小时。炒制茶农不但必须冒着被烫伤的危险,而且长时间弯腰炒制,大多落下腰椎疼痛等疾病。一个熟练的炒茶工,一天可能只能炒制一公斤茶叶。炒茶技艺的繁琐辛苦与技巧的高超,使很多年轻人望而止步,炒茶绝技出现后继无人的窘境。据说现在炒茶技艺较高的茶农年龄基本都在四十岁以上,年轻人对搽炒茶技艺的态度马虎多了。在龙井,我们看到的基本是每家架着一口电锅(用电锅容易控制温度),茶农在站着甚至坐着炒茶,颇有茶村特色。

  进龙井村,“采”茶叶,看茶叶的炒制,与龙井越发亲密。随意选择一户茶农家,让律师朋友发挥特长,去讨价还价。其实他根本没说几句话,就被人家收买了,让我们可以坐下来泡茶品喝。平日在茶吧酒吧里,我大装淑女风范,大摆公主架势,从来是等着人家“伺候”。这回决定让他们领教我的沏茶技术,免得整天被嘲笑什么不食人间烟火,什么百无一用是书生。并列摆上四个玻璃杯子,每个杯子撮上2、3克茶叶。等到估计水壶里的水大概已降温至85度,然后,把水壶高高举起,坐在我对面的松赶紧条件反射地往后一缩。我微嗔:“这么不信任我?”律师同志呵呵笑着说:“这是正当的自我防卫……”我一边微笑,一边在心底暗暗后悔:平日里多练点手,也不至于连我都不自信。只好把壶子放低一些,往杯里冲进少量水,让茶叶舒展开来。停了一会儿,再冲水至七分满杯,三分空杯(此乃谓“七分茶,三分情”)。身边的猫咪问我:“不是整天叫嚣着去学茶艺去丽江卖艺吗?去学了没有?弄到茶艺证书没有?”回答说还没有行动,等着吧,弄到证书的话还不早就卖弄了,还会在这里被松某人看不起么。曾经学过礼仪课程,看过茶艺之书,知道龙井茶艺中,冲水时应高悬壶,斜冲水,使水流紧贴杯壁斜冲而下,在杯中形成漩涡,带动茶叶旋转,可我就弄不出斜冲水的效果。冲水时使水壶有节奏地三起三落而水流不断,这种冲水技法在茶艺中称“凤凰三点头”,意为凤凰再三向嘉宾们点头示意。我倒刻意练过这个技法,只感觉自己冲得还不够优雅。“书上得来终觉浅”,选修过玉器鉴赏课,可连我手上戴的玉镯是否真玉都鉴定不出,更别提这需要多多练习与灵性灵气的茶艺了,惭愧啊!

  细嫩的茶芽在温水的浸泡下,慢慢地舒展开来。如春兰初绽,柔嫩芬芳;如柳眼才舒,葱倩可爱。仿佛一季的春色,全部被收拢在一杯清茗芬芳里。而一杯清香,带来一室的清香,一心的清香。每一片茶芽都是垂直地悬在水中,在清水中上下浮沉、左右晃动(这是辨认龙井的一个绝招)。觉得茶是有生命的,水唤醒其生命的华章。这生命的精灵,在水中重生,在水中舞动,在瞬间发出生命的光泽、温软、柔情与绵润,令人无端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轻端茶杯,送至鼻底,清芬渺渺,未入口中已先醉人。真正品尝起来,舌间胸际,那股滋味与韵味,淡淡描来,欲隐还现,也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清人陆次之的论说很是精彩:“龙井茶,真者甘香而不冽,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之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

  坐在村子里,天高云淡,草嫩树青。没有茶庄中流淌出来的古典音乐,没有晃动着穿着民族服饰的小姐的身影。但这里有茶香、有树香、有风声、有鸟声,有微风吹拂而过若有若无的声音,有阳光透过树枝的稀疏影子。到处是乡村的安静与舒缓的节奏,一切都在休息或休闲。可以在绿色的空气中慢慢呼吸,将心思缓缓撇置一边。眯着眼睛,隔杯对着阳光,可看到绿色的茶水中有细细的茸毫在游动漂浮,闪闪发光,如梦如幻。“若能杯酒比名淡, 应信村茶比酒香。”(清·袁枚)永远沉醉与梦想着,生活中有如此的简单而悠然的意境。心里想到一句:“曾经虎跑不是水,除却龙井不是茶。”虽然这不是虎跑泉的水,但是龙井的水也很好,安心了。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似青石的街道向晚

  蛩音不响,三月的春帏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那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郑愁予《错误》

  朋友老笑我“处处留情”,每到一个可心的地方,总祈望留下来做留守居民。因此,身在龙井,想到的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颇为惆怅。我自嘲,不能实现的,就不允许做梦么?人生中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单纯的梦想、沉醉的梦想总该有吧!痴心梦想着做个尼姑,结间草庐,漫步于江南水乡里,坐卧于龙井茶树中,静听泉溪潺潺,每天汲取甘泉,烹煮佳茗。“自汲香泉带落花,漫烧石鼎试新茶。”(戴昺《赏茶》)“墨池烟润花间露; 茗鼎香浮竹外云。”( 清·郭尚先)从此不知今夕何夕,不知天上人间。

  在清茶里,沉积着生命的况味,凝集着人生的况味。品茶,即品人生。茶如人生,人生如茶,先苦后甜,先淡后浓,然后至味至而意尽。在茶里,可以从另一方面清澈地观照人生。茶在刚冲进水时来回翻滚升腾,犹如初涉社会的人,盲目而热情地猛闯天下,横冲直撞,到处碰壁;放置得久了,茶叶慢慢沉淀于水底,一如在社会滚打摸爬久了的人们,已经知道如何掩饰自己甚至粉饰自己,把那仍然保持柔软或已变得坚硬的心包裹起来,沉静或世故地应付着现实世界;三杯过后,茶渐渐地淡了,又如临近暮年的人们,名利功名已似过眼云烟飞逝,心淡了,将一切都看淡了,看淡了(这里不包括把淡泊豁达修炼得到家的人),然而生命的滋味依然回味深长……。

  茶与静联系,与禅联系。不想把心绪拉扯得很远,只想论一个心境的“静”字。人在现实世界中,不能不食人间烟火,不能真正地做到超脱尘世。工作的繁忙枯燥激烈竞争、知识的更新换代淘汰率高、仕途的沉浮穷达勾心斗角、感情的悲欢离合生死牵连、生活的柴米油盐琐碎单调,人前出错,暗夜饮泣,人生在世的各种宠辱、毁誉、是非、得失等常常困扰本已浮躁疲惫的心灵。所以,面对生活,尤其需要心灵的恬静。心灵的恬静有各种方式,品茗绝对是一种极好的方式。品茶,即是心与茶对话,灵魂与大自然对话,是心与灵魂的歇息、放牧、澡雪。独自品茗,看新茶荡漾于水中,浅浅的淡绿。窗外或风和日丽,或雨疏风骤,或宁静安详,室内永远感觉如沐春风,温暖如春。在茶的舒缓浸润里,陈年的优柔往事可以点点滴滴俱上心头,却永远可以静静地去面对,“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即所谓闲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吧。与一两知己品茗,一杯茶在手,清香袅袅,真味无穷,多少话可以慢慢道来,多少情意可以缓缓表白。即使无多言,亦心有灵犀一点通。茶,一杯一杯地冲,一口一口地饮,甘甜清香似乎溶进身体里,溶进灵魂里。一份相知相惜之情没淡,茶淡了,心静了。

  眼底闲云乱不开,偶随麋鹿入山来。

  平生于物元无取,消受山中茶一杯。

  ——明·孙一元《饮龙井》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清·郑板桥《题画诗》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宋·杜耒《寒夜》

  何等的意境!茶是要品的,品茶要有一份平和、放松、闲适、宁静、超脱的心境,品得从容,品得淡雅,品得平静美好,品得清风满怀,天人合一,直到品得人淡如菊如茶,品出一份古典的心情来。而若以茶会友,沏壶好茶,曲曲谈心,千般情趣,万般暖意,真挚温馨,情与茶同样回味绵长,一生相伴。

  说到底,品茶,品的是一种心境,感觉身心被净化,滤去浮躁喧嚣,回归自然,回归宁静。“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妄言。”在品茗中,过滤去生活中灰色的色调,保持绿色的心灵、自由的心灵、悠然的心灵。

  也许有很多人喝了一辈子茶,却不知道也不追求茶叶的好坏,这并不重要。看到金庸先生《射雕英雄传》的一个情节,每每兀自微笑:黄蓉做菜精致奇巧,洪七公品出其中各种主菜配料,欣喜称赞;而郭靖分辨不出也不分辨,只管大口横卷饭菜入肚子。洪七公摇头叹息:“牛嚼牡丹”,可惜!可惜!……我心里暗暗思忖,黄蓉有七公如此的知音固然欣喜,然而对愚笨单纯的郭靖,又何尝不知足安心呢?此乃喝茶品茶的高境界呵!醉翁之意不在酒,喝茶之意也不一定在茶。重要的是那份随意、宁静、惬意与闲情,在茶香的氤氲中升华。即使不追求喝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而是把茶作为去腥除腻、涤烦消渴之物,大壶灌茶牛饮,也无可厚非,但喝无妨。人生之中,有些东西,可以刻意去追求;有些东西,可以顺其自然,不必强求。

  喧嚣的尘世里,人生如白驹过隙,有一份喝茶饮茶的闲情逸致,谁说不是一种福气?岁月流转,风轻云淡,富贵功名若浮云,能安详宁静地握一杯清香,谁说不是一种幸福?

  至于我,说行随心性也好,说古典温婉也好,说小资发酸也好,说附庸风雅也好,永远喜欢握着一杯清香与温馨,过着慵懒悠然的日子,坚持着自己美好而单纯的生活信念。一生中偶尔有那么一两次,到龙井或其他产茶名地来坐坐,品品好茶,作一次自然之旅,作一次心灵之旅。抑或在自己蛩居之处,在午后,在静夜,为自己,为亲朋好友,沏上一杯清茶(是否好茶则是不重要的)。闻着茶香,慢慢品尝,慢慢回味,静观世界,笑看风云,足以快慰平生矣!

  网络原创,严禁转载,如有需求,请联络作者本人或CCTV.com(ng@mail.cctv.com)。

责编:陈玥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