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地理 > 四季歌之《春》 > 正文

葡萄沟与火焰山 【木末之风】 2005-01-17

央视国际 (2005年05月19日 15:02)

  葡萄沟与火焰山是吐鲁番最引以自豪的两大景观。来吐鲁番,这两处是当然的去处。

  此时的季节,不是游吐鲁番的黄金季节。最好的日子是八月、九月。令我欣慰的是,在九月曾两去吐鲁番。

  当过境公路从吐鲁番擦肩而过后,不久,便可见一条被树木夹道遮掩的小路岔向北面,岔道处有一过路标牌告诉你,那条小路通向的,便是名扬四海的葡萄沟。

  在盛夏,这条小路完全被钻天杨簇拥,连头顶的天空也不留空隙给你,因而你只能在浓荫中穿行了。透过杨树笔直青翠的干,你可见路两旁全是铺地而生的葡萄,细心看去,方辨得出都是架了矮矮木棍的,再仔细去看,方看得出巴掌样的绿叶下掩映着一串串绿珍珠似的葡萄。在这条细细的小路上,你不时地还可以看到马拉的板车,上面放满了空空的浅而敞口的柳条提篮,赶车的多半是上了年纪的维族老人,下巴上成把的胡须和扣在头顶的“尕巴”是他们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他们身边往往又都坐着几个年轻漂亮、热情奔放,有说有笑的维族妇女。马儿拉着这以板车欢笑从远处“得得”、“当当”的跑来,又“叮叮当当”、“得得得得”的向远处跑去……这是他们在去采摘葡萄,人人脸上洋溢的是丰收的喜悦。维吾尔是一个热情奔放、无拘无束的民族,他们的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他们的贫富得失都写在脸上,维吾尔是一个极少把秘密与隐私藏在心里的民族。我喜欢这个民族,喜欢她那张扬个性、自由舒展的民族性格。当你看到车上载满了五颜六色的葡萄时,不用说,那是再往山坡上的凉房里送刚刚采摘下的葡萄,凉房是葡萄干的摇篮。吐鲁番的凉房同我们山东老家所说的凉房有着极大的区别。山东的凉房多半是大门向北开的南屋,并且少窗,目的主要是再夏日使其阴凉,便于存放一些食物,以利保鲜。而吐鲁番的凉房则是,或建在向阳痛风的山坡及开阔地,或着建在自家的房顶上,均是用土坯垒成,整个的四面墙全是方格花棂,极便通风透光,因而在气候干燥、多风少雨的吐鲁番是极佳的阴凉风干食品的建筑。正是运用这种原理,吐鲁番才生产出了既保留了新疆葡萄的色美又保留了味甜的特点,使吐鲁番葡萄干不但名噪天下,更能流通四海,使天南海北的人也能品尝到这人间美味。这一点在交通不发达的过去至关重要。即使是在交通已相当发达的今天,这葡萄干的特点、好处也是无法替代的。就说我吧,在新疆工作近两年,几乎尝遍了新疆所有的瓜果,又总想在逢年过节回老家时,给亲朋好友带回去一些,可总是做不到,最终带回去的也不外乎这些干果。

  顺着那条小路再往里走,两边的树木就渐显低矮,不知不觉中已没有了高大的钻天杨,等到了已处在半山腰的小村庄里时,路两旁已没有了高大的树木,能见的绿色,也只有小院中的葡萄藤了。

  在村中往东拐,有一条百米长的葡萄长廊,水泥杆搭就的凉棚两边全是疏密缠络的藤蔓,较少的叶子,因而有阳光从那里泄来,头顶上则是密密的叶子覆盖下的成串成串的伸手可及的葡萄,有的绿如翠玉,有的紫如胭脂,有的则黄绿中透着乳白……让你宛如走入了珠饶翠围的宝石世界。一缕清凉,一缕清香,淡淡地飘荡在这光点斑驳的长廊里,让你忘却了不远处就是光秃秃的山峦,就是干旱少草木的戈壁,让你忘却了这是在终年少雨雪,干燥得连天上都难留云朵的吐鲁番盆地,让你忘记了还身在气温都在摄氏四十度左右的中国最干燥,最低矮的盆地里。

  这儿是造物主的得意之作,这儿有最不可思议的死亡与生命只一步之隔的最好的写照。它向你昭示着一个真理——造物主的意志是那么的举足轻重,人类在她的面前是何等的渺小。在死亡的戈壁、荒漠,造物主只需给你一股细细的清泉,于是便有了生命和自由。

  在阴凉轻荡的长廊里,拣一小桌坐下,要一盘葡萄和哈密瓜,再来一个盖碗,品一品,尝一尝。那种清爽、舒适的感觉,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品味得出,体会得到。

  从葡萄沟出来,顺原路回到过境公路,继续东行,不多久,便会在左边看到一排褐红飞扬得火焰——那就是名扬古今的火焰山。褐红色的山岩历经无数岁月的洗礼,形成了无数顺山而下的沟壑,,于是色暗的沟壑与色亮的岩脊幻化成一片蒸腾着的火焰,因而也便有了“火焰山”这生动形象的名字。说来也怪,这火焰山下难见一点绿色,因而这儿也就难有颜色来对比。缺少了绿色,也就意味着缺少了生命。好在天是纯净的,一片湛蓝,与这一片飞腾的火焰般的山峦,共同构成了奇特壮观的骇人景象,让人来此,在一片单调中,顿感一种壮美,神奇,也顿觉内心的冲撞与激动。

  其实,真正的火焰山还在里面,在一片荒山秃岭的包围之中。从过境公路边竖有上写“柏尔克孜千佛洞”木牌的岔道沿着一条土路,高高低低、弯弯曲曲地往里走十里许,便到了真正地火焰山。一下车,我便被一股热浪给又推回了车里,最后鼓足了勇气,方走出汽车。四周的山峦一例都是褐红色,像火焰,像火炭,散发出逼人的热气,让你觉得这那是游玩,分明是进了火炉和烤箱,让你的每一寸肤肌,都有明确无误的炙烤感,并且连汗也不出,因为汗尚未出来就已被烤干……左面,是一片造型古里古怪的土艺园,虽看上去有点滑稽的感觉,但却给火焰山增添了不少神秘与童话色彩,拍个照,留张影,都是最好的纪念。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火焰山仿佛是个童话色彩极浓的地方,因为《西游记》中曾极力渲染过它的奇特和怪异。然而,你一旦走进火焰山,你便会发现,土艺园留不住你,周围褐红色,像一堆火焰已熄,余热仍在的炉炭般的山峦,也让你有了短暂的惊叹之后,也只觉得“原来如此”。只有当你走近火焰山下的柏尔克孜千佛洞时,才会被另一种奇观所吸引,所震慑。

  无数的沙砾泥土,不知经过了多少年的沉淀与积压,在这儿形成了高耸的山崖,又不知经过多少代,在这山崖下,凿出了一溜排开的百十个洞窟,洞窟中或塑或绘,营造出一个千佛齐聚的极乐世界。洞窟前是一溜时窄时宽的围了矮墙的平台。抚墙环视,一面是洞窟比肩的佛国世界,一面是绿杨轻拂的自然奇观。这沟嫩绿成了火焰山下难得得一缕绿色。一旦这缕绿色映入眼中,就会让你顿生清凉与安静。不知这缕绿色,是大自然的造化,还是佛国的昭示,还是人们种下的一缕希望。

  柏尔克孜千佛洞,更让人震惊的,还是她的历史与现状。历史上的千佛洞是绚丽辉煌的,有历史文献的记载为证。但千佛洞的现状却是荒凉惨淡的。那佛去窟空,或无或损的佛像是最好的说明。千佛洞,这佛家的洞天,正处在一个穆斯林的国度,因而民族间的纠纷和争斗,宗教间的冲突,都给她留下了无法抚平的创伤。这创伤现在佛身上,留在人心里,让每一个来此观光、凭吊的人都为之慨叹,为之深思。

  这千佛洞不知可有玄奘的影响,但定然有其中的渊源。可开凿洞窟,营造佛国的先人,定然想不到千佛洞会变成今天的模样。佛能普渡众生,可为什么保护不了自己?佛能给人一个极乐世界,为何不能完善自己的家园?

  网络原创,严禁转载,如有需求,请联络作者本人或CCTV.com(ng@mail.cctv.com)。

责编:陈玥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

相关文章: